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數月修行
盡管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他親眼看到這把玄天神劍的形狀和模樣的時候,還是被它丑到了。
這把劍整體呈土黃色,劍身一塊石頭一塊鋼鐵,就像是用一把切割刀切出來了的一般,劍身整體黯淡無光,劍刃都是鈍的,不說削鐵如泥,只能說毫無鋒利可言,何維同把拇指放到劍刃之上,不說疼痛,就是使勁往下按,手指都還是完好無損。
何維同握緊這把春秋風格的長劍,在空中揮舞了幾下。
“呼呼~~”
破空之聲傳來。
這把玄天神劍不管怎么看都是一把普通的劍,不管是從形狀還是從劍身上透露出的氣息。
何維同仔細打量了許久也沒發現哪里有異。
雖然這把隕石劍看著很是普通,但是看過原劇的何維同知道,這把劍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簡單。
若是按照傳說,那就是這把劍有神靈庇佑,若是按照唐云龍的說法那就是,這把劍有某種神秘的磁場,可以杜絕一切高速靠近的物體。
何維同握著長劍揮向一旁的空架子。
“嘭~~~”
高速移動的劍身還沒碰到木架,兩者之間的距離大概還有一厘米左右,但是木架已經到飛了出去,速度奇快,直接撞散在了墻壁上。
人高的木架子,碎成了無數快,散落在地,何維同把目光再次投向神劍打量了一二,最終滿意的點了點頭。
何維同轉身放下神劍,把目光投向了那顆定風珠。
定風珠一經入手,何維同就感覺到了一股奇妙的感覺,何維同周身方寸之間的空氣好像完全禁止了,放下之后,氣流便會再次流動。
何維同看著這顆綠色的珠子,覺得有些意思。
簡單的實驗了一番,何維同弄清楚了這珠子的作用。
它能加大持有者對風的抵抗力,舉個例子,按照風級理論,人在七級的風里,行走會變得非常的困難,而如果拿著這顆定風珠,便可以讓你在八級的風中才會感覺行動不便。
這顆珠子的實用性不是很強,屬于那種聊勝于無的東西,除非真的遇到特殊情況,不讓很難讓你想起自己還有這么一個東西。
何維同放下定風珠,把目光投向那滿身洞的金人身上。
金人不重,是這么一塊黃銅應有的分量。
金人完全按人體的形狀等比例縮小,經脈穴位一個不少。
何維同拿著金人,沒有多做考慮而是直接運轉功法把真氣渡入了其中。
真氣順著金人的經脈流動,逐步點亮金人各個穴位,慢慢的,金人從手中脫離漂浮了起來,上面的氣息也在逐步變化。
大概一刻鐘后。
金人周身所有經脈,全部穴位都被點亮。
“轟!??!”
金人突然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那股渡入的真氣在金人中快速流轉,然后突然被一種特殊的力量環繞,大概又過了一刻鐘,那股真氣才回到他的肉身。
這一回歸,何維同終于知道了金人的作用。
那股回歸的真氣變成了一股更為精純的力量。
這金人就是一個轉換的裝置,天丹在它的經脈中完成了大小周天,白龍的力量也是經過它的轉換才變成了更高層次的真氣。
金人緩緩降落,平穩的躺在了方桌之上。
弄清楚了金人的作用,何維同把目光放到了最后的道德經卷身上。
經卷入手便有溫潤之感,非常的獨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何維同翻開竹簡,剛看到上面的字跡,耳邊就傳來了一陣宏大的誦讀聲。
這卷道德經上面的道則氣息非常濃郁,何維同只是稍稍讀了一句,立馬就進入了一種神奇的悟道狀態。
大概又過了一刻鐘的時間,何維同才從這種狀態中脫離出來。
看著這卷道德經,他震驚極了,因為剛剛,他的靈魂都沉浸在了道則氣息的海洋里,仿佛被洗禮一遍。
竹簡上有著清晰的紋理,何維同知道這卷竹簡就是普通的竹子制作的。
但是這普通的竹簡因為承載了道教經典,便擁有了千年不腐的特制,經過歲月的溫養,如今已經變成非金非玉非竹的材質。
因為上面的文字,竹簡無時無刻不在散發“清凈”的氣息,這股氣息對何維同這種修道士大有脾益,若是常時間帶在身邊研讀,不但能幫助他更快的進入悟道,還能增長修為。
這竹簡的作用出乎何維同意料,比他想像中的好上太多了。
讀這本道教經典,讓何維同有一股與老子對話的感覺。
現在何維同毫不懷疑這竹簡的源頭,絕對是老子親自書寫的,因為他在上面看到了一個人,一個騎著青牛的老者,西出函谷關。
他看到了老子的道,浩大無比,包羅萬象。
何維同收回心神,重新卷好竹簡,然后放到了懷中,他要帶回住處好好研究。
………………
何維同在住處一坐就是一整天,看著五千字的道德經,如癡如狂。
時間就這么在修行中快速流逝,等何維同從書海中醒來,外面已經是月上中天之時。
何維同起身走到了院子里,手握道德經卷,抬頭望著星空。
夜里的武當山,很靜。
萬里無云,繁星閃爍的銀河橫跨整片天際,把天幕劃成兩半。
武當山的這種清凈的氛圍真的很適合修道,站在院子里,來自山頂的微風緩緩吹來,很是涼爽。
漫天繁星,這種天像在如今這個時代很是平常,只要天氣晴朗,晚上大部分時間都能看到,但是后世何維同所生活的時代,他除了在很小的時候見到過外,長大了就沒再沒看到,就算是在山村也是如此。
何維同很是懷念,看著深邃的宇宙,何維同從經卷中發散的思緒繼續向宇宙深處探去。
不知道是否是謝老道可以安排,唐云龍在也沒有再來,而是再觀中重新找了一個房間住了下來,也就是說這座院子重此就是他的道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