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仙俠

修仙之路從九叔世界開始

第三十三章 天災隱患

修仙之路從九叔世界開始 鬼唬子 3780 2021-09-07 08:55:32

  祭煉之法,他不是沒有。

  算籌就是先天相術的配套法器,祭煉方法就是這門法術所凝聚出來的道紋,還隨著法術的境界而完善,是一套完善的傳承法術。

  他什么也不缺。

  當然。

  祭煉法器,是需要法力的。

  沒有法力,總不能將命搭進去。

  可惜,他們這一脈缺失了根本修行之道,自身并沒有法力去發揮這套法器的威力。

  真的能將這一套祭煉起來,這些算籌每一根都有不同的作用,猶如兵符一樣,用起來猶如行軍打仗一般。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想到這里,楊墨就有些惋惜。

  謀求根本法的事情,要盡快落實下去。

  空有屠龍之術,卻沒有力量使用,看著都讓人揪心。

  歷代傳承弟子,除了他師父,一個個都活不過六十歲,基本都是半途夭折。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套法器。

  如此強大的東西,放在誰面前都會經受不住誘惑,但如果忍不住拿命去祭煉,就踏入了作死的大門。

  楊墨自己也對此非常上心,雖然沒有拿命去祭煉,但每天回來之后,將算籌供奉壇前這件事可從來沒有斷過。

  這樣祭煉法器用的是潛移默化之功,但收效甚微。

  即便是這樣,楊墨也早晚三炷香供奉一番,就是期待算籌能增強一點威力。

  祭煉之法,楊墨不知道琢磨了多少遍,好在每次要祭煉的時候,都忍住了。

  現在能忍住,不代表以后能忍住,以后會不會跟歷代弟子一樣,也拿著命去祭煉,楊墨一點也不敢保證。

  唯一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就是他師父,按照他師父的話說,十四歲入門,修煉兩個甲子,從沒有動過祭煉之心。

  楊墨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問他是怎么做到的。

  師父告訴他,沒有什么難的,就是記著要聽師父的話,只有聽了師父的話,以后才會越來越好,如果不聽師父的話,就是修煉上一輩子也不得成功。

  楊墨對此不以為意,歷代先師再傳授道法的時候,并不是沒有叮囑過這件事情,但你見哪個聽話了。

  師父說這就是為什么他們都早夭,而我活到了一百多歲的原因。

  還得意的說道,這分明就是祖師的考驗,就是考驗你是否心誠,只有心誠了,才會通過考驗,祖師爺見了才會傳授根本道法。

  楊墨仔細一想,好像也是這么一回事。

  頓時對師父佩服起來。

  不說別的,就單憑心誠這一點,就不是很多人能夠比得了的。

  楊墨不禁對那個傳說中不知道埋哪里的祖師爺羨慕起來,竟然能收一個如此心誠的弟子,將他的話記了很多年,還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執行。

  楊墨看著面前的竹青山,不禁有些期待起來。

  骨相如此,跟他師父有很多相似之處,不知道人品是否跟他師父一樣,也能將一些規矩記牢記一輩子。

  看向竹青山的面色也緩和了一些,溫和的說道:“祭煉法器,是要等到入門之后,證明你足夠優秀,還要通過歷代祖師的考驗,得到同意之后,才會成為真傳,只有修煉了根本法,自身有了法力才能進一步祭煉,如果沒有法力,強行祭煉隋然會增強威力,但對自身沒有好處,這點希望你記住。”

  “先生,學生記住了,定將此事銘記于心,不敢有忘。”

  竹青山神色誠懇的說道,目光中沒有一絲雜念。

  楊墨看的不禁一愣,這分明就是跟他師父一般的眼神,就一個誠字。

  又想到竹青山倔驢的性格,似乎還真能做到。

  楊墨心中有了一個決定,如果以后他的能夠經受住此等誘惑的話,不論如何,都要想辦法為他尋來一門修行之法。

  不至于跟他師父一樣,修煉了很多年,最后的修為還不如一些大派的弟子,只堪堪達到培神階段。

  楊墨看著一本正經的竹青山,笑著擺了擺手,說道:“記住就行了,不要搞得這么正式。”

