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

賽米河畔

第十章:薩爾溫江淘金客

賽米河畔 作家4fBnKD 2265 2021-08-04 12:10:24

  雨,淅淅瀝瀝的下著。楊躍進一個人在火塘邊烤著玉米抽著旱煙。豬已經喂過了,也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可他一個人沒什么胃口,連晚飯都沒煮。烤熟的玉米他剝了一行放在嘴里慢慢的嚼著,目光呆滯的望著搖曳的火苗。本來一壺滿滿的水也不知道還剩多少,只是不停的往外噴著白汽。昏昏欲睡間好像聽到有人叫了聲“爹”。他起身走出廚房。看到兩個兒子打著雨傘已回到院子里。他快步走到院子里接下兒子的行李,把行李放好后又忙著雙手搶過兒子手中的雨傘。讓倆兒子在火塘邊坐下后把烤好的玉米棒一分為二遞給他們。他才手忙腳亂的開始煮飯,把淘好的米鍋往灶上一放,老楊又往水壺里加了一瓢冷水。兄弟倆烤著火,吃著焦香的烤玉米,等著米脹,等著水開。楊躍進同志吹著口哨,哼著小曲,心里不停的念叨著:“老天爺,你都知道我兒子要回來?特意下場晚邊雨讓雞早點進窩,阿彌陀佛,保佑保佑!”。黃昏時分,就著火塘邊,父子三人,一鍋香噴噴的米飯,一盆加了八角葉的雞湯。遠根兄弟倆買的勁酒老父親沒有開,而是開了春節張秋雪送的茅臺。樹根從未喝過酒,父親卻執意說,你都能掙錢養家了,是個小男子漢了也要學著喝一點。沒有觥籌交錯。父子三人或深,或淺,或咪一小口。身后,紅紅的炭火,還有那噴著白汽的水壺...。

  用了兩天時間,所需的木工都已經找好。也大多是楊家族里的長輩。因為聽遠根說東家已經把錢都準備好了大家的興致很高。第三天零晨三點,天還完全沒有一點亮。十個木工加上遠根兄弟倆坐上前一天包好的“藍箭”1041小貨車向緬甸出發。司機是經常跑緬甸的,對道路比較熟悉。越過邊境線都沒有像別人一樣繞很遠,只是花二十元錢從離國門不遠的一戶農民家的旱地里開過去。當天下午還沒到煮晚飯的時間,已經到了目的地。司機離開的時候,給遠根留了一個127開頭的呼機號,說需要包車傳呼他就可以,半個小時內一定回電話。知道楊樹根的老板是種香樵的,還要親自送楊樹根到香樵地里,那樣他還可以拉一車老香樵樹回家喂牛。

