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生的幫助下,我的病情漸漸平穩可控,壞情緒也一點點消散。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我終于回到了家。漫長而炎熱的暑假已接近尾聲,我收拾書包準備迎接高三生活,來到學校時卻驚訝地發現班級又換了一位班主任,就是數學教師馬為民。他年紀較大,國字臉,長得又高又壯,戴著眼鏡,不茍言笑,我們都非常怕他。
一天課間操之后,我和宋剛在操場上散步,我十分不解地問他:“我們怎么又換班主任了?之前的李老師不是一直很好嗎?”“唉,一言難盡啊,上學期你不在的時候,發生了兩件事。首先有一個女生追求李國良,又是寫信,又是送東西。可他不同意,于是那個人就故意整他。他忍無可忍,只能告訴老師。沒想到老師前腳把件事處理完,后腳就出了車禍。現在她應該出院了。”“怎么會這樣呀?老師對我們那么好,怎么會……”我一時不敢相信,那么好的老師怎么會遇到意外?不久前她幫助我們家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她是那么善良,富有愛心。她對我說過的話仿佛又一次在我耳邊響起,“現在醫學技術很發達,你媽媽一定會沒事。”我內心雖然悲痛但相信老師將來一定會好起來,重新站到講臺上,微笑著對我們說:“同學們,我回來了,你們有沒有想老師?”
上午最后一節是英語課,英語老師講了她和其他幾位老師去探望李老師的情形。那時李老師還躺在醫院的監護病房里,其他人不能入內,他們只能透過一扇玻璃看一看李老師。她躺在病床上臉上戴著呼吸面罩,手上掛著吊瓶,旁邊是各種儀器設備。見到同事們的到來,她拿出身旁的白板,用顫抖的手在上面寫下四個字“活著,真好!”然后舉給他們看,接著還做了個“OK”的手勢。那幾個字雖然歪歪扭扭,不好辨認,表達的卻是一個人對生命的渴望。“當時我就忍不住哭了。”英語老師說完拿掉眼鏡擦了擦眼淚。我們也都低頭沉默不語,希望李老師能早日康復,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回到學校。
九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我和宋剛以及李國良代表全班同學到李老師家看望她。她熱情地歡迎我們,“李老師,我們都很想念您,希望您快點好起來。”“好的,好孩子,感謝你們的祝福!”我看到她用雙手扶著沙發慢慢站起來。之后我把鮮花獻給她,她接過鮮花,招呼我們坐下,宋剛和李國良分別把果籃和雞蛋放在桌上。這是分別幾個月來第一次見到她,沒想到竟是在這樣的情景下,不禁眼眶泛紅,老師見此情景,張開雙手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她在我耳邊說:“孩子,別哭,我不是好好的嗎?”宋剛、李國良也和老師擁抱了一下。然后我們一起坐在沙發上聊天。電視里播放著當年的熱播劇。“孩子們,今天見到你們真高興,看到你們一個個都來看望老師,我感到很欣慰。”“老師,您的身體現在恢復的怎么樣了?”宋剛關心地問到。“現在恢復得差不多了,我是在一個十字路口準備過馬路時被一輛車速不快的摩托車撞倒,后腦勺著地,住了三個月的院。現在腦子里的瘀血基本消除了,再靜養一段時間應該就可以回學校教學了。”李老師輕聲答到。
“吃水果啊,孩子們!”李老師邀請我們吃桌上的水果,我們推辭一番,最后我拿起一根香蕉,他們倆各拿一個蘋果,我們一起吃起來。“現在是哪位老師帶咱們班班主任呀?”李老師不經意地問。“現在的班主任是教數學的馬為民老師,地理老師是一位男老師,叫馮龔。目前就這兩門課換了老師,其他課還是之前的老師教!”這次回答老師的是李國良。
我們看著時間差不多了,也不能一直叨擾老師,于是就起身告辭,老師要起身送我們,我們堅持不讓她送,讓她坐在沙發上休息。
從老師家出來,我們走在馬路邊,都選擇了沉默不語,誰也沒有說一句話。過了一會,為了打破沉悶的氣氛,我開口說道:“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仿佛昨天才入學,轉眼間我們就上高三了,你們想過以后學什么專業嗎?”“我想學醫,通過自己的努力治病救人,給更多人帶來希望!”李國良堅定的回答。“你呢,宋剛?”我問到。他沉默了一會,“我可能會選擇師范類專業吧,畢竟這個專業好就業,我家的條件你們也知道……”他沒有繼續說下去。宋剛的父母在他年幼時就離婚了,他被判給爸爸,這些年他爸一直在外地打工,實際上他跟姑姑和表弟一起生活,所以才想選擇一個務實的專業吧。“你將來想干什么?”李國良轉過身問我。“我從小對電影和文學感興趣,可能會選擇電影專業或者文學系。”“那我們就一起努力去實現我們的夢想吧!”宋剛說。“你說畢業以后我們還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在一起呢?”李國良突然傷感的問道。“我們將來可能會去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城市,但我們的友誼不會變,我會永遠記得和你們在一起的美好的時光。”我用雙手攬過他們的肩,邊走邊說。