  接著道:“壇前之事就是這些,記得早晚上香,供奉法器。

  至于其他的,也沒有什么,負責院子里的日常就行,想必你也能做到。”

  “這么長時間想來你也餓了,先去做飯,什么事情也沒又吃飯重要。”

  楊墨說著擺了擺手,就離開了。

  留下竹青山一人,沒有說話,眼神中的堅定,表明了他的態度。

  楊墨搖了搖頭,沒有再多說什么。

  竹青山忙完法壇的事情,就開始整理廚房,燒水做飯。

  竹青竹見此,也主動拿起工具收拾衛生,楊墨勸了一下,見他執意要做,只能由他去了。

  不過楊墨還是告訴小姑娘,如果能夠負責院子里的衛生,可以免去房租。

  小姑娘當即高興的表示感謝。

  楊墨對此也只是笑笑。

  對于收房租這事,其實也是為了考驗竹青山,至于房租,又能有幾個錢。

  通過剛才的觀察,竹青山的人品已經觀察的差不多了,精通相術的他,基本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

  后面的事,也就是查缺補漏,看看有沒有什么大問題。

  半個時辰后,竹青山的飯就做好了。

  將飯端到桌子上之后,來請楊墨。

  楊墨自然不客氣,大馬金刀的坐在了主位上,然后招呼兩人坐下。

  兩人雖然很餓,但因為楊墨在這里,都不敢放開了吃,楊墨心知肚明,就隨便吃了點東西,起身對著兩人說道。

  “我吃飽了,你們繼續吃,吃完記得將收拾了。”

  “好的先生。”竹青山趕緊起身說道。

  楊墨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就背著手在院子里轉了起來。

  兩人這才松了一口氣,楊墨的態度生冷,小姑娘朱青竹沒感覺到什么,因為楊墨自始至終對她都是和善的。

  對于竹青山的態度就沒那么和善了,目前為止,依舊保持自己的威嚴。

  隨意的打量著現在的院子,有了兩人加入,原本空蕩蕩的院子有了一些人氣,不像以前,怎么看都有些空蕩蕩的。

  院子設置了風水陣法,雖然聽起來高大上,是天星風水術,是對應天上星辰排列而成,上應天星,下接地脈,中理人事。

  三才聚集,渾天如一。

  就是沒有法術的緣故,風水陣基之物,都是一般的靈物,沒有經過任何祭煉,只憑借這本能運轉,只能算是一個不錯的風水之地。

  這樣的風水格局,作用一般。

  放在普通人家里,以后肯定會六畜興旺,家宅安寧。

  放在一個修行之人身上,顯得有些寒酸了。

  九叔不擅長陣法,但也在義莊布置了一個格局,他有法壇做為陣眼,將整個義莊貫穿起來。

  風水陣稍微弱一點,也有法壇當陣眼,效果非同一般。

  在里面修道會快上幾分,等閑妖邪不敢進犯。

  這就是有法力,有傳承諱字的好處,楊墨對此也只是無奈。

  自語道:“以后我修煉出法力,一定要將院子里的所有陣基全部煉制一遍,再將法壇重新打造一番,陣法完善,也算有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不至于跟別人斗法,打不過連個躲的地方都沒有。”

  “這一切,還要等到這件事結束,九叔傳授我根本修煉之法才行。”

  楊墨暗暗想著。

  “當當當。”

  一陣敲門聲打斷了楊墨的思索,頓時一陣皺眉,喊道:“誰啊。”

  “是我,開門。”

  文才的大嗓門在門外響起,楊墨也就過去打開了門,就見到文才那一張少年老成的臉。

  見楊墨開門,就將腦袋伸了進來,好奇的在院子里看。

  看到竹家兄妹的時候,忽然問道:“他們兩個是誰?你招的童工?”

