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老于登門謝恩 吳駒打造馬蹄鐵
次日清晨。
吳駒一大清早,正在自己的小院中研究著張管家采購回來的那一堆樹皮,突然就接到了仆役的稟報,得知了老于一家三口前來拜訪的消息。
三人一進吳駒的小院,撲通一聲便跪了下來。
“謝吳卿救命之恩!”
小于拜伏在地,眼里噙著淚水:“大恩大德,無以為報,今后只要吳卿一聲令下,我們老于家愿為吳卿鞍前馬后,做牛做馬!”
這架勢,登時驚住了吳駒。
他眨巴眨巴眼睛,苦笑一聲,連忙上前將三人扶起:
“何須行此大禮啊?尤其是大娘,大病初愈,您不宜四處走動。”
“您的事額都聽說咧,若沒有您,額怕是這輩子都見不到兒子了。”老于的妻子哽咽的說道。
“不至于,您吉人自有天相。”
吳駒擺了擺手,示意三人落座,旋即對老于的妻子說道:
“不若讓我再替您把個脈?”
他現(xiàn)在是越來越像個醫(yī)者了,見到病人就想把把脈。
“那……便麻煩您了。”
老于的妻子伸出手,吳駒為其探了探脈象,旋即點點頭:“恢復的很好。”
“全是仰仗您的醫(yī)術(shù)。”老于的妻子誠懇的說道。
見一旁的老于還想說話,吳駒抬手制止了他。
“謝恩什么的話就不必說了,太見外了,你為醫(yī)家打造器械多年,本就是我醫(yī)家之友,朋友有難,我身為醫(yī)家魁首,伸手相助理所當然。”吳駒說道。
“這是兩碼事……”
老于固執(zhí)的搖搖頭。
對于吳駒來說,作為一名醫(yī)者,救死扶傷再正常不過,但對于老于一家來說,這就是救命之恩!
他早已下定決心,一定要報答吳駒的恩情。
正聽到吳駒談到打造器械,他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于是說道:“吳卿,當初您吩咐額打造的那些手術(shù)器械還需要嗎?若需要,額可以免費為您打造,多少副都行。”
“手術(shù)器械嗎?短時間內(nèi)不需要。”吳駒搖搖頭。
“這樣啊……”老于有些失落。
這時,吳駒突然心念一動,想到了另一樣東西,稍微思索了一小會,旋即說道:“倒是……有另一樣東西,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能幫我打造。”
老于一聽這話,登時把胸脯拍的響亮,說道:“您盡管吩咐,只要額能做的,一定不說一個不字!”
這就是老秦人,哪怕是平民老百姓,其豪爽也不比燕趙之豪士遜色半分。
吳駒沉思一會,說道:“你等我一會。”
他走進書房,拿來一張紙,旋即從拿出一根炭筆。
這只炭筆是他研究造紙術(shù)的時候順手做的,方法非常簡單,把柳樹枝一段燒焦就行。
倒也不是不能做鉛筆,但鉛筆制作方法稍微難一些,偏偏吳駒又是個懶人,炭筆已經(jīng)夠用了。
只見吳駒冥思苦想了一番那玩意的形狀,旋即開始在紙上臨摹起來。
老于在一旁看的驚奇,問道:“這是何物?用來繪制圖紙似乎頗為方便。”
“炭筆。”吳駒毫無保密之意,說道:“把柳樹條前端燒黑就行。”
“原來如此。”
老于點點頭,思索了一下,指著紙張說道:“這炭筆……似乎是和這東西搭配起來才能發(fā)揮用處,絹帛、竹簡、獸皮想來都不行。”
“老于你挺機靈啊。”吳駒有些驚訝,沒想到老于一眼就看出的關(guān)鍵所在。
他畫完最后一筆,將圖紙遞給老于:“看看,能不能看懂?”
老于小心翼翼的接過,皺眉看著。
小于也瞥了一眼,疑惑道:“這東西怎么形狀這么怪異……”
“這叫馬蹄鐵。”吳駒抿了一口茶水,說道。
沒錯,他想讓老于打造的這樣東西,正是馬蹄鐵!
這玩意可是對保護馬的蹄子大有益處啊!
據(jù)記載,馬蹄鐵疑似是公元前一世紀被羅馬人制造,風靡于西方,但直到元朝才開始在東方流行。
當然,現(xiàn)在是秦莊襄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49年,連西方的馬蹄鐵都還沒被發(fā)明出來。
在這個沒有馬蹄鐵的時代,無論是馱馬還是戰(zhàn)馬,都因為路況惡劣、需要跋山涉水,偏偏又使用太頻繁從而面臨著馬蹄磨損,甚至潰爛的情況。
哪怕是最頂級的馬匹,也無一幸免。
而馬蹄鐵卻可以有效防止馬蹄的磨損,用處非常大!
而吳駒那五百余騎護衛(wèi)又個個配有馬匹,自然令他第一時間便想到了這東西。
老于看了半晌才說道:“看倒是能看懂,但不太明白這東西是用來干嘛的。”
他看了一眼吳駒,連忙補充了一句:“并非額多問,但看不出來用處,額就不知道要用什么材料,打出多大尺寸,注意什么細節(jié)等等。”
“沒事。”吳駒搖搖頭。
他畫的這圖紙本來就不是盡善盡美的。
由于每一匹馬的蹄子大小、形狀都不一樣。
所以是制作馬蹄鐵還是釘馬蹄鐵,都需要見到實物,也就是需要釘蹄的那匹馬。
“走吧,我?guī)銈內(nèi)タ纯催@玩意的用處。”吳駒說。
他起身,剛走沒幾步又退了回來,對老于的妻子說道:“您大病初愈,不宜四處走動,干脆就留在我府上吧。”
“都聽您的安排。”老于的妻子表示沒意見。
吳駒點點頭,叫來府上仆役侍候著老于的妻子,旋即與老于、小于一同出了門,駕車向城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