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孩子,我陪著你慢慢長大!

陪讀之路:盡人事以聽天命

孩子,我陪著你慢慢長大! 粲隹 2346 2021-08-16 06:12:24

  本以為小虎上了小學我可以松口氣,脫離苦海。入學前的那幾晚,我興奮得睡不著覺,畫畫到天亮。回想他上小學的這幾年,累到不行,照這樣折騰下去,能不能熬到他高中畢業都是未知數。

  出去碰到小虎同學的家長,談論的永遠是作業問題。大家相互寒暄幾句后就會問:“你家孩子平時學習怎么樣呀?考試考得多少分?”基本上這個問題是媽媽們聊天的核心內容。媽媽最關心的是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而老師最關心的是分數,更多時候關心的是你的孩子去不去她的晚托班寫作業,有點像“挾天子令諸侯”。大部分家長選擇當順民,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沒人敢置疑或反駁。初來乍到,孩子什么都不懂且都聽老師的,小學老師相當權威。

  一點開家長微信群就是“老師,您辛苦了!”一二三年級都是如此!家長群變成了某些家長表演天賦得以充分發揮的舞臺,他們樂此不疲,理直氣壯地相互攀比,光明正大地拉幫結派,因此我很少看家長群的信息。因為長此以往地冷眼旁觀,我已經對眾多家長產生了審美疲勞。幾年時間的相處和觀察,家長之間彼此知根知底。

  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甚至還要改作業(老師要求),在群里隨時待命回復老師信息。恭維老師,吹捧孩子,討好有些權勢的家長,現在的家長都不好當吧,不堪重負。

  “雙減”政策實施之后,最開心的除了孩子還有家長。其實大人心里都明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能放在心里不能說出來。孩子的智力水平都不一樣,怎么比?真要比較的話,比品德修養,其他都不要比。因為任何行業都講究人品。孩子上小學之前都是父母在教。知識是老師傳授的,品德是父母培養的。家長把孩子的品德培養好了才送到老師手上學知識。老師傳授知識的同時啟發學生的智慧,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能傳授新知識。現在好像都是反其道而行。媽媽樣樣都會,樣樣都是媽媽教,那媽媽不累死了?所以孩子不能一直上幼兒園,一直去玩。他要上小學,去讀書,去學知識,老師既要教做事又要教做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是我們家長最重要的選擇,孩子是我們前世種的因今生結的果。

  小虎剛上小學那會,我挺氣惱的。布置那么多作業,還要家長監督,這分明是布置給家長做的。面對作業問題,家長們的態度和處理方式都不一樣。有的家長直接送老師的晚托班,眼不見為凈。有的家長則是夫妻輪流輔導作業,有一對夫妻因孩子作業太多輔導不下來起了爭執還鬧到教育局。小虎的老師更是公開地在班上為她的晚托班招生打廣告。我對她的“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十分置疑,這么愛錢的老師能教好學生嗎?因為剛進入新的學習環境,我們對小虎的老師和同學都不是很了解,很多話我忍住不問不說,看看別的家長和老師說些什么。

  一到三年級,晚上都不去散步了,吃完晚飯等小虎寫完作業,我一題一題地看,哪題他不會寫的,我和他一起翻書找答案,我也不是題題都會做。檢查作業不但可以了解孩子學會哪些不會哪些,還可以知道老師都教了些什么,教學質量怎么樣?媽媽也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活到老學到老。

  一放學我接他回到家,他就開始寫作業,我去炒菜。炒菜到半我偷偷去看他幾眼,發現他一邊堆積木一邊寫作業,忍不住提醒他:“快點寫,不能邊玩邊寫。”我一走開,他馬上又打回原形了。磨蹭,粗心,丟三落四,寫作業寫到半去床上躺著。幾乎天天如此。我反復提醒無效就罵他,罵不醒才打他。他上小學后才挨打挨罵,因為他比較倔強,光用嘴巴提醒他很快忘記了,這時要用鞭子打手心提醒。早上出門前千叮萬囑,晚上寫作業又要時刻監督,媽媽的血管一定是鋼鐵鑄造的,不然早就爆血管了。小學陪讀這幾年,我的“忍功”又精進了不少,看他寫作業也不來火了。他收斂了不少,改掉了不少壞習慣。一物降一物。自律是由他律形成的。

