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59年7月21日,發生疑似由獵戶座流星雨引起的外層空間水霧事件,整個北半球卡門線以外的太空被一層水霧籠罩,一年以后水霧消散。
2059年7月22日,智慧號火星貨運飛船返回地球時,在北極上空100公里發生不明原因撞毀,碎片全部散落太空。
2059年6月23日,聯合號貨運飛船發射后在100公里上空發生不明原因撞毀,碎片全部落入大氣層。
2059年7月2日,土星探路者號登陸飛船發射后在100公里上空發生不明原因撞毀,9名航天員全部遇難,碎片全部落入大氣層。
2059年7月20日,聯合號貨運飛船發射后再次在100公里太空發生不明原因撞毀。
2059年8月1日,全球發起聯合營救行動,8月3日,拯救號貨運飛船在100公里太空發生不明原因撞毀,8月5日,拯救號貨運飛船再次被撞毀,全球營救行動宣告失敗。
2059年8月7日,團結號國際空間站給養耗盡,七名宇航員全部死亡,造成人類外太空最大的災難。
2059年8月8日,聯合國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卡門線神秘撞毀事件。
2059年9月1日,聯合調查組發布調查報告,宣布地球被一層神秘物質包裹,建議暫停一切人類太空活動。
2059年9月2日,受調查報告影響,全球股市大崩潰,引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危機。
2059年10月,全球爆發糧食危機,海洋非法捕撈活動日益猖獗。
2059年12月19日,地球爆發大戰。
2060年1月23日,第一顆地震彈試爆成功。同年5月19日,地震彈首次在實戰中被使用。此后,地震彈開始在實戰中大規模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
2060年10月14日,地球大戰結束。
2060年11月30日,李洋院士發表《原子的微觀排列理論》,原子膜技術誕生。
2061年7月8日,國際熱氣球協會會員詹姆·史密斯發現卡門線神秘物質消失。同年9月,聯合調查組正式確認卡門線神秘物質消失,人類重啟太空活動。
2077年3月5日,國際環境情報網發布報告,宣布海洋中所有鯨魚,鯊魚等大型魚類已經瀕臨滅絕,呼吁嚴厲打擊非法捕撈活動。
2088年6月21日,第一塊原子膜在實驗室制造成功。
2088年7月10日,藍色天穹公司造出量子計算機原型機。同年11月,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成功投入運營。
2089年7月18日,強場發生器試驗模型組裝完成。
2090年6月6日,第一個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制造的人類誕生,人類進入跳躍式進化元年。
2091年10月2日,原子膜脫離實驗室,成功與強場發生器組成有效組合體。同年12月20日,第一臺商業機型K1成功下線。
2092年8月11日,長樂市成功搭建全覆蓋原子膜保護罩,人類進入絕對安全時代。
2092年11月–12月,發生罕見的全球性地震,整個地球表面都有強烈震感,調查顯示為大規模使用地震彈造成。
2093年5月3日,人類第一座海底火山口發電站建成。
2094年7月9日,人類第一座海底城市開始選址規劃。
2095年1月13日,守護者號地球空間站發生宇航員失蹤事件,一名宇航員離奇失蹤。1月15日,失蹤兩天的宇航員又離奇返回空間站,毫發無損,部分記憶丟失。
2096年3月18日,腦接口技術成功完成人體試驗,人類進入超強大腦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