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得到忠心耿耿的將軍
“韓卿不必回奏,直接就地誅殺!”
此言一出,在場的幾人當場慌了。
他們可都是有兒子、孫子在禁衛(wèi)軍的,讓禁衛(wèi)軍沖在前頭,那不是——
幾人不敢想。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個兒的子嗣是什么德行,沒人比他們自己清楚。
關鍵聽陛下的意思,禁衛(wèi)軍還不能往后退?
除開他們的子孫,禁衛(wèi)軍中還有不少是世家子弟。
陛下此舉,這是要決世家的后啊!
在場的幾人也不是傻子,這么一想,自然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只是,若是這其中沒有他們自家子孫,大概不會去反對陛下的話。
陛下脾氣不好,一言不合就——
幾人互相在下面互相望了望,隨即又不約而同將希望落在左右兩相身上。
左相和右相可都是陛下前不久提拔上來的。
“左相,右相,你們兩快勸勸陛下,此舉甚是不妥。”
離得近一點工部侍郎張均悄悄提醒道。
左相王斯瞥了他一眼,沒動,繼續(xù)悠哉悠哉的站著。
放佛這一切都和他沒關系。
嗯,也確實沒關系!
我家兒砸從小習武,又習讀兵法,做夢都想上戰(zhàn)場。
家里夫人擔心,要不是在四年前沒讓他去嶺南,王斯非常自信的心想也許現(xiàn)在就是大將軍了!
這次是個好機會,說不定自家還能出個大將軍。
和右相一樣,右相李綰也沒動。
絲毫沒有要開口勸阻陛下的意思。
不過,他倒不是有個習武好讀兵法的好兒子。
而是他很有自知之明,畢竟能夠在這個時候提出來,就說明陛下不會因為他們勸阻而改變主意。
畢竟——有前車之鑒!
除卻沒有子孫在禁衛(wèi)軍的劉洵,其余幾人見左相和右相沒動,一點也沒有開口的跡象,心下一沉。
緊接著,陳玦又拋出一句話,“朕也是個賞罰分明之人。”
“若是其中有人能夠殺一人反賊,朕賞他萬金,殺反賊頭目,朕便讓他做防城司正統(tǒng)領。”
話音一落,剛剛還準備勸阻的幾人瞬間猶豫著要不要開口了。
畢竟這個誘惑很大!
前面的十萬金不算什么,畢竟在他們世家這里,誰家還沒個萬金來著。
重要的是后面那一句——防城司!
那可是防城司正統(tǒng)領,官職雖不高,但手上卻有兵權。
還是整個洛京城的兵權!
不得不說,陛下說的這個獎賞很讓他們心動。
在去年,防城司統(tǒng)領得罪了蔣家的公子,說了句蔣貴妃的壞話,就被陛下給殺了。
防城司統(tǒng)領空缺,朝中世家不少人在盯著這個職位。
若是真有人在這次宜州郡平亂中立了功,那防城司統(tǒng)領一職不是手到擒來嗎?
這么一想,幾人都想試一試。
但一想到自家那個沒用的子孫,又不免憂愁起來。
萬一自家兒子/孫子不爭氣可咋整哦!
沒拿到防城司統(tǒng)領一職到好說,就怕他們臨時退縮,被韓將軍給就地解決了。
想到這兒,幾人又不免朝剛恢復原職韓將軍看去。
各個都心想道:等會兒一定要和韓將軍好好攀個關系,回去讓夫人上門送點禮。
只希望韓將軍能夠看在同僚的一份上,手下留情。
見他們都沒有異議,陳玦擺擺手讓他們離開,獨留韓德正。
本來還有人想和韓將軍一起出宮門的,結果聽到陛下這話,只能自己先走了。
陳玦看向韓德正,標準的國字臉,濃眉大眼,也許是時間的推移,讓他臉上多了些滄桑感。
“兩年前,朕卸了你的兵權,你心里可有怨恨朕?”陳玦開口問道。
韓德正一愣,以為陛下留他下來是有什么事要吩咐,沒想到是問這個。
若說不怨,那也是假的。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年過去了,韓德正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怨恨與不解。
只有不甘心。
想他韓德正十九歲從軍,至今二十三年。
本以為這一輩子都會帶兵打仗,誰知卻被小人誣陷,奪了兵權閑賦在家。
“回陛下,老臣對陛下對陳國忠心耿耿,沒有怨言。”韓德正表忠心道。
忠心耿耿!
陳玦笑了。
韓德正的話,看過小說的陳玦是信的。
那本《長安天下》小說里在男主快要攻進洛京城的時候,就是韓德正帶著自家私軍給了男主重重一擊。
也是他在謝相謝溫仁帶著百官準備開城門的時候,也是韓德正大罵他們不忠不義。
小說里,韓德正的結局不太好。
親眼看著謝溫仁為了所謂的大義,抓了妻兒威脅他。
妻兒不愿他為難,一個接著一個在他面前自盡。
陳玦起身,走到韓德正身前站定,微微扶起他。
“韓卿所言,朕自然是信的。”
“此次宜州郡暴亂,朕甚是擔憂,朝中那群世家中又沒人會帶兵,朕只好拜托韓卿了。”
一聽這話,韓德正感動的淚流,陛下果然還是信任我的,回去我一定要向夫人解釋解釋,是我們冤枉了陛下。
韓德正再次向陳玦行大禮,單膝跪地。
他雙手抱拳道:“臣,此次定不負陛下之恩!”
陳玦沒想到自己不過就說了一句話而已,就讓韓德正這樣表忠心。
雖然因為看過小說的緣故,知道韓德正一直忠君,但還是很觸動。
陳玦很滿意,“韓卿此去宜州郡再帶上一個人。”
陳玦轉頭示意一眼劉忠,很快就有一名內侍從外面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