  檢查完他的作業,我和他一起練課本上的生字。我給他買了與教科書同步的字帖。每個生字要寫一行,每行字前的空白處要注上其字的漢語拼音,然后給這個字組兩組詞語,每一組詞語寫一行。造句寫一行。他寫的時候我會站在旁邊看看他寫的筆畫筆順對不對,不對要重寫一行。一行十個字,一頁十五行,一百五十個字。

  一二年級生字比較少,他寫得比較慢,一小時大概寫兩頁三百字左右,我寫得比較快,半小時寫三頁,十分鐘一頁。等他寫完還有半小時,在這半小時內我拿出他的教科書看看他當天學習的內容。遇到我不明白的問題我會問他:“這個地方老師是怎樣講解的?媽媽也想學習一下,媽媽也不懂。”如果他講:“我也不懂,老師沒講。”我就會把這個地方記下來,有空去查下相關資料。如果他講:“老師是……講的。”我會仔細聽一下,對的就認可,不對的地方我糾正并告訴他正確解釋,還告誡他:“不可以在班上說老師講得不對,令老師難堪,沒面子。老師講不對的地方不要聽,聽對的地方,她講不對也不要當面頂撞。如果老師提問你,你就說出你的解釋。你說的跟她講解的不一樣,下課了她就會去查資料找答案。如果她發現是她講錯了,她就會在班上糾正、改口。”小虎事后都說我很神,老師果然這樣做。我告訴他:“這就是師生相處之道。”

  練完生字,他就去洗澡。洗完澡,開始讀課本。跟音頻讀兩遍,自己讀兩遍,讀不對的音我幫他糾正過來。讀完課本,跟著廣播音練習十分鐘的普通話,再讀十分鐘的《說文解字》就上床睡覺。十點之前一定要上床睡覺,早上六點三十分我叫他起床。我六點鐘起床給他煮早餐。天天如此,很累。我跟虎爸商量交換一下陪讀角色,他各種借口推脫,加上他不經常在家,去外地工作,陪讀變成我的重任。

  我們小時候上小學沒有作業沒有補課。放假回家幫忙干農活。我還一邊放牛一邊看書。每每回憶童年,都是快樂。看到孩子讀書這么累,我既心疼又無奈。我希望他能快樂讀書,享受童年樂趣,他沒有去晚托寫作業,沒有去補課,沒有去參加任何興趣班。

  陪讀之路任重而道遠,盡人事以聽天命。我希望小虎的童年:勞逸結合,讀書和玩耍兩不誤。個性化教育理念倡導以人為本、因材施教,與素質教育相輔相成的科學教育觀念,已經融入到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各項備考中,魚與熊掌是可以兼得的。白天,老師提升教學水平,讓學生有較多自由地課外閱讀。晚上,家長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親子閱讀”。

  《易經》主張“合大于分”,把象、數、理合在一起,形成一貫的連鎖作用。因此中國人重視通才,先通再專,然后由專而通,再由通而專,安全可靠。西方人倡導“分大于合”,過分重視專業性,造成很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專家,把原本整全的宇宙人生,分割得支離破碎。

  孔子并不反對專業,卻更加推崇通才。我們可以先專后通,盡量增加自己的彈性,盡量擴大視野,博古通今,具備第二專長,不固定在特定的用途上面。現在社會,分工愈來愈專業。我們先求取一般知識,再求得專業。然后不局限于一種專業,逐漸推廣出去。跨出自己的領域,逐漸求通。“君子不器”是加重自己的責任,使自己更加謙虛、更加努力,不能夠妄自尊大、動不動自夸為通才,似乎天文地理無所不通。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孔子說:“君子有三種美德,我都未能做到:仁者不憂慮,智者不疑惑,勇者不畏懼。”子貢說:“這三種美德,正是老師的自述啊!”老師自謙,弟子推崇。師生的情感自然流露,令人十分感動。如果老師自夸,弟子表示懷疑。師生的感情日趨淡薄,好像也是一種退步。

  智、仁、勇三者,稱為三達德,出現在《中庸》這本書上。仁者不憂,是專指不憂慮自己的事情。至于以天下為己任,憂天下之憂,甚至先天下之憂而憂,并不能不憂。智者具有選擇和判斷的能力,足以洞明事理,所以不惑。清朝學者梁啟超,認為一個人要有基本常識、專門知識和總體智能,才能不惑。勇者氣勢盛大,無所畏避。天下有事的時候,用在戰場上;天下無事時,則用于禮義。敢作敢為,當然不懼。

