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多年計劃
“呵,李承乾那慫貨,若是最后我激他一把,還不肯把信拿出來呢。”
李泰一手端著酒,笑得很是放肆。
而對面,他的師父鄭林,同樣笑得猖狂。
“近幾年鄭家愈發勢弱,其余幾家步步緊逼,這本是鄭家最后的同歸于盡之法,而如今涌出來,效果相比會很好。”
和王家盧家這些不一樣,鄭家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艱難的瓶頸。
這個同歸于盡的計劃,還是鄭家上一代家提出的,就是為了防止鄭家若再找不到突破,被其他家主蠶食。
能夠一次波及到五姓七望所有的罪名,只能是造反這種重罪。
甚至這一次為了更可信,他們連自己都沒有放過,那被牽連的官員當中,有好幾位可都是他們鄭家的人。
這個計劃,讓他們完善了好幾年,剛提出來的時候李淵還是皇帝,所以自然是前隋余孽,而不是隱太子余孽。
所以,可想而知,這個計劃經過這么多年的計劃和準備,需要的證據都準備的相當充分。
甚至鄭家自己養了一伙兒,專門作為“前隋余孽”,只是如今涌出來,稍微修改了一下,將李恪和楊妃也牽扯了進來。
這樣的計劃,一旦啟動,后面的所有事情都按部就班。
之后,大理寺會根據他們留下的線索,自然而然的查到其他官員身上,此后幾月,這朝堂上定然是一片腥風血雨。
但,這是值得的。
這次一過,李恪有免死金牌,或許能夠保他一命,但絕無再重登朝堂的可能。
他還會因此記恨李承乾,兩人直接成為死仇。
而朝堂上,也會因為這次職位的空缺,開始提拔人才,各家又因為傷了元氣,爭不過早就準備的鄭家。
置之死地而后生,便是如此。
鄭佳已經是年邁的棋手,靠單純的謀略,已不是其他家族的對手。
唯一的辦法,便是掀了棋盤,重來一局!
“此計能成,還是多虧了鄭家幾十年來的準備。”
“李恪一走,李承乾絕不是我對手,太子之位肯定會落到我的手里。”
“等我登基,鄭家便是我最大的功臣。”
李泰洋洋得意,就仿佛太子之位已經捏在了他的手里一樣。
“那就現在這里,提前恭賀殿下了。”鄭林大笑數聲,舉杯慶賀。
……
一切正如他們的預料,籌備了好幾年的計劃,出錯的概率微乎其微。
事情發酵得很快,不過短短幾天時間,所牽連的官員就多達二十幾位,其中最高甚至涉及到了督御使,這可是正三品的大員。
如此猛烈的發展,李世民即便是意識到了背后有人在推波助瀾,但是事情已經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事情愈演愈烈,朝堂上的人也越來越少,整個大唐朝堂變得岌岌可危。
本就因為隱太子的事情,弄得朝堂上人數銳減,如今又碰到這事,幾乎要把朝堂都空出來了。
如此,兩月過去,經歷過最初動蕩的五姓七望,也開始聯手穩住局面。
鄭家是準備了數年不假,但在其他家族都聯合起來的時候,想要再繼續,已經顯得有些后繼無力了。
這畢竟不是原本的計劃,這本是用來同歸于盡的,在設想當中,那時候鄭家肯定已經到了燈枯油盡的時候,所以不計代價。
而現在鄭家還在,不計代價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察覺到其余家族開始聯手之后,鄭家也悄悄停止了暗中的推波助瀾。
事情發展到這里,李恪到底是不是要造反,已經不重要了。
整個朝堂已經被弄成了一堆爛攤子,可謂是建唐以來最為危險的時候。
而這一切的開始,便是李恪。
又是一月過去,這一月用以重整朝堂,一月的休整讓朝堂勉強能看了,想要恢復元氣,喜只怕還要不短時間。
足足三月時間,夏末秋起,連溫度都開始降了下來。
這三個月,李恪和楊妃,都是在大理寺監牢之中度過的。
期間除了李君羨來看了李恪幾次,就沒有其他人來了。
而今天,終于迎來了一個不一樣的客人。
大牢外,李君羨和長孫皇后結伴進入,獄卒打開了牢門,隨即被呵退。
長孫皇后見到李恪一身囚服,眼淚幾乎忍不住就要掉下來,滿眼的心疼。
“恪兒,這段時間,真是苦了你了。”
長孫皇后之上次看來,憔悴了不少,可想而知這段時間她該有多難受。
只是,李恪的反應卻顯得冷淡,只是恭敬的應了一句娘娘。
這般反應,讓長孫皇后伸出的手,生生的收了回去,嘴角多了幾分心酸的苦笑。
她明白,一定是因為整整三個月,她都沒有過來看一眼,所以李恪心里怪她。
但,她又能怎么辦呢。
事情到后來愈演愈烈,直接牽扯到了整個三審六部,除了李世民,誰還敢在這個時間點來看李恪?
李君羨是來了幾次,也正是因為這幾次,險些也將自己牽連了進去。
“恪兒,我知道你在怪我,我無話可說。”
“你可知這幾月的變化,前隋余孽之事牽連了三審六部,如此朝堂又空了一半,大唐朝廷岌岌可危。”
“你父皇心知背后有人推波助瀾,但他畢竟剛當上皇帝不足一年,無法阻止,如此前隨余孽盡數落網,他們一口咬定你和楊妃有勾結。”
“陛下不信,卻難以和朝堂和天下交代,剩下的大臣更是在王閔的帶領下,以朝堂威脅陛下。”
“陛下為了保住你的性命,不得不下令削去了你的皇子身份,將你變為平民,削去你大部分封地。”
“幸而陛下最終還是給你留了一些,大約五十畝地,陛下此舉實在是無可奈何,你若要怪,就怪為娘吧。”
長孫皇后的一番哭訴,也終于讓李恪動容。
他的確是怪長孫皇后為何沒有來看他,但聽到自己被關起來的這段時間,居然發生了這么多事情,才知道長孫皇后和李世民到底有多難做。
說不感動,那是假的。
“大娘,我怎么會怪你呢。”
李恪嘆息一聲,將手擦干凈,輕輕拭去長孫皇后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