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諾在偏殿內站了兩炷香的時間后,內侍終于帶著他去面見大唐至高掌權者李世民。只見這位大唐皇帝頭戴一頂翼善冠,身穿一套白練布裙襦常服,器宇軒昂,眼如點漆,意氣自若,一派淵渟岳峙帝王氣度。
“臣林一諾覲見陛下。”林一諾朝龍塌上的李世民行了個規規矩矩、標標準準的稽首禮。
“起。”李世民眼神若實質般地打量了一番林一諾,說道,“據奏報汝在嶺南驅走了瘧鬼,救百姓于水火,朕心甚喜,汝可有想要之物?”
“今次嶺南瘧鬼先有符師畫符驅之,本已羸弱,臣不過僥幸采得良藥,方才降之,并非臣一人之力,不敢貪功。”林一諾是初次接觸這位李二陛下,聽他聲音暗含氣勁,便知他是個一流的高手了。
想來也是,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這位李世民陛下親手打下來的,他一生鮮有敗績,不僅軍事才能突出,帝王之才一樣突出,無怪乎手下名將賢臣扎堆了。
“汝過謙矣,無論是汝還是那蘇家郎君,朕皆有賞。朕聽聞你這次是從嶺南北上的長安?一路可還太平?汝外祖身體如何?”
林一諾從容回道:“路上遇到一些宵小,不足掛齒。外祖如今不問世事,整日蒔花弄草,倒也悠閑。”
李世民陛下微微點頭:“如此便好。”
林一諾這才進入正題,說道:“此次奉家母之命北上獻禮,有一臺腳踏打谷機獻上,其可快速收割稻谷,節省農時。”
李世民聞言大感興趣:“哦,是怎么樣的?”
林一諾回稟道:“已遣馬車拉至殿外。”
李世民對一旁內侍道:“抬進來。”
“是。”
不多時,一臺腳踏打谷機便被抬了進來,放在地上。
李世民起身上前查看,詢問道:“此物如何用?”
林一諾解釋道:“打稻谷時用腳用力踩傳動踏板,手抓稻禾塞進快速滾動的打谷機中便可打落谷粒,比人力打谷快百倍不止。”
“好好好,農為國本,這正是大唐所需的好物件,你不錯。”李世民心情大悅。
林一諾隨即附上了腳踏打谷機的詳細圖紙,李世民接過一看,眼露精光,這個圖紙的畫法十分新鮮,遂問道:“這圖紙是誰畫的?”
“是臣。”
“看起來不似尋常畫法,這用的是什么筆墨?”
“炭筆。”
李世民回到龍塌上,心情很好地說道:“倒是別出心裁。”
林一諾繼續道:“臣還有一物獻上,可解大唐每年馬匹損耗。”
李世民眼中泛出異彩,沉聲道:“天子面前不可誑語,你可知道?”
林一諾微笑道:“臣知。”
李世民追問道:“那么,你說的是什么東西能解決馬匹損耗這個難題呢?”要知道今天朝堂上兵部跟戶部吵起來就是為了兵費,而兵費里面戰馬損耗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今,這個小小少年卻口出狂言,說要解決這個難題!
林一諾成竹在胸道:“請陛下與我到殿外一看,便知究竟。”
李世民霍然站了起來,心癢難耐道:“東西在外面?”
林一諾回稟:“就在殿外。”
李世民大踏步走出殿外,林一諾緊隨其后,只見殿外有一輛馬車和八匹駿馬。李世民將目光投向馬車,可馬車如今空空如也,實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別的物件。
他向林一諾投來疑問的目光,后者直接朝林家刀客使了個眼色,后者告了一聲罪,便上馬騎著馬“噠噠噠”地小跑了一圈。
李世民是何等樣高手,瞬間聽出了馬蹄聲的與眾不同,當即問道:“這幾匹馬踱步的聲音很清脆,不同尋常,但朕觀馬匹外形又頗為普通,并非寶馬,是什么緣故?”
林一諾恭敬回道:“陛下,因為我給這些駿馬穿上了‘鞋子’。”
“鞋子?”李世民實在是好奇極了。
而隨著林一諾話音落下,林家刀客配合地下馬,抬起一只馬蹄給李世民過目。
在馬蹄之上赫然有一條跟馬蹄形狀極為契合的鐵條釘在上面。
林一諾接著道:“陛下,這就是可解大唐每年馬匹損耗的辦法。”
李世民面色沉靜,完全看不出喜怒地道:“哦,你如何證明?”
林一諾道:“此八匹駿馬均是由我及家仆從嶺南騎來,路途足有一千八百多公里,然馬蹄毫無磨損。”
李世民奇道:“你中途未曾換馬?”
林一諾搖頭:“未曾。”
李世民沉默片刻,才道:“長途跋涉近2千公里,馬蹄真的無磨損?”
林一諾肯定道:“無磨損。”
李世民向一旁內侍使了個眼色,后者立刻上前仔仔細細看了幾匹馬的馬蹄,然后將觀察結果匯報給李二陛下,馬蹄果然完好無損。
“哈哈哈哈哈!”這下李世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當即忍不住縱聲大笑,“你很好,真的很好!化腐朽為神奇!千百年來這么簡單的事情居然沒有一個人想到。唉,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頗有乃父之風,我大唐之福啊!你,有功于社稷!”
這僅僅是一塊鐵塊嗎?這完全是金山銀海啊!每年因為馬蹄磨損不得不淘汰掉的馬匹消耗了多少國庫資金啊!但有了這個馬蹄鐵之后,這就再也不是事了!
林一諾不卑不亢道:“陛下過譽,臣愧不敢當,不過是喜歡些奇技淫巧罷了。以后若是馬兒的‘鞋子’磨損了,只管替它換雙新的便是,無須換馬。”
“果然是個能解決馬匹損耗的絕佳辦法,好好好!”李世民老懷甚慰道,“汝今年幾歲?”
林一諾回道:“十五歲。”
李世民親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比青雀還要小了四歲,如此年少,未來可期!這樣兩份重禮于國有功,朕要好好賞你,說罷,你想要什么?”
林一諾旋即施了一個禮,朗聲道:“臣忝為衛國公世子,無病無災至今已是邀天之幸,蓋追陛下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不敢邀功。”
李世民聽了他的話,深深看他一眼,言簡意賅道:“你,很好。衛國公有你這般世子,實乃幸事。”
這樣兩份大禮簡直就是送到了李世民的心坎上,比任何奇珍異寶都難得。尤其是馬蹄鐵,這樣東西對于大唐來說簡直太重要了,每年可以省下多少軍費啊!要多天才方能想出這樣的妙招呢?林無缺之子,果然非池中之物。
望著林一諾遠去的背影,李二陛下眼神復雜,但最終潑墨揮毫,寫下十個大字: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