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秦報(二)
大秦報?
吳駒暗自點頭,這和他的設想差不多,他做的是國報,是一國的官方報刊,當然要以國為名,方顯大氣。
“這個名字好。”吳駒果斷應了下來:“然后還有一件事。”
“說就完了。”子楚擺手。
“我為咱們報社招攬了兩位副社長,他們現在正在殿外等候,我想大王可以見他們一面,給個爵位和職位。”吳駒說。
“副社長?有什么特殊嗎?還需要寡人與之見面?”子楚挑眉,說這話倒不是他有多傲慢,而是單純的好奇。
“二人一個是秦國小說家的主事,溫庭云,一個是趙國小說家的主事,莊灀。”吳駒面不改色的報出二人的名頭。
子楚眼皮狂跳:“你把小說家兩個主事拐來了?”
狠還是你狠啊!
吳駒握拳輕咳兩聲:“招聘的事情,怎么能叫拐呢……”
子楚倒也不糾結這個,說:“溫庭云此人寡人是知道的,莊灀身為趙國主事,為什么會來秦國?”
“啊,事情是這樣的……”吳駒旋即將三人在群芳閣會面,以及莊灀的經歷一一道來。
子楚聽完陷入了沉思。
竟然還有這種事……
曲翼……
彼之奸佞,我之功臣啊!真乃天助秦國。
子楚忍不住想要大笑,想到吳駒還在,強行忍住,說道:“嗯……把小說家招攬進報社這個主意不錯,寡人也曾向溫庭云拋出橄欖枝,只可惜他并不為之所動啊。”
“溫庭云為人中正,他不答應,無非是方法沒有用對,現在讓他見識到了報紙,他自然就肯為秦國所用了。”吳駒說。
“嗯,所言極是……溫庭云寡人是知道的,他在治國上沒什么天賦,但能當上主事,能力必然是有的,他和莊灀一同成為副社長,想必也能做出些成績。”
子楚忽然看向吳駒,笑道:“如此一來,此二人為你下屬,你不僅是醫家魁首,也是半個小說家的魁首了,一人執掌兩個百家學派,這可是孔孟老莊都沒做過的事情!”
說到這里,他開玩笑道:“說不定哪一天你能一統諸子百家也說不定。”
吳駒笑道:“臣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著!”
子楚笑了笑,只當他在開玩笑,絲毫沒想過這會是真心話。
“那好,宣他們二人進殿吧!”子楚大手一揮。
……
溫庭云和莊灀走進殿中,手都快緊張的攥出汗了。
溫庭云倒是見過子楚,但只是借著一些高端的宴會看過子楚幾眼,并沒有與之攀談的機會,今日卻上殿與之見面,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
莊灀更不用說,他根本就沒想過自己身為趙國人有朝一日會面見秦王。
“拜見大王!”溫庭云、莊灀拱手一揖。
子楚臉上掛著和藹的笑容,起身走下來,握住二人的手:“寡人何其幸運,能得二位相助啊!”
溫庭云和莊灀頓時受寵若驚,想不到這位秦王如此親和,他們二人無濟世強國之能,子楚卻如此說,真可謂禮賢下士了,難怪秦國在他手上越發興盛。
隨后又是一番談話,子楚對二人進行了一番鼓勵,肯定了吳駒給予報社“編制”的主意,授予二人大秦報社副社長之職,銅印黃綬,授官大夫爵位,歲俸三百石!
這可把二人激動壞了!
這是有史以來他們在朝堂中職位和爵位的巔峰!
縱觀整個小說家成員的職位和爵位,這也是一個巔峰!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性質不再是迎逢君王公卿,不再是位卑言輕的“稗官”,而是大秦報社的副社長,是手握實權的大臣,并且他們現在自己就是公卿大夫了!
二人頓時對子楚感恩戴德,對吳駒更別提多感激了。
隨即子楚還與莊灀說了曲翼的事情,當著吳駒的面痛罵了對方的十八代祖宗,并承諾會以秦國的名義聲援莊灀,制裁曲翼……
莊灀聽后大為感動,而吳駒在一旁聽得不住擦冷汗,子楚這固然有幸災樂禍,打算借莊灀曲翼的沖突看趙國的熱鬧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考慮到莊灀是趙國人,說不定哪天就要回趙國,所以想刷好感度,把莊灀留在秦國。
一番交流后,子楚口頭給予了吳駒全權架設大秦報社的權力,一切人員任他任命,只需呈上表即可,資源方面有需要的也是一應配合,注資的一百萬貫稍后就會從國庫調出,送至報社。
走出王宮,吳駒對左右兩側的溫庭云和莊灀說道:“二位,咱們是要大干一場了!”
“嗯!”二人堅定的點頭。
……
隨后二人分道揚鑣。
選址,器材之類的事情由吳駒搞定,這一方面溫庭云和莊灀幫不上什么忙,他們對報紙終究還是不夠了解,所以他們有更重要的使命,就是召集秦國的小說家,為大秦報社開一場招聘大會!
溫庭云和莊灀離開了,吳駒則回到吳府,從自己那一大摞地契中挑出一份。
報社不像酒肆茶莊,不需要特別好的地段,不過因為辦公人員不少,所以占地面積要大,吳駒很快挑出了一份,旋即又坐在桌案前寫起了計劃書,將需要準備的東西羅列出來,交給下面的人去辦。
場地裝修直接交給建筑公司,需要的桌椅板凳交給家具公司,除此之外便是紙筆了,大秦書齋可以完美解決,至于報紙的制作那當然是直接交給造紙廠和印刷廠。
沒什么需要操心的。
開一個報社,物資上的籌備并不難,重要的還是人員!
尤其是在這個信息不流通的時代,如何讓各地信息高效的流通到咸陽中樞。
秦國的總面積不小,是和楚國面積不相上下的兩個大國,相當于后世的陜、甘、渝、蜀,還要加上一部分豫、晉、鄂、湘等省份。
這個時代也沒什么高效的信息傳遞手段,也就快馬加鞭,外加一個飛鴿傳書。
更好的辦法不是沒有,但不是一時半會搞不定,就是吳駒不會搞,如此看來,也就只能快馬加鞭了。
大秦報社是國企性質,所以倒是可以借調各地驛站,效率會高一些。
鉛筆在紙上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音,一行行計劃隨之被寫下。
不一會,祁農抵達吳府,帶上了從國庫調出的一百萬貫,與吳駒剛見面便在其胸口輕輕捶了一下:“行啊,這才幾天不見,吳駒你不聲不響又做了件大事!”
吳駒呵呵一笑,轉而問道:“上次商量著坑布商的事情,準備的如何了?”
“準備的差不多了,你呢,到時別掉鏈子啊,我可是準備大干一場的。”祁農說。
“我什么時候掉過鏈子?”吳駒呵呵一笑:“那過幾天再碰面,記得叫上甘羅,對了,他的平準部怎么樣了?”
“一時半會沒什么大動靜,平準部要監控各地物價,這本身就是個沒個把月搞不定的大活,指望他一兩個月能做出成績真是太難為他了,不過坑完布商,這筆成績能算他一筆。”祁農樂呵呵的說。
吳駒點了點頭。
祁農隨即離開。
……
一天后,溫庭云以小說家秦國主事的名義召集了大量的小說家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