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張揚的心情也好了起來,北方的冬天對于南方人無意是噩夢,更可怕的是伙食,畢竟食材并不豐富,前些天家里來了書信,自己的母親和春花一行人已經北上,張揚想想應該快到了。
張揚最近都在宮中當值,是董苒可以安排的,天子楊林時不時會他問一些事情,漸漸的和王福全也熟絡了,就連伙食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剛吃過午飯,張揚又被天子楊林給叫了過去,張揚發現這個皇帝是個奇葩,想到什么就會找人問,而且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時間,另外就是他是個工作狂,因為張揚發現他除了上朝大部分時間都在御書房。
張揚站在御案前,一直在等待,盡管已經來過很多次,但還是不太自然,大多數時間只能盯著自己的腳尖安靜的等待。
今天的氛圍沉悶而且壓抑,帶給張揚很不愉悅的心理預期。
楊林:“他們要求的太多了”。
張揚知道所謂的他們是誰,回了一句:“比失去神京還多嗎?”。
很快大殿又陷入沉默,楊林最近發現他完全搞不懂這個年輕人,良久,楊林又開口了,“秦王和武將們會有意見”。
張揚:“秦王沒辦法將北莽人趕走”。
楊林:“王兄一直很執拗,他認為自己可以,但是朝中卻又不同的聲音”。
張揚:“士大夫要臉,但是他們更想要安逸”。
楊林:“你小看了士大夫了,他們可不僅僅要安逸,有辦法讓讓秦王不反對嗎?”。
張揚:“他不會放棄反對,但是也不是真重要,讓他知道屈辱或許是好事”。
楊林:“上一次慘敗他似乎沒有汲取教訓,朕擔心以后他會更加偏執,而禁軍可能會和他一起走上不歸路”。
張揚:“有北莽在,暫時可能不會有大問題,秦王殿下還是識大體的”。
楊林:“他可沒想的那么簡單,他想要名正言順,朕需要防著他”。
張揚:“陛下只需要將大軍留在北邊,朝中的大臣就會讓他困在原地不能動彈”。
楊林:“但朕還需要這十萬禁軍”。
張揚:“不,陛下不需要十萬秦軍”。
楊林:“有王振在那就不是十萬秦軍”。
張揚:“但是他們也必須待在一起”。
楊林:“京城還有三萬世家軍隊”。
張揚:“這些是陛下的軍隊,神京以外的才是世家軍隊,或許陛下還有戍邊的武侯軍隊”。
王福全聽著這兩個人的對話,大氣也不敢出,這個十五歲還不到的小子,這是在和天子說話嗎?簡直是膽大至極。
“福全,你帶張愛卿去魏和哪里,讓魏和把朕的三千家奴交給他,這小子紙上談兵可以,就不知道是不是有真才實學”,天子楊林揮了揮手,讓他們出去。
張揚被王福全領了出去,王福全一直低著頭走路,完全沒有管張揚是否能跟上,他不明白皇帝怎么那么信任這小子。
上林苑,內衛軍的駐地,而此時這里已經沒有駐軍,除了少數戍衛皇宮,其他的內衛軍已經占據了禁軍的軍營,和三萬世家軍隊一起守衛皇城。
魏和這段時間的成果就全部在上林苑中,三千位太監,所有人都是他精挑細選的,張揚很快被王福全領到魏和的大帳中。
王福全開口說道:“陛下口諭,‘朕的三千家奴就交給張揚,魏和你好好配合這小子練兵,好讓這些人盡快能為朕所用’”。
魏和起身領命,然后繼續端坐在帥位上,并沒有招呼張揚的意思,他這樣也能理解,畢竟他是三品的大太監,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帝的心腹。
張揚:“魏總管似乎沒有聽到陛下的旨意?”。
魏和不為所動,開口說道:“聽到了,雜家會配合張大人的”。
張揚:“那從現在開始這大帳就是本官的軍帳,你坐了本官的位置”。
魏和冷冷看了一眼張揚,然后起身,讓出座位。
張揚走過去坐下來,對這魏和說道:“讓全部人員到校場集合,本官有話要說”。
魏和感覺別扭,但也很無奈,心里很是腹誹皇帝的決定,表面上卻有不敢說什么,起身直接出去了。
張揚心里明白,這算是趕鴨子上架,但是自己必須要做好,誰也不是天生的將領,練兵他沒經歷過,但是軍訓他前世參加的不少,初中、高中、大學都有參與。
看著黑壓壓的人群,張揚感覺一陣頭大,這什么玩意,天子的近侍怎么盡是些歪瓜裂棗,根本不像電視劇說看的那樣,一點東廠的威嚴都沒有。
看著站沒有站像的一群人,張揚拿著自制的小喇叭開始說話了:
“你們可能疑惑,你們來這里干嘛,你們是皇家的內侍,是伺候主子的家奴,這個疑惑本官現在就告訴你們”,張揚掃視了一遍,感覺他們正睜大眼睛看著自己。
“你們多數人出身低,曾經想過通過成為天子家奴混口飽飯或改變命運,但是現實卻狠狠的打了大家的臉,你們現在一輩子都低著頭走路,不論見到什么人都感覺低人一分”,見眾人有些疑惑,這不是很正常嗎?