  三達德中,智放在首位,意思是我們要行仁,一定要先動腦筋,務必合理而不糊涂,才是不惑的表現。仁字放在中間,是三達德的重點。表示智或勇,都是為了行仁。知仁才能不惑,勇于行仁才可以不怕。有智有勇的仁,當然能夠不憂。勇是三達德的基礎,有仁心,又判斷正確,結果由于膽怯、害怕而不敢付諸實踐,還不是等于零?所以仁者必有勇,才能產生實際行動。

  我念小學時,最喜歡上語文課。語文老師講得最多的是:“學而時習之。”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進而養成習慣。良好習慣的養成,要靠自己耐心地累積經驗,一步一個腳印,實事求是,持之以恒。只要養成習慣,自然輕松愉快,不覺得緊張忙碌、勞累不堪。語文課講得最多的是要養成好學、反省的習慣,并沒有像現在強調分數、排名,也不要求我們將來一定要考取名校,追名逐利。學習不好的同學也不會被語文老師點名,當眾指責。語文老師鼓勵我們要有懷疑精神,敢于打破砂鍋問到底,倡導我們學思兼顧并重,接受他人意見的同時還要自己動腦筋去思索、分辨和選擇,合理順從而不是盲目從眾、人云亦云。語文老師認為,有教養的人不一定是個博學的人,而是個知道何所愛、何所惡的人。

  中國人講到學者時,普遍分為學、行、識。對歷史學家,尤其以這三點為批評標準。一部歷史,要見聞廣博,要搜集事實和詳情,是很容易做到的。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有許多事實,我們要將之塞滿心中,是很容易的;可是選擇重要事實時所需要的見識,卻是比較困難的事,因為這要看個人觀點如何。一個人必須能夠尋根究底,必須具有獨立判斷力,必須不受任何社會學、政治學、文學、藝術的胡說所威嚇,才能夠有鑒賞力或見識。

  膽識指同時具有見識和勇氣,只有歷經苦難才能培養出來的人性品質。從小吃苦受挫的孩子長大后膽識過人,有勇有謀。因為見識和膽量是有密切關系的,中國人往往把識和膽連在一起,而我們知道:膽量或獨立的判斷,是一種多么難得的美德。我們看見一切有特殊建樹的思想家和作家,在幼年時代,都有這種智能上的膽量或獨立性。

  現在的學生,是為注冊主任而讀書,許多好學生則是為父母、教師或未來的妻子而讀書,使他們對得起出錢給他們讀大學的父母,或因為他們要使一個善待他們的教師歡喜,或希望畢業后可以得到較高的薪水養家。現在的孩子一寫作業就想著抄答案,一到考試,各種作弊手段橫出。如果孩子沒有考得父母心目中的理想分數,回家就挨打。我看見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

  為什么追求學問的快樂,歪曲成堆塞學識的機械式、有度量、千篇一律的、被動的工作呢?我們為什么比較注重知識,而不注重思想呢?我們怎么可以因為一個大學畢業生念完了若干規定的心理學、中古史、邏輯學,便稱他為受過教育的人呢?分數和文憑在學生們心中為什么會代替了教育真正的目的呢?

  如果一個虛懷若谷、好問、好奇、冒險的心智,始終保持著探索精神,那么知識的追求就會成為歡樂的事,而不會變成痛苦的工作。知識的追求應是和探索新大陸一樣,充滿靈魂的冒險一樣,這樣的教育才能夠成為一種積極的、快樂的事情。

  健全人格的培養不是學校教育的獨屬階段,而是伴隨一個人終生的過程。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統一,個性培養與責任感培養的統一,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身心素質、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人格的人才。一個人才的背后是無數人在教、無數人在培養、無數人的成全。一個家族人才輩出,那是三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累世的積德行善,累世的悟。通過祭祀,我們想到傳承,想到前世,想到今生,想到千秋萬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千阳县| 镶黄旗| 肃南| 溆浦县| 闻喜县| 南溪县| 乐都县| 花莲市| 德清县| 鄄城县| 靖江市| 盐亭县| 九龙城区| 通化市| 星子县| 罗田县| 津市市| 苍溪县| 福鼎市| 寿宁县| 屯留县| 关岭| 安溪县| 庐江县| 长泰县| 汤原县| 天津市| 丁青县| 汶上县| 永济市| 铜梁县| 砀山县| 黎平县| 遂川县| 军事| 双流县| 栾城县| 柳林县| 荥经县|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