看望老師之后的第二天,我們快速投入到緊張有序的高三生活中去。由于一下換了兩位老師,所以我們都要慢慢適應。馬老師對我們非常嚴厲,無論在教學還是班級管理方面,都井然有序。馮老師教學風格十分幽默,經常在課堂上把我們逗的哈哈大笑。我們每天很早來到教室,然后開始一天的學習。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課桌前堆著一摞小山似的資料,而且一天比一天高。黑板上的高考倒計時數字一天比一天少。無論什么時候走進教室,都有同學埋頭苦讀。晚自習放學后,有的同學依然在路燈下背書。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雖忙碌,卻很充實。時間如流水,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暮秋時節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籃球比賽,在這次比賽中,我和李國良默契配合,連續帶球過人,使我們班獲得了冠軍。比賽之后校長親自為我們頒發了獎狀和獎牌,還與我們合影留念。
那年冬天鷹市雪下的特別大,整個學校都被大雪覆蓋。所有人在下課的第一時間都沖到操場玩雪。我們打雪仗,有人用手團一個大雪球,然后舉起來遠遠向別人砸去,把別人打的踉踉蹌蹌,有的人則狠狠被砸了。七班班長鄭旭東還堆了一個大大的雪人,用兩根樹枝做胳膊,一個胡蘿卜當鼻子,還有一個“水桶帽”,那樣子真是十分滑稽,整個校園都回蕩著同學們爽朗的笑聲。
每天傍晚我們有半個小時觀看新聞的時間,記得那天在電視上看到科比退役的消息,我十分震驚,我們心中的大神,居然要退役了。李國良也很吃驚,之后我們一起聊了科比封神的名場面,以及他在世界籃球界的地位。第二天學校宣傳欄旁的小黑板上多了一副粉筆畫,那是科比張開雙臂的背影,球衣上寫著24號,下面用英語寫著“再見了,永遠的科比!”多年以后,我在手機上看到科比逝世的消息,感到十分惋惜,那可是我們的青春啊,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
高考前還有一件必做的事就是撕書和各種試卷,然后從樓上扔下去,這是我們學校“代代相傳”的傳統,好像這樣做就能舒一口氣,接下來的一切事情都會如愿以償。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我們終于迎來了最終的大考,我從容走進考場,穩定發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后來我被本地一所大學錄取,他們幾人都去了外地,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高考后,我們幾個聚在一起吃飯,我說到:“這座小城,以前嫌它太小,現在我們要分別了心里又舍不得,以后再見面就難了。”“是呀,我們終歸要長大,各奔東西。”潘云龍說到。利用暑假時間,我打工賺了一點錢,給自己積攢了一些學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迷惘,九十多年前,魯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不僅推動了新文化運動,也給那個年代的青年人指明了方向。新文化運動更是借著“民主”、“科學”兩面大旗,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既然你們選擇了這個專業,選擇走進文學的殿堂,就請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樹立遠大理想,并為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這是我大學第一堂課結束時聽到的內容,依稀記得那門課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而老師是周老師。
本以為考上了大學就可以萬事順遂,一切平安,但人生之路又哪有一帆風順之說。
2016年9月,我和全國所有大一新生一樣,拖著行李,背著書包來到鷹市學院。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由于剛剛步入大學,我異常興奮,對所有事物充滿了熱情與期待。拉著行李箱在學校到處“游蕩”,找報到處,老爸老媽則跟在后面。當時沒有任何一個人察覺到我剛剛穩定的情緒正悄然發生著變化,開始走向另一個極端,好像失衡的天平、搖擺的海盜船、萬米高空上的獨輪車……
我記得大學第一頓飯是和室友,也就是我下鋪石飛一起吃的。收拾完床鋪和桌子,他伸出手主動來和我打招呼:“你好,我叫石飛,以后我們就是上下鋪了,請多多關照!”“你好,你好,我叫楊磊,很高興認識你!”我們握了握手,然后我說:“差不多到晚飯時間了,我們一起去吃飯吧。”于是我們一起來到“第二餐廳”每人各買一包泡面,吃了起來。
當晚和我石飛一起來到教室,發現我們班絕大部分同學都是女生,全班僅有八位男生。不一會,一位女老師走進教室,她先點了一遍名,然后讓我們自由進行自我介紹。很多同學特別是女生都比較害羞,所以我第一個站起來走上講臺,向大家介紹自己:“大家好,我叫楊磊,來自鷹市六中。我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我的愛好是看電影、打籃球和乒乓球,我看過許多電影,最喜歡的電影是《肖申克的救贖》。最喜歡的演員是奧黛麗·赫本。謝謝大家!”
