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黑水河口,糧倉金庫
經過航行,劉辨他們終于抵達了目的地。
在一片臨海的陸地上,有一個寬闊無比的江河奔騰入海。
在這個大河的入海口,矗立著一座高聳的堡壘。
堡壘上面飄揚的正是大漢的玄龍旗。
“公子,我們到了!”
鄭京大聲的喊道。
“玄龍旗,果然是到了!”
劉辨也是一陣高興。
這海洋上的航行,實在是考驗人,倒不是說多累,而是夠折磨人。
現在看到陸地,劉辨自然是很開心。
“靠岸!靠岸!”
鄭京一邊發著信號,一邊指揮威遠號靠岸。
而岸上的漢軍堡壘,也早已經是看到了威遠號的影子。
當劉辨他們上岸的時候,在此地駐守的鎮國大將軍白起,早已經是等候多時了。
“末將,拜見公子!”
白起一看到劉辨,立刻就是上前行禮。
不過,劉辨卻是一把扶起了他。
“白將軍辛苦了,才不到一年時間,竟然就進兵到了此地,可真是神勇啊!”
“公子謬贊了,都是一些茹毛飲血的蠻夷,打他們根本不費力氣,只要一路走過來就好了!”白起謙虛道。
劉辨打量著眼前的堡壘,正好位于海邊與河口的交界處,擁有水陸樞紐的位置。
“白將軍,此堡壘叫什么名字?”劉辨問道。
“回稟公子,此堡壘現在叫做黑龍堡!因為此地的大河奔騰如黑龍,在此入海更是氣勢磅礴,故選了這個名字。”白起說道。
“黑龍堡?好,一個好名字!”劉辨點點頭。
他現在所在的地方,正是后世黑龍河的入海口,這里是靠近大海的天然良港,再加上從此經過的暖流,幾乎是常年不凍。
控制了一個地方,就能繼續沿著黑水深入腹地,建立起一路的要塞,用來控制周圍的蠻夷部落。
“公子,這一路走來,末將也基本都是依靠水路行軍,一旦沒有了水路,真的是非常不便,故而想在此地建立一座沿海要塞,卻也正好發現了那石碑!”白起小聲的說道。
“對,石碑,先帶我去看看!”劉辨說道。
他現在最關心的東西,自然是有關長生訣的秘密。
等到進入了黑龍堡,劉辨終于是見到了石碑。
只需要簡單一打量,劉辨就是確定這正是系統的長生訣石碑。
再加上倭島的那塊石碑,劉辨手握兩塊石碑,卻還是沒有解開半點長生訣的秘密。
“看來,還得是繼續尋找才行啊。”
劉辨調動了一會兒系統,卻始終沒有新的長生訣石碑提醒,只能是暫且作罷。
等到劉辨確認了石碑,白起立刻就是派人把石碑嚴密封好,然后送回洛陽。
“公子,這神物運回洛陽,是不是可以退兵了?”白起忽然問道。
劉辨頓時就是一陣驚訝。
“你說什么,退兵?”
“對啊,退兵啊。”白起點點頭。
“好不容易打過來的,為何要退兵?”劉辨有些搞不懂了。
“公子,從高句麗到這里,足足有二千多里,雖然大半有水路依靠,但是這里半年都是嚴寒風雪,除了一些蠻夷野人,根本無法生存啊,我們大軍行進至此,要是不退兵,也沒有什么意義啊。”白起說道。
原來,白起這一路行進,實在是領略了白山黑水的惡劣氣候,那般嚴寒,可比在遼東都要厲害上一個程度。
上萬人的兵馬駐扎在這里,光是一個后勤補給就是個大問題。
“這里擁有沃土河流,我大漢軍隊已經是來過這里了,那就是我們的領土了,豈能有退兵的道理!”劉辨堅定的拒絕了。
“可是,公子,這里荒蕪嚴寒,根本不適合耕種,也就無法供養軍隊啊。”白起繼續說道。
從高句麗開始,越是往北,各地的部落就是人數越少,幾乎很少有糧食能夠耕種,依靠不穩定的漁獵,又不能養活上萬大軍。
“這個好辦,今年我讓鄭成功從倭島和夷洲,給你們運來糧食和補給,等到明年就可以在此地開荒耕種,把我大漢打到哪,就種地到哪的傳統發揚光大!”劉辨說道。
白起聽后,卻一臉無奈。
“公子,這個地方天冷厲害,當地人也很少種糧食啊,根本種啥都活不了。”白起說道。
“嘿嘿,那是以前,現在我來了,這里注定就不一樣了,我給你們提供最好的糧種,可以抗旱抗寒,快長少病,再加上這里的肥沃黑土,只需要種地一年,就能夠收獲三年的儲備!”
劉辨手中早已經有了適合白山黑水的玉米、土豆和甜菜等作物。
這些東西只要種下去,絕對能夠收獲巨大,遠比中原精耕細作省力得多。
“公子說的,可是真的嗎?”白起立刻面露驚喜。
因為,要是正如劉辨所言,手中有了充足糧食的話,那他就有許多事情可以實施了。
“當然是真的,這些東西,我這一次就在船上帶來了,若是不夠,以后再派人專門送來!”劉辨肯定的說道。
“太好了,公子,要是糧食足夠,那末將就能派人在此地開礦采金了!”白起興奮的說道。
“什么,你們找到金礦了?”劉辨問道。
白起點點頭,“公子,此地有不少金礦,可是因為嚴寒和糧食不足,無法探尋開采,若是糧食能夠充足,那就是能夠大賺了。”
劉辨早就知道,白山黑水的大地上不缺乏金礦,但是沒有想到,竟然是這么簡單就被白起給遇到了。
不管金礦大小,只要能夠遇到,那就是說明當地金礦的豐富。
“哈哈,太好了,你們尋到了金礦,以后也不缺乏糧食,現在缺的唯一東西,那就是采金做工的人手了。”劉辨高興的說道。
“是啊,公子說的這個問題,的確有些棘手。”白起說道。
“若是別人棘手,我還信,但是你說棘手,我卻是不信。”劉辨笑道。
“公子何意?”
“既然人手不夠,那去捕捉附近的蠻夷野人當勞役,再捉她們的女子婚配我們的將士,生養大漢的下一代,十年生養,十年發展,此地就會成為大漢的新榮光之地!”
“這里以后就是大漢的糧倉金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