“但今后不會了,你們的身份不再僅僅是天子家奴,而且還是天子鷹犬,你們今后除了對于皇權能夠低頭,對于任何權利你們都必須仰著頭,因為你們只有一個主子,那就是天子,誰也不值得你們低頭”,張揚這時候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像魏忠賢。
“陛下要的不是對于百官,對于勛貴也點頭哈腰的奴才,天子要的是能威懾天下,令百官、世家、勛貴心生恐懼的鷹犬,而本官可以告訴你們,今后勛貴、百官能擁有的,你們也能擁有,你們不僅能封侯,你們的親族也能成為勛貴”,張揚感覺點到為止即可,讓他們自己慢慢悟。
“而要想成為人上人,首先必須吃的苦中苦,不管以前你們伺候的主子是誰,你們現在的身份一樣,本官是奉了圣旨來的,你們的小命現在就在本官手中,本官無法交差是不介意拉幾個墊背的,現在收起你們懶散的心思”。
------------------------------------------------------------------------------------------
聽說皇帝答應北蠻的條件,秦王就吐血了,很快就在禁軍的眼皮子底下,一船船的金銀珠寶、糧食布匹就被拉到北岸,右丞相馬良代表皇帝與北莽大祭祀塔耶對天盟誓,歃血立約。
-------------------------------------------------------------------------------------------
當天張揚讓所有幡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站軍姿,張揚讓人搬了條案,就坐在校場上,寫訓練計劃,時不時抬頭看著校場的三千人,將站著不錯的人,直接叫出來,站在隊伍前列,好讓其他人看到什么是標準。
當天晚上張揚與魏和討論完訓練計劃后,就讓魏和將計劃遞交給天子楊林。
王朝的軍制,十個人為一小隊,百人為中隊,千人為大隊,每個隊都設置隊正、副隊正各一名,十個大隊為一營,設置營將和副將各一名。
沒有軍功不會授予朝廷正式官職,只以職銜稱呼,只有軍功累積足夠,才會授予勛爵,也就是朝廷承認的軍官。
官職分為郎官、校尉、指揮使、都指揮使,封號將軍、勛貴將軍。
郎官為九品和從九品,是中隊正和副中隊正勛職。
校尉為八品或從八品,是大隊正和副大隊正的勛職。
指揮使一般為七品或從七品,是營將和副將的勛職。
都指揮使一般為五品或從五品,一般執掌一只建制完整的軍隊,可以獨立稱軍,包括騎兵營、步兵營以及輜重營,人數兩萬從兩萬到三萬不等,兩萬的一般騎兵和輜重營只有半個營,會配備監軍一名、主簿若干。
正職一般會加一個正字代表是主官、副職一般會加一個協字代表是副官或軍隊人物不滿編時候的主官,如中隊正會被成為正郎官、副隊正會被稱為協郎官。
封號將軍包括從四品的武威將軍、四品的神威將軍,從三品的宣武將軍和三品的宣威將軍,不世襲。
勛貴將軍,一般指武侯將軍,只有鎮邊的將軍才會封侯,分為郡侯和國侯,國侯正二品、郡侯從二品。
皇帝會任性的指派某個親王或國公統兵,這些只是臨時指派,不是軍隊的常設職務。
張揚將人分成三個大隊,每個大隊設立十個中隊,每個中隊設立十個小隊,與魏和商量出正副隊正,然后上報給天子楊林。
張揚讓魏和按訓練計劃練兵,每天早上先站一個小時軍姿、然后是五公里,只有跑完的才可以吃早飯。
吃過早飯,繼續站軍姿,張揚則坐在條案后面設計幡子的服飾、制式兵器。
張揚將服飾畫了出來,向魏和征求意見,根據魏和的意見做了修改,一共三套服飾,分為常服、軍服和禮服,平時訓練、生活穿常服,演武穿軍服,接受檢閱或參與活動時穿禮服。
按照繡春刀的樣式,張揚將武器畫了出來,再配備一長一短兩把刀和一把弩箭,短刀能藏在靴子中,長刀則是騎馬時配備。
張揚還要求內務府打造各種奇奇怪怪的器械,用于輔助平時訓練,在上林苑開辟出一塊地方,構建四百米障礙。
第三天開始加上稍息、立正、左右轉等訓練,這一套一練就是十天,每個大隊都必須通過張揚的親自考核,只有考核通過才可以進行下一個科目訓練。
在此期間,除了張揚因為母親和春花的到來請假回去了一天,其他時間都住在上林苑,白天訓練,晚上上課。
第一個月上課內容就是識字,這些人大部分是文盲,畢竟都是窮苦人出身,張揚的要求是一個月之內能出五百個字。
分組以后,實行連坐制度,一個人拖后腿,全員受罰,十天一次考核,一個月一次大比,由張揚當裁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