  建房子是一家人最重要的事。“動土”“破木”“立柱”“上梁”每一個節點都得有儀式。在“動土”“破木”兩個儀式后,楊遠根,十三個男工和東家的大女兒還有兩個趕騾子的長工,十七個人加四匹駝著工具,行李,鍋碗瓢盆的騾子,浩浩蕩蕩的向著薩爾溫江畔的原始森林里進發。大半天工夫才到安營扎寨的地方。卸了馬馱子,男人們抽煙休息的片刻間,就聽到對岸山崖上猴子的歡呼聲和烏鴉的啼叫聲。賽米河兩岸的人們對烏鴉很厭惡。認為烏鴉啼叫會有不好的事發生。趕騾子的長工有一個是年紀六十左右的老者,他是當地的苗族。看到木工們臉上的不愉快,用不太熟練的漢語解釋,這一帶是烏鴉的天堂,烏鴉啼叫是很正常的。還特別強調不能把肉掛在外面不然會被烏鴉偷吃掉。聽著他生硬的漢語,大家的心情也好起來。于是開始整場地,搭營房,三個表舅負責用竹子做水槽把水引到安營的地方。因為有東家的女兒一起生活,所以還得在營房最里面隔一個小間,廁所也得分男女。一切安排妥當,木工頭子帶著木工去巡山,趕騾子的兩個長工去割草放馬,楊遠根則跟著東家的女兒到江邊看看有沒有好的野菜。兩人沒走多久,看到離江岸不遠的一片茂密的龍竹林下搭著一個簡易的窩棚,一條小溪從窩棚下方流過,淡淡的青煙從窩棚里升起。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在小溪里收拾一條剁了頭尾的魚。看到有人走來,老人直起身子,招呼兩人到屋里坐。走近了才發現其實還是一間蓋得不錯的草房。墻是用竹篾編好再扶上泥巴,剛剛他們看到的只是草房的一個短斜面,另一個長的斜面隱在竹林里而且更高一些,是他睡覺的地方。老人已年過七十,老家是保山施甸的。老婆懷孕沒多久他就離家在外面,年輕時做過長工,也做過短工,也種過大煙。就是沒賺到過錢,后來聽說淘金有人發了財,他一淘就是三四十年。可除了能養活自己外沒有淘到過別人說的狗頭金,也沒有洗到過別人口中的紅寶石。遠根告訴他等伐木結束他們會回中國,要不要一起回去。老人搖了搖頭。除非有一天發大財了或者自己的孩子來接他,否則他無顏面對家人。他說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孫子都應該成家了。有沒有人記得他都是問題。遠根問他,一個人生病了怎么辦?他指著墻上的草根樹皮說,如果簡單的頭疼腦熱這些藥就可以了,要是很重的病自己沒辦法醫,他停了片刻像是自嘲的說,那就只有往江里一跳,干干凈凈一了百了。東家的女兒覺得有些難過,岔開話題問:“老人家,你的魚是怎么抓的?吃不完可以賣給我們!”老人回答是自己編魚籠用一點動物內臟誘捕的。這里魚很多,他只是想吃了捕一次。如果你們要吃的話明天早上來拿就行了,不用給錢,給點鹽就行。第二天,遠根和東家的女兒到來時,老人已經在殺魚了,一晚上就捕了十幾條,而且都是兩斤左右的鯉魚。東家女兒給他一袋鹽一塊臘肉和一小袋茶。還告訴他馬幫會幾天運木料回家一次,有什么需要可以到扎營的地方跟她們說。老人接過東西,從墻上拿下兩串用藤子串著的野辣椒交給遠根,說這個辣椒叫涮涮辣,非常辣不能吃太多,辣了也不能喝水,要不然水流到哪里就會辣到哪里。

  在山里的日子很簡單但生活卻豐富多彩。十幾個人中三個表舅會抓魚,剛開始是吃新鮮的,后來吃不完,東家女兒也學著曬魚干,不過因為天氣太熱變成了臭咸魚。年輕的小伙子吃不下,老點的男人卻說是另一種味道還挺下飯。也有幾個是會誘捕竹雞山雞。隔幾天也能吃上一頓山雞或野雞肉。楊遠根是負責記工時和算木方。偶爾也幫著東家女兒做做飯,或是幫一下木工頭子算一下數量。因為這一片樹林之前沒被砍伐過,大家的進度很快。東家每次看到好的木材運到家里也開心的把雞,鴨往山里帶。過了二十幾天的樣子,趕騾子的長工回到山上說讓大家休息一天,讓木工頭子殺雞獻一下山神。包括東家女兒在內,大家高興極了。男的不用干活,獻山神女的又不用做飯。因為在山上,一切儀式從簡。吃過飯卜過卦敬神儀式就算結束了,大家就在工棚里玩。愛捕魚的捕魚去了,會抓鳥的抓鳥去了。剩下的幾個在打牌。遠根拿一本書在讀給東家的女兒聽。沒一會兒工夫,捕魚的一個表舅跑回來讓大家去幫忙,說是一條牛順江而下被他們用藤子拴住了,人太少拖不上岸。于是幾個人都往江邊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大水牛弄到岸邊,這牛可能是從懸崖上摔下來的,前腿已經斷了所以才會順江漂了下來。大家幫忙在江邊把牛殺了,因為天氣熱無法保存,只割了四個腿剩下的又全部投到江里了。淘金的老人也來幫忙,他要了一塊里脊肉,牛肝和牛肺他也留下用來釣江鰍。接下來的幾天,早上大家起床眼睛都是睜不開的,得先摸到水里洗干凈眼睛再刷牙。東家的女兒還好,她知道太熱沒多吃。幾個年輕小伙,不光煮著吃,炒著吃,晚上睡之前還要烤著吃。加上沒什么佐料都是用辣椒做蘸水。那上火程度可想而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