  “你才招的童工。”

  楊墨笑罵一聲,解釋道:“這兩人是兄妹,他們都是來任家鎮的災民,其中年長的那個跟我們法脈有些緣分,所以就帶了回來。”

  “哦,這件事我知道,就這幾天的時間,任家鎮周邊涌入了大量的難民,聽說是從從太白山一代過來了。”文才恍然說道。

  接著感嘆一句:“這世道,真是越來越亂了,看來以后我們又有的忙了。”

  楊墨點頭道:“確實,到時候死的人多了,找你們超度安葬的可不少。”

  “超度安葬?”文才一愣,接著搖頭道:“我想你是誤會了,這些都是失去了家鄉受了災,離開了土地的流民,一天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怎么可能還能花錢找人安葬。

  有家人的,隨便找個地方埋了就行了,沒有家人的,要不就是拋尸荒野,要不就是各個鎮子出錢將他們埋到亂葬崗。”

  “那你說的忙是什么意思?”楊墨頓時打起了精神,心道難道這里面還有我不知道的事情不成?

  文才回憶道:“我記得上次受災,還是十幾年前了,那時候我還沒有拜我師父為師,當時我們一起逃荒的人,經常莫名其妙的消失,本來都以為是去了別的地方,或者是死在了路上。

  但后來才發現,這些人全變成了僵尸,晚上的時候,混入人群中,胡亂的咬人。”

  “那次要不是我師父出現,我就沒了,我現在的病根,也是那時候被嚇得。”

  文才說話之間,神色中帶著心有余悸。

  楊墨頓時明白了過來,說道:“你的意思是有難民出現,就會有邪道之人混在其中,拿人來煉尸?”

  文才點了點頭道:“真實情況,比這個還嚴重,不但有拿人煉尸的,還有抽取生魂的,有收集血液來血祭的。

  這些人離開了家鄉,各地唯恐避之不及,也就沒有人在意他們的死活,難民所過之處,也就成了邪修的天堂。”

  “我們修道之人,都會沿途查看一番,即便是不能救助他們,也會看著保護他們不要讓邪修害了。”

  楊墨稍微一想,也覺得如此,就感慨道:“有道門存在,也是天下之福,此舉功德無量。”

  “話雖如此,但要解決目前這些問題,人手還是嚴重不足。”文才神色有些凝重的說道。

  見文才如此,楊墨忍不住多看了兩眼,沒想到文才還有這種慈悲之心。

  就問道:“不會吧,我看這里九叔鎮壓,你們兩雖然修為不高,但解決一些小事也足夠了。

  別的派我不知道,就說茅山派,下轄區域,每一個地方都派了弟子過去,這些人一起出手,解決這點隱患還不是手到擒來?”

  “那只是你看到的,你知道我們茅山要負責多少地方嗎?”文才搖了搖頭,不等楊墨回到,就接著說道:“我們茅山派要負責的地方足足兩個省那么大,整個茅山所有弟子加起來也就三五百,這點人根本顧不過來,最多就是負責鎮壓一些陰氣煞氣聚集之地。”

  “至于其他地方,雖然有些地方有民間法傳人負責,但很多地方連個處理的人都沒有,就我師父,看似道場在任家鎮,但任家鎮周邊四五個鎮若是發生了大事情,也要去處理的。”

  楊墨聽得頓時皺了皺眉,說道:“我記得歷代典籍中記載,茅山弟子少說也有幾千人,怎么到你這里就這么點人了。”

  文才看了一眼楊墨道:“你說的那是幾十年前,幾時年前的確有很多弟子,但后來發生了一件事情,才剩下這么一點人。”

  楊墨心中一動,也想起來一個傳授,問道:“可是幾十年前的九州浩劫?”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