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烏江江神
喝完魚湯之后,夕陽已經落山。
天色漸漸暗沉下來,空中掛出一輪圓月。
此時,烏篷船早已駛出了桃花河的區域,進入了烏縣的主江烏江的范圍之內。
據龜師爺所說,這烏江江神之位已空缺了五年有余,因此秦飛也打消了去拜訪同僚、抱大腿的意思。
“龜師爺,為何這江神之位會空缺呢?”秦飛問道。
龜師爺有些奇怪地瞧了瞧秦飛。
看來,大人上任之前沒有做好功課啊!
也是,像大人這般,在大赫城有大圣師做干爹,如此背景,何須像自己一樣殫精竭慮地做上任前的功課呢!
有背景的人就是這么任性啊!
“回大人的話,據卑職得到的消息,這烏江江神之位之所以空缺五年有余,是因為圣廟沒有找到合適的神官人選。當然,這只是表面的說辭。”
龜師爺眨了眨眼,有意賣弄道。
“哦?那實際原因呢?”秦飛問道。
龜師爺繼續說道:
“大人,這其實是與烏縣的財政狀況有關。
“五年以前,烏縣雖稱不上貿易繁盛之地,但由于田地山林礦場較多,加上連年風調雨順,無論人族妖族,所種之田地,所育之林礦,所漁之河塘,皆收獲頗豐,烏縣所得稅收,也可供養得起縣內衙門,以及大小神官。
“然而,五年前發了一場大水,大水持續了三個月,漫灌了整個烏縣和相鄰七縣,死傷慘重,損失無計。
“事后,以烏江江神為首的九位水神、六位土地神、八位山神因救災無力,被朝廷責罰撤職。
“更重要的是,烏縣的山林田地礦場漁場等,全都毀于大水之中。這幾年雖漸漸緩了過來,但烏縣財政依舊緊缺,無法供養過多的神官。
“迄今為止,整個烏縣,只有一位城隍,三位山神,兩位土地,以及包括大人在內的三位水神。
“至于這烏江江神之位,由于每年所耗巨大,烏縣實在無法供養,便一直空缺著。”
龜師爺說完,秦飛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看來,這個世界的神官,也和普通機構差不多,都是靠百姓的稅收供養起來的。
只是比較起來,神官們的耗資巨大,從桃花河河神府,雞尾山山神府的規模就可以看得出來。
不過奇怪的是,相比這些奢華的府邸,為何桃花河邊的河神廟卻又那么簡陋呢?
秦飛頗有些疑惑。
“哼!”
這時,公冶自珍冷哼一聲。
“那烏江江神真乃酒囊飯袋。作為主江江神,災前沒有察覺水患,災中無力疏導大水,拯救災民,災后更是惶然得了失心瘋。
“我聽聞,他下獄之后,自廢修為,失了神智,后來在家鄉一帶做了乞丐,四處乞食為生。
“他倒好,忘卻一切煩惱。可憐我烏縣,災時死了十萬人族,四萬妖族。如今雖過去了五年,卻也是民生凋敝,盜匪猖獗,魂胎四起。唉,要恢復災前景象,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公冶自珍嘴上罵著江神,心里也有些唏噓。
其實,三年前回鄉之時,他瞧家鄉的艱難境況,也有心要救助一二。但個人之力,實在太過渺小。
今日助了一人一妖,明日涌來千人百妖,他雖做過京官,家底不薄,但也禁不住這樣的索求。
寫信去各級衙門求助,也都推說各有各有的難處,無能為力。
后來,他干脆與相熟的昭明郡守演了一場戲,制造了脾氣古怪不見人這樣的傳聞,前來求助的人和妖才漸漸地少了。
他之所以看重秦飛,要護他度過此劫,并有心想將他舉薦至神京,正是因為雞鳴村一事中,秦飛展現出來的品性。
發現災情后,秦飛能夠讓眾妖族誠心誠意跟隨前去救災;災中又有條不紊地指揮行事;災后還不顧功德,耗費元氣用術法恢復山林。
雖說他閱歷淺薄,實力也一般,但有這樣的誠心,這樣的手段,這樣的心胸,在如今年輕一輩的神官中確實不多見。
只是,如今這案件也是撲朔迷離,不知自己的實力能否助他度過此劫。
公冶自珍在罵江神的時候,秦飛也是暗暗嘀咕。
又是魂胎!這已經是公冶自珍第二次提到了。
這魂胎到底是什么東西?怎么聽起來有一種非常不好的感覺。
唉,看來自己真的很有必要找點資料,補補課才行了。
突然,秦飛想起一件東西來。
竹簡!
那書房空間里除了秦飛的五部自傳以外,周圍的書架上還有一些典籍,說不定就有相關的資料什么的。
嘖嘖,公務繁忙,都把這茬給忘了!還是去瞧瞧好了。
想到這里,秦飛推說自己有些疲累,要去躺上一會兒,于是自己走進烏蓬中去躺著了。
而龜師爺神情有些異樣,也找了個借口,到船尾去打坐了。
船頭,只剩下公冶自珍和那老船夫還坐在桌邊。
公冶自珍打開葫塞,將紅色酒葫蘆遞給了老船夫,悠悠說道:
“我觀你氣色,應是此前受過重傷,已時日無多。我這葫中酒,是用千種奇珍異草釀成,你喝上兩口,再加上此前的冰陽草,或能讓你熬過今歲。”
那老船夫怔怔地看著公冶自珍,最終,還是接過酒葫蘆,咕咚咕咚喝了兩口。
隨后,老船夫擦干嘴角,低著頭,雙手將酒葫蘆捧還給公冶自珍。
而老船夫也開始閉目調息,青黑的臉上漸漸地有了一些紅暈。
良久,老船夫睜開雙眼,匍匐下來,向公冶自珍行了個大禮。
隨即,老船夫站起來,一個縱身,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公冶自珍摸著胡子,笑著搖了搖頭。
……
竹簡書房內,秦飛瀏覽著書架上的典籍。
頭頂上就兩個字——頭大!
這些書看起來多,其實都是同一部書——《大成全典》。
里面有關于大成王朝的史志,詳細地描述了大成立國以來一千五百年的歷史,近一百多年的歷史還沒有來得及編進去。
此外,里面還詳細地介紹了大成九州的地理、種族、景觀、風俗等。
作為一部百科工具書,的確是合格的。讓秦飛頭大的是,里面的記錄實在太瑣碎、太龐雜了。
例如大成史志中,隨便翻到一個皇帝,里面詳細地記錄了他從出生到仙逝的各種瑣事,連每天的吃喝拉撒,甚至晚上翻了某妃嬪的牌子都記進去了。
而這些編者的文筆僵硬,又沒有配套圖文,看起來實在無趣。
此外,由于都是繁體豎排,蠅頭小楷,雖然秦飛現在已經適應了不少,但前世秦飛畢竟是一枚古文學渣,一下看到這么多,實在有些吃力。
于是,秦飛才打開瀏覽了幾頁,便困意襲來,打了個哈欠。
要不還是下次,下次再看?
算了算了,還是翻上幾頁吧!為了生活,努努力吧!
秦飛強作精神,打開最薄的一冊簡述大成歷史的書籍,翻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