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新之開端,西方威脅
“冉將軍不要急躁,戶部對于邊軍的供給始終放在第一位。”于謙笑著說道。
看到于謙笑著說話,冉閔有些急躁,他本就是個暴脾氣,正要發怒,被身旁的劉基拉住:“冉將軍,陛下在烏里雅蘇臺放馬二十萬匹,都是一等汗血馬和匈奴馬的后代,無論是爆發力還是耐力,都是強悍至極。戶部和兵部已經開始安排人手在烏里雅蘇臺馴服馬匹,預計夏初就可以交付三萬匹成馬到各軍。”
大漢邊軍一共有二十三萬萬騎兵,加上今年需要退役的軍人。足夠完成一次大規模換馬,這也是劉辯三年前就開始著手準備的計劃。
聽到劉基的話,冉閔摸著頭不說話。
“瞧你那點出息,你們玄武軍沒馬就不會打仗了?”劉辯笑著說道。
“沒...不是的。”冉閔臉紅的說道。
“陛下,聯合商隊第一個月的營收已經匯總,共計營收一百二十萬兩白銀。由‘漢安商會’拔得頭名,他們在黑水都護府和倭國共計賺得三十萬兩白銀。”于謙繼續說道。
“哦?‘漢安商會’是何人名下的?”劉辯問道。
這樣的營收數額,已經可以稱的上是恐怖了。這可只是一個月的營收,要是放眼全年,最起碼也是三百萬兩的營收。
按戶部制定的比例,可繳納稅賦不低于五十萬兩。已經可以稱的上納稅大戶了,一般的郡都難以繳納如此高昂的稅賦。
“是長公主的手筆。”于謙說道。
“婧怡還有如此天賦?莫不是有人相助?”劉辯疑惑的說道。
雖然劉婧怡頗有經商的天賦,但是說一個月就能有如此收入,還是讓人不敢輕易相信。黑水都護府和倭國可都是有人嫁給了劉辯,要是說她們牽扯其中,也不好讓劉辯給天下人交代。
聽到劉辯的疑問,于謙搖頭說道:“沒有人幫忙。長公主親自帶領商隊,運送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去往黑水都護府,馬匹也是按市價從戶部租賃的。護衛倒是長公主自己招募的,還在白山剿滅了為禍多年的盜賊。”
“好!不愧是長公主,陛下的子嗣真可謂是人中龍鳳啊!”冉閔說道。
他對于劉婧怡還是十分喜愛的,小時候沒少帶她玩。那時候劉辯還沒有打下現在的江山,一路征戰,劉婧怡就表現的聰慧過人。冉閔還把自己壓箱底的殺招交給了劉婧怡,當年褒姒還開玩笑,要和冉閔定娃娃親。
現在冉閔的兒子冉雄敖已經行了冠禮,劉辯還不想把劉婧怡嫁出去,最起碼不會去強行安排她的婚事。
“冉閔,你家雄敖已經行冠禮了吧?”劉辯問道。
冉閔拱手說道:“去年行的冠禮。”
“婧怡這孩子打小就和你親,可以讓雄敖回長安,和婧怡多些接觸,如果兩個孩子都樂意,朕就給他們賜婚。”劉辯笑著說道。
“謝陛下!犬子頑劣,正好去軍事學院進修磨練心性。”冉閔拱手說道。
他知道劉辯極其護犢子,要是自己那當年的娃娃親說事,劉辯會翻臉的。雖然大家都是一路走來的好兄弟,畢竟君臣有別。再加上冉雄敖在敦煌陸軍講武堂成績斐然,下個月就要到軍事學院進修,如果能得到劉婧怡的青睞,他就是放棄封國的機會,也要請求劉辯賜婚。
一旁的白起嘿嘿笑著,正巧被劉辯看到。
于是劉辯開口說道:“白起,你家梅兒多大了?”
“陛下,小女二八年紀。”白起說道。
“倒是和劉節同歲,要不要和朕結個兒女親家?”劉辯問道。
“全憑陛下做主。”白起拱手說道。
他對劉辯極其忠心,劉節改良了火藥,又發明了很多實用的武器裝備,未來不可限量。自己的女兒嫁給劉節,肯定是不虧的。
“太子還未娶正妃,其他的皇子也不好先結婚。就等到天子選好正妃,就擇個吉日把這事辦了。”劉辯笑著說道。
“全憑陛下做主。”白起笑著說道。
他一直再想該如何賞賜劉節,這小子雖然不靠譜,但是腦子是真的聰明。白起的女兒又以美貌著稱,不少人給自己的孩子上門提親,都被白起拒絕了。
原本劉辯想要讓劉昊娶他的女兒,但是劉昊身份特殊,太子妃無論是娶文官還是武將的女兒,都會造成另一方的頗多不滿。
還不如讓劉昊自己選擇,到時候他再從中斡旋即可。
大漢重要的部門和軍隊都是由系統召喚來的人才擔任,他們對劉辯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們文武有別,手下的官員們還是會有區分。這是不可避免的,人都有欲望,只要有欲望,就會有爭斗。
如今大漢雖然疆土曠古爍今,武力更是超脫時代的存在。但是徐州和青州還有冀州的叛亂一起,面對同樣手持火器的叛軍,剿匪的部隊還是暴露出很多不足。
真正支撐大漢根基的,不是各家學說,不是工業改革,也不是科學技術的迭代。還得靠九邊大軍,他們才是維持大漢統治的根基。
具穿回來的情報,羅馬已經復制出了火藥,他們的火器也有了一些發展。這是不可避免的,其他民族受到生死存亡的威脅,也會爆發出驚人的潛力。
他們的進步也是合情合理的,大漢不解決內亂,就不能繼續擴張。否則就會陷入兩頭難的境地,到時候可就危險了。
邊軍不可輕動,針對占領地區的漢化改革,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現在中亞和西亞不時就會爆發叛亂,這不只是兩種文化的對撞,還是信仰和生存權的爭奪。
大漢雖然沒有名義上的國教,儒家有沒有具體崇拜的神明,但是新包裝的儒家學說,是要去替代當地的神靈信仰,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反抗。
要不是有邊軍鎮壓,很多地方都會被土著起義軍占領。現在諸葛亮對基本著作的編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劉辯就起了召集相對穩定地區的高級指揮官回長安述職和進修的想法。
畢竟向白起、冉閔、呂布還有霍去病和衛青等人,劉辯已經許久沒有和他們見面了。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鞏固和他們的關系,讓他們的手下知道朝廷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