第二十一章 抉擇
“朕要是放棄了京師南遷,又如何去面對列祖列宗?”
面對秉筆太監王承恩的斗膽勸諫,朱由檢望著巍峨的宮殿,依然在猶豫。
他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為的就是當一個賢明之君。
現在丟棄了國都南逃,這算怎么回事?
“皇爺,京師丟了可以再奪回來!”
“可要是皇爺和滿朝文武都陷入賊手,那就真的無力回天了啊。”
王承恩也是豁出去了,冒著極大的風險苦苦勸諫。
“朕要是南遷了,必定會被那些言官說成貪生怕死之徒。”
朱由檢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聲。
“皇爺,您是大明的皇帝,獨斷朝綱,何必去理會那些滿嘴胡言亂語的言官。”
王承恩的話也是讓朱由檢渾身一震。
對啊。
他是大明的皇帝。
他的話就是圣旨,豈能被言官的言語所左右。
豈能被一些虛名所累!
朱由檢也宛如醍醐灌頂一般,精神大振。
“王承恩——”
朱由檢一掃先前的愁容,變得精神奕奕起來。
“奴婢在。”
“傳旨,朕要南巡!”
朱由檢也知曉京師不可守,也是決議南遷。
“皇爺圣明!”
王承恩聽到這話后,高興地都快哭出來了。
自家皇爺一向都是愛惜自己的名聲,又好面子。
他真擔心皇爺鉆了牛角尖,執拗的要死守京師。
倘若是那般的話,一旦城破,大明就完了。
好在皇爺終于想通了,要南巡。
“闖賊已經破了居庸關,距離京師已然不遠,朕南巡的事情,一切從簡。”
“京師文武百官,黎民百姓,愿意隨同朕南巡的,也一并走吧。”
朱由檢給自己尋了一個南巡的詞兒,為的就是好聽一些。
實際上這一次就是倉皇的南逃而已。
他也不忍心將滿朝文武和京師百姓盡數的丟給闖賊。
“你去將旨意傳達給幾位閣老,由他們商議南巡路線。”
“奴婢遵旨。”
“朕有些累了,想一個人靜一靜,你且去吧。”
朱由檢做出這個決定,仿佛是耗費了渾身的力氣一般。此刻顯得很是虛弱。
王承恩也知道朱由檢做出這個決定不容易,為此也是恭身告退。
此刻,闖賊破了居庸關,前鋒已經朝著京師襲來的消息已經傳得人盡皆知了。
京師各處也都是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可是大明的皇帝朱由檢沒有說撤,誰也不敢擅自的逃離京師,都還在觀望著。
“什么,陛下要南巡?”
內閣首輔魏藻德剛回到自己的府邸,就被召集到了紫禁城內。
聽到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的話后,他也是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皇帝前幾日還信誓旦旦的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要與城共存亡。
還殺了動議南遷的大臣李明睿。
現在突然就轉了性,要南巡。
魏藻德也是覺得,被殺的李明睿太冤枉了。
“陛下要諸位閣老盡快的商議一個完全的南巡路線。”
“事急從權,這一次南巡一切從簡,不要鋪張浪費......”
王承恩也是將朱由檢的話如實的轉達給了內閣首輔魏藻德等人。
“王公公,陛下當真是要南巡?”
早已經習慣了自家皇帝性情反復無常,魏藻德心里還是對此有些疑慮的。
萬一他們在忙著準備皇帝南巡,朱由檢突然改了主意。
那他們準備南巡的行為,豈不是要落得一個擾亂軍心之罪?
“魏閣老放心,皇爺這一次真的是下定決心了,應該無反復之憂。”
王承恩自然是理解魏藻德的擔憂,畢竟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可不止一次了。
他們也不想不明不白的就背了黑鍋。
“現在闖賊兵馬隨時可能抵達京師,還請魏閣老你們速速準備才是。”
王承恩也是擔心夜長夢多。
那流賊在山西境內攻城拔寨,現在士氣正旺呢。
現在京師這么多王公大臣,那么多的后宮嬪妃。
這么多人想要撤離京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一旦闖賊抵達,到時候想走就走不了了。
“王公公請轉告陛下,我等會盡快的擬定好南巡的章程,屆時呈遞給陛下審閱。”
魏藻德早就想逃了,只是皇帝沒逃,他不敢走。
現在皇帝都要跑了,他自然心里高興。
“那就有勞諸位閣老了。”
王承恩對著眾閣老拱拱手后,旋即告辭離開。
“派人去只會一聲少爺,皇爺這幾日就要南巡了,要他早做準備。”
王承恩在告辭了幾個閣老后,在返回乾清宮的路上,喚來了一名小太監,吩咐了一聲。
王承恩這邊派人通知李天的同時。
那邊內閣首輔魏藻德等人也沒閑著。
“速速通知府里,陛下要南巡了,要他們趕緊打點行裝,準備離開京師。”
皇帝都要離開京師了,那京師更是不可守了。
他們這些人自然不愿意留在京師等闖賊來。
為此,他們也是各自第一時間通知了自家人,要自家人裝好金銀細軟,準備逃命。
只是這一次魏藻德并沒有公開的去宣布皇帝要南巡的事情,僅僅是將消息傳遞了出去。
他也是擔心朱由檢萬一反悔了,他這個發布布告的人,就得當替罪羊。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關注著紫禁城呢,任何的消息都瞞不過他們的耳目。
皇帝南巡的消息,短時間內就傳遍了京師的大街小巷。
“皇帝要南巡了,京師肯定是守不住了,咱們趕緊裝東西跟著走吧。”
“聽說賊軍距離京師也就三五日的路程了,耽擱不得。”
“皇上要放棄京師了。”
“賊軍聲勢浩大,官兵擋不住了,快逃吧......”
京師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一時間也都是慌亂不已。
皇帝就像是京師的定海神針一般。
皇帝坐鎮京師,他們也心存僥幸,覺得賊軍不可能攻陷京師。
可是現在皇帝都要跑了,造成的恐慌效應,自然是成倍的增加。
“京師乃是國都,豈能輕易放棄!”
“陛下,至此危難之際,您更應該留在京師穩定人心!”
“還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調集天下勤王兵馬,在京師與賊軍決戰!”
“京師要是被賊軍所陷,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當許多人忙著收拾東西準備跑路的時候。
得到消息的一群言官卻是一個個捶胸頓足,義憤填膺。
他們紛紛跑到了紫禁城外,要勸諫崇禎皇帝朱由檢收回成命,死守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