接下來大家陸陸續續上臺介紹自己,有的同學表現很好,有的同學看起來有點拘束。下課后我們就順著大路,在路燈的陪伴下走回宿舍。季節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秋風瑟瑟,使我在走回去的路上感覺些許涼意。
我們學校建在半山坡上,而我們宿舍則是學校最里面的一棟樓,換言之,我們宿舍樓后面就是群山。
我們幾個回到宿舍又熟悉了一下,除了石飛,我們宿舍還有謝鈺、張博文、武三思、薛冰。我們班另外兩個男生是王皓軒,郝峻易,他們被分到隔壁混合宿舍。
開學典禮先是升旗儀式,然后是校長講話、學生會主席講話、新生代表發言。之后我們進行了軍訓開幕式,包括軍訓長官發言、軍訓教官代表發言,最后此次大會在軍訓教官們的軍體拳表演和我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天空飄著幾朵云正好遮蓋太陽刺眼的光芒,腳下是軟軟的綠地,不遠處是紅色的塑膠跑道,離操場最近的學院就是我們文學院,再向遠望是連綿的群山。
開學典禮的下午,我們正式開始軍訓。我們是兩個班和成一個連。我們1班和2班組成了18連。下午第一個項目是疊被子,教官叫來兩個學生,用木板抬來一床被子,然后教我們怎么疊。看著教官疊好的“豆腐塊”,我們紛紛拍照。他說以后學校檢查都按這個標準來,達不到就扣寢室量化分。而第二個項目就是站軍姿。我們被隨機分成不同小組,每組八個人,面對面站著,從最簡單的開始做起。當我看到我對面的姑娘時,就覺得她長得好看。她有一對特別好看的酒窩,和一雙閃閃發亮的大眼睛,和她對視的感覺就像秋天的一片樹葉緩慢落在湖面上,讓人很舒服,她扎著馬尾辮,穿著一身軍訓裝。和她對視的一瞬間我想那大概是我18年以來第一次真正動心吧。此時腦海中就浮現出張愛玲說過的一句話:“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在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碰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原來你也在這里?'”
“嘟——18連全體同學回自己場地休息。”教官吹了口哨,發布了命令。于是我們一個個像蔫了的蔬菜一步步走回“營地”。我先喝了大半杯水。接著在人群中尋找剛才的女生。這時發現她是2班的,在交談中我得知她是鷹市八中畢業的。頓時我開心極了,因為我們都是本地人啊,我們可以有很多共同話題可以聊!
開學好幾天夜里都沒睡著,起初我以為是興奮是緣故,直到幾天后,我想辦法加到了她的qq號。從那天晚上開始我的思維就逐漸開始不能自控卻不自知,我躺在床上,從晚上八九點就開始想,滿腦子都是她的樣貌和名字—張迎。從怎么告白到買情侶裝,從拉著她在校園里吃好吃的到我們一起去全國旅行,甚至凌晨在手機上給她發了幾十條告白消息。“我以為”我遇到了愛情,我就一直沉溺在自己打造出來的夢幻世界中,忘記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