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建造瓷窯
“我們不是,抓我們拿不到錢的。”小伙悲戚求饒,并述說起他的情況。
他們六人本是屠夫,因得罪官衙被抄家,家中又有老小,饑腸轆轆別無他法,只得落草為寇。
“爺我們是第一次干這不義之事,也沒想到這么倒霉會遇上您啊。”
“原來是屠夫,為什么不干些別的事?”
“這哪還有別的事可干?”
他們被抄家后無地無物,鄰近酒肆商鋪也不缺人手,他們哪怕有手有腳也找不到活兒。
“爺行行好,放過我們吧,我們這也是沒辦法的。”
“放了你們,你們接下來又打算如何?繼續(xù)搶其他人?”
小伙被那么一問,也答不上,除了搶,他們還能有其他茍且偷生的法子嗎?完全沒有。
“你們到底會不會造窯房?會的話,我給你們活。”
“我……我們不會。”小伙猛得撲上前抱住趙臨大腿,“大爺可不要嫌棄我們愚蠢,我們愿意學,不會也可以學。”
像溺水人抓住浮木,小伙意識到趙臨是那個扔木頭的人。
“行,我雇傭你們了。”趙臨需要的是有力氣的人,幾個大漢孔武有力不成問題,其后就與他們商量起月錢。
每月十文,包三頓,月休四天。
小伙聽得詫異連連:“您……您說的是真的嗎?”
“還有假嗎?”
“您真是我們的再生父母!我阿狗定為大人效犬馬之勞,死而后已!”小伙阿狗又哭了,把臉蹭在趙臨的脛衣上一把鼻涕一把淚,敢情把他的衣服當紙巾用?
一個時辰后,城外郊區(qū)荒地,方大娘受到委托正把大批石頭、土片運來,這都是建窯的材料。
“小臨,你看這些夠不夠?”
“還不夠。”
趙臨要建的是大窯池,目前的材料遠遠不足。
“爺爺,離這三里地有處石場,都是上好的建窯材料,我們可以去那里運。”說話之人是阿斌,之前在集市遇到賣瓷器的小販。回家后他就領(lǐng)著家中五口人奔來幫忙,積極得很。
就是被對方一句句爺爺叫著,好生奇怪。
“阿斌,先前就開個玩笑,你也別真叫我爺爺,叫我趙臨就好了。”
“爺爺這可不行啊,你養(yǎng)活我全家人,叫您老祖宗也不為過!”
“再叫爺爺我就攆你回家啦!”趙臨生氣了。見得他生氣,阿斌這榆木頭腦袋總算聰明了點不再亂叫。
但阿斌確實提了個好建議,趙臨讓方大娘前去勘察發(fā)現(xiàn)三里地外真有處石場。恰恰阿狗帶著他五個渾身橫肉的兄弟過來,這都是活生生的工具人啊,趙臨趕忙差遣阿狗和方大娘去運石料。
“臨,你想建什么樣的窯池。”阿斌問起,據(jù)他說,窯池種類造型繁多,以圓環(huán)型土窯最佳。
“我想建的是這個樣子。”趙臨取出一張圖紙,紙上被畫得鬼畫符般。
阿斌看后滿臉震撼:“這……這圖紙您哪來的。”
“我畫的。”
“臨大人您可真是天賦異稟,您這建窯之法十分新穎,用料獨特,使石頭和土片協(xié)調(diào)搭建,燒制出的瓷器將是上乘之品。”
外行人是看不懂這鬼畫符圖紙的精妙,阿斌燒窯十年一眼就看出圖紙中不凡之處,不由開始拍馬屁式的夸贊,畢竟趙臨才十四歲就能畫出五十歲燒窯工匠都想不出的窯池,不是天才是什么?
“啊哈哈,小意思小意思。”趙臨不好意思得回應,其實這圖紙哪是他畫的!是系統(tǒng)送的!
就在一盞茶前,系統(tǒng)祝賀他雇傭員工突破百人,送上窯池建設圖紙,他不過照著圖紙修改成阿斌這些古人能看懂的模樣罷了。
見阿斌對圖紙設計有如此高的贊嘆,趙臨就讓他們趕緊建造。
“這事我全權(quán)交給你了,有什么需要盡管告訴我。”
“好的臨大人,我這里也確實有需要的東西。”
建窯需土石、松菜、木炭,鐵器,前三種都容易獲得,唯獨鐵器不好取的。
秦朝的鐵鹽受到官府管制,平民想購得只能去【鹽鐵官】買,若是正常用量還好,像他們建窯池用得鐵遠遠超過正常需求,定會遭人盤查限制,搞不好還會被抓去坐大牢。
趙臨也頭疼了,不從鹽鐵官那里買鐵,那去哪里買?總不能讓他開個煉鋼廠吧?以他現(xiàn)在的科技水平還做不到這地步。
“臨大人,不如您找找大商賈林氏?”
大商賈林氏有特別門路從鹽鐵官處購入鹽鐵,購入后又高價售出,賺取差價。
經(jīng)阿斌介紹,趙臨來到陶顯城區(qū)的林氏大宅。
宅院恢宏高大,圍墻兩米,門外貔貅石像,兩壯碩家仆手拿長棍身姿挺拔。這林家不愧是縣內(nèi)第一商賈,真氣派。
“你好,小人趙臨想求見林公子。”
“你是誰?見我家公子干什么?”家仆見趙臨穿得如此窮酸,態(tài)度便十分不客氣。
“我是來做買賣的,有生意想見林公子。”
“買賣?不見不見,我家公子貴人事忙,哪是你這等小人物想見就見。”家仆不留情面要趕人走了。
趙臨是識做之人,給兩家仆各遞上一枚銅板。
收下銅板家仆們才答應通傳,不一會兒一家仆走出來道:“主人說不見。”
“不見?我可是有生意要做啊。”
“公子說了不見就不見。”
“大哥行行好幫我再問問看?”趙臨又塞了兩枚銅板。
家仆收下銅板,便是壓低聲音道:“小廝,我家公子就是嫌你的生意小,他只做大生意,接待的也是其他貴族豪商。”
“我的就是大生意啊。”
“多大?”
“我要千斤鐵器。”
家仆嚇得雙眼都要跳出來,他沒聽錯吧?
千斤鐵制品在現(xiàn)代是小數(shù)字,像些大鐵廠日出貨量可達百萬噸。但在秦朝,人均鐵器持有量不過一斤,一千斤絕對是大數(shù)字。
“小廝,你莫要開玩笑!否則我家公子怪罪下,我得挨板子的。”
“沒開玩笑,大哥你盡管通傳,有勞了。”趙臨又遞上兩枚銅板。
見得有錢拿,家仆心想著挨板子就挨板子吧,于是又回去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