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王宮,宣政殿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葉楚端坐在王座之上,手里拿著一封信,一封關于周國向乾國請援的信。
葉楚看完信后,面對著文武百官說道:“想必各位愛卿都已經知道了梁國要借道周國對魯國出兵了吧,各位愛卿也知道周國拒絕了梁國的請求而向天下各國請求援兵,關于此時,各位愛卿怎么看?”
此時右相吳林站出來說道:“臣以為大王不應出兵,應坐觀周魯兩國與梁國互相攻伐,并且周國有大軍二十萬,魯國也有四十萬大軍,足以抵抗梁國大軍。”
而就在吳林說完之后,左相王義又站出來說道:“臣不贊同吳右相的說法,梁王意在周不在魯,魯國有大軍四十多萬,兵器方面也為各國之最,就算梁國鐵騎天下無雙,但魯國多山,不利于騎兵沖刺,區區十萬梁軍,不足以對魯國造成威脅,但周國不同,周國地勢平坦,極利于梁國鐵騎,雖然周僅有二十萬大軍,幾次騎兵沖陣之后又剩多少,可見周國不足以抵抗梁軍兵鋒,至于魯國會不會出兵周國,我想不會,魯軍能憑地形使他們能抵擋梁軍,但不意味著他們能在平地抵抗梁國鐵騎,而且魯國也不只有梁國的威脅,他們周邊還有行,楚魏三國的威脅,而以臣對諸侯的理解,其他各國也極可能不會出兵援周,所以臣料想周國此次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大王,若不援周,則周一旦被吞并,則梁國勢力必定更為強大,而梁國本就與我大乾接壤,一旦吞周,則我大乾面對梁國的壓力會更大。所以,臣認為,大王應當出兵援周。”
在聽完王義的觀點后,葉楚笑了笑,說:“愛卿所言有理,但寡人認為,我大乾雖出兵,但應晚些,讓梁周兩國內耗一段時間,讓他們實力受損,這樣我們就能以最小的損失達成目的。諸位愛卿怎么看?”
左相王義又站出來說道:“大王言之有理,不知大王應以誰為帥?”
葉楚聞言,沉思片刻后道:“當然是讓大將軍為帥,不知大將軍可否掛帥出征?”
大將軍盧戰聽到后,抱拳說道:“末將遵命。”
葉楚聽到盧戰發話后,頓了頓后,遲疑地說道:“讓太子隨軍出征,如何?”
盧戰聽到葉楚的話后,也是遲疑地說道:“可以,但臣有一個請求,那便是太子殿下不能干預軍中決策。”
葉楚聽到盧戰的請求后,說道:“放心,寡人不會把大乾將士的生命視為兒戲,大軍便交給大將軍了。”
盧戰聞言后說道:“如此,大王放心,臣必定完成任務,也一定會保證太子殿下的安全的。”
葉楚聽到盧戰的保證后,也是站起來,對滿朝文武道:“傳寡人令,大將軍統兵十五萬援周,擇日出發,再告訴周使,就說寡人愿從天子令,但大軍集結,物資準備需要時間,請天子堅持一段時間。”說完,嚴肅地看向百官。
百官連忙說道:“謹遵大王令。”
葉楚聞言,對盧戰說道:“大將軍,還請隨寡人到御書房一趟”,說完,也轉身離去,太監見到葉楚離去后,大叫一聲“退朝。”
文武百官紛紛離去,大將軍也跟著葉楚離開了宣政殿。
片刻后,葉楚和盧戰來到了御書房,葉楚坐下后,對一名太監說:“請太子進來一趟。”太監聞言,也喊了聲“奴婢遵命”轉身前往東宮。
葉楚在那太監走后,對盧戰笑道:“愛卿且坐。”
…………
太子東宮,書房
葉政正在研習《蘇氏兵法》,至于研習原因,那當然是他認為雖然他現在不用帶兵打仗,但為了防止他父王哪天興起,讓他出征,所以就學習兵法防止到時候手忙腳亂的。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太無聊了,每天處理一下政務,和妹妹們玩,以及處理一些關于工堂的瑣事,就沒了。
說來也怪,他認為工堂成立雖然要求保密,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肯定會有一些消息傳,而那些貴族也肯定會有動作。但是,最近很平靜,沒有半點風聲,貴族們也沒有任何的動作,這點很怪,但葉政也沒多想,只當是小六子的保密工作做得特別好。
同時,他又在思考一個問題,他想打破平民無法翻身這種階層固化,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打破知識壟斷,但是要打破知識壟斷光憑造紙術和印刷術可不行,畢竟底層老百姓也飯都吃不飽,每天辛苦地活著,哪有時間學習知識,所以現在要解決糧食問題,就是提高糧食產量,將更多勞動力從勞作中解放出來。
但是高產糧食難啊,沒有土豆,地瓜,雜交水稻這些高產作物,葉政難以讓全國老百姓都吃飽飯。
就在他邊思考糧食問題,邊看書時,系統的聲音再度傳來。
“叮,檢測到任務:抗梁援周,請宿主幫助乾軍抗擊梁軍,救援周國,檢測到宿主所需,任務獎勵為土豆。”
葉政聽到系統提示音,一臉懵逼,什么情況,抗梁援周?梁軍要借道攻魯他是知道的,但為什么是援周而不是援魯,周國可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梁王不至于會滅了周國吧?
想不通這個問題,索性就不想了,現在要想的是如何讓父王同意出兵。
正想著,一名太監進來對葉政說道:“太子殿下,大王派人過來請殿下前往御書房議事。”
“???”
“父王請我議事?”
葉政聞言,也是一驚,還沒到處理政務的時間啊,父王請他作甚?
“知道了,本太子這就去。”葉政也只能先去在說了。
片刻后,葉政來到了御書房,而此時御書房中的宮女太監們均已退下,但還有一人在與葉楚對飲。
而當葉政看清那人后也大為吃驚“大將軍?”
同時內心不由想到:為什么父王和大將軍議事要叫我?
而看到葉政震驚的樣子,葉楚笑了笑說道:“政兒,莫要吃驚,大將軍便是你這一階段的老師,你不久后要做的,就是隨大將軍出征,學習一下殺伐之道,作為大乾未來的王,光仁慈還不夠,你還要學會殺伐,而戰場就是最好的學習場所。”
而后葉楚頓了頓說道:“此次出征,目的便是幫助周國,抵抗梁軍!”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