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挑選與堅守
秦道眼神凝了一下,臉上浮現出些許的猶豫,對于秦政,他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決定。
對方剛剛犯下大錯,大秦和天云宗剛剛確立好關系,這個時候如果讓秦政參與到其中,豈不是給對方找不痛快。
但另一方面,大秦的祖制明確規定,除被貶為庶民的皇子,都有資格參與,他又不能違背。
思索再三后,秦道臉上的猶豫緩緩退散,沉聲說道:“準許秦政參加,不過他的封地不能改變,依舊是凜冬郡。”
說完以后,邁步離開大殿,留下諸多大臣議論不斷。
“凜冬那個鬼地方,怎么可能出政績,能夠安穩下來就不錯了?!?p> “聽說當初秦政選擇凜冬,還是他主動要求的?!?p> “犯下那樣的大錯,就算他不去凜冬,也沒什么好日子,不過這樣一來,也就相當于變相取締了他的參賽資格?!?p> “我聽說李家的公子好像跟秦政一起去了凜冬,不知道李老頭知道后,心情怎么樣?”
……
帝城李家
“你怎么看的,伯軒那小子不懂事,你這個當爹還不懂事嗎?”
“皇上明面上說秦政兩年內不準備返回帝城,其真實用意難道你不清楚嗎?”
當代家主李隆風滿臉怒容拍打著身下椅子的扶手,語氣暴怒的訓斥著跪在身前不遠處的中年男人。
從其話語里,不難聽出對方的身份,正是李伯軒嘴里的老爹。
李天恒很委屈,他已經足夠防范自家的小兔崽子了,沒想到還是被他偷溜了出去,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應該讓他學武。
“爹,伯軒他只是陪同秦政去凜冬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吧。”
“還沒什么大不了呢?我怎么就生了你這個兒子!”李隆風聽到自己兒子說話,臉色更加氣憤。
“太子選拔戰,這意味著什么你不是不知道,我們李家本可以借此機會更上一層樓,但伯軒這一舉動,卻把這個機會給親手丟掉了?!?p> 李天恒不說話了,他也不是個傻子,不然也不會把李家的生意開遍大秦。
他剛開始的心思都在應付老頭子的訓斥上,沒有深入思考,現在回過神來,頓時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他們李家現在在外界看來,只怕是已經綁在了秦政的戰車上,綁在一個毫無希望登臨帝位的廢材皇子身上。
“那現在改投門庭應該還來得及吧。”李天恒試探性的問道。
“你覺得其它幾位皇子會相信嗎,伯軒現在可還跟在秦道身邊呢?!崩盥★L沒好氣的說道。
“再等等吧,有紫璇在,我們李家的幫助對任何一個皇子來說,都是巨大的,等伯軒回來后,我們再入場?!?p> “只能這樣了,不過等伯軒回來,你一定把他給我看好了,別再整出什么幺蛾子出來。”
李天恒重重了點了點頭,他對于自家小兔崽子氣可是很大的,這次非要給對方一個深刻的教訓,不然都話,李家未來指不定就敗在他手上了。
……
和大虎分別后,秦政和李伯軒兩人一直都在埋頭趕路,遇到的城鎮也都是一些小城市,太子選拔戰的事情根本沒有流傳過來,所以兩人對此毫不知情。
直到兩人來到和凜冬毗鄰的木流郡主城時,方才從一些客商口中,得知了太子選拔戰開始的事情,而此時距離那天朝會已經過去了半月有余。
“太子選拔?”
秦政茫然的嘀咕道,他沒有從前身的記憶里找到任何關于這方面的線索,可看到周圍客商口若懸河的表述,他不知道該如何吐槽前身了。
身為一個太子,居然連自家國家的祖制都不了解,更何況還是這種和自家息息相關的事情,難怪會被人陰死。
秦政現在覺得,前身能夠在皇室之中活那么長時間,簡直就是一個奇跡,放在前世他所在的戰國,墳頭估計都被平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不過在翻看到第一任前身的記憶時,倒也生出了幾分理解,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能夠在亂世中稱雄。
這副身體的親生母親只是一個侍女,他爹秦道在還沒登上皇位時,就已經孕育出了他。
登基后的一場叛亂中,他娘為了保護他爹,不小心身受重傷,留下病根,沒過多久就離世了,而他也因此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立為了太子。
否則一無家族后臺,二無朝臣支持的秦政,是絕無半點可能當上太子的。
可俗話說的好,自古無情帝王家,這句話在這里一樣適用,甚至更為貼切,他爹的舊情只念了短短幾年,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或許是環境的影響,導致他的性格較為軟弱,使得軍人出事的秦道有些看不慣,而后意外附身的那個現代靈魂,性格同樣軟弱。
再加上他弟弟的那些母妃不斷的吹枕邊風,秦政在他爹心中基本上算得上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所以在秦政開口發配邊疆時,秦道想都沒想,直接就同意了。
“怎么了,政哥,難道你不知道嗎?”李伯軒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驚奇的問道。
看到秦政點頭承認,李伯軒臉上閃過一絲怪異,要知道每屆太子選拔戰都是皇朝津津樂道的事情。
雖然只是一些浮在明面上的事跡,但也足夠尋常人茶余飯后的閑談之資了。
而秦政作為皇子,更是前任太子,居然還沒普通人知道的多。
“笑什么,趕緊說。”秦政瞪了一眼捂嘴偷笑的李伯軒。
“好好好,我說,我說?!?p> “皇朝祖制中,太子選拔戰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流程,分別是挑選與堅守。”
“以前因為有政哥你的緣故,所以挑選流程直接被省略了,如果你能在太子之位上再多待兩年,或許能夠看到堅守,現在嘛,又要從挑選的過程重新開始?!?p> “挑選方法只有一個,貢獻!”
“每位皇子可以選擇大秦皇朝名下任何的郡縣,進行為期兩年的歷練,看看最后誰對皇朝的貢獻最大,誰就能坐上太子之位,簡單粗暴,而貢獻不足的直接取消競選資格?!?p> “挑選之后就是堅守了,貢獻足夠但沒有達到最大的皇子可以使用任何正當手段去挑戰太子,勝者成為新的太子,繼續面臨挑戰,如此循環往復,一直持續到登基前。”
“但縱觀皇朝歷史,一般挑選后的皇子最終都會成功登基,只有極個別的例外,因為每個通過篩選上位的皇子都會獲得莫大的權力,從而迅速拉開與其它皇子的差距。”
說這話的時候,李伯軒故意壓低了些許的聲音,這其中有些東西關系到皇朝隱秘,不能隨意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