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南陽一戰(zhàn)可定
“依末將愚見,正面攻打不成,不若分兵攻打。
嚴與三位將軍各領一軍,分別攻打一門。
黃巾賊寇人數遠少與于我軍,近日又飽受疲兵之計的困擾,分兵攻打之下定然有失。
倘若能攻克一門,秦太守,徐刺史及時增兵前支援,宛城定能收復!”
“正方此計甚好!”
秦頡聞言眸子一亮。
此計或可一試!
聽了李嚴的計謀,徐璆臉上甚是歡喜,不愧是自己帶來的人。
李嚴表現的越好,那他的臉上就越有光彩。
“秦太守、徐刺史!”
一名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的將領起身道:
“末將認為,李將軍之計還可再完善一二。”
“如何個完善法?益真且說與我等聽聽!”
秦頡本打算采用李嚴這個計策。
見周亮還有補充,心中十分寬慰。
如今聯軍不僅兵強馬壯,而且人才濟濟,他對收復宛城越發(fā)的有信心。
周亮朝謙和道:
“正如李將軍所說,我軍兵力遠勝宛城黃巾賊寇。
他們縱有城墻之利,但面對無休止的騷擾早已精疲力盡。
我軍四面攻打,若能攻下一門,可實施圍三放一之計,促使黃巾賊寇棄城逃跑。
秦太守、徐刺史只要派兵,在賊寇們逃跑的路上設伏。
到時候不僅能收復宛城,甚至能夠將黃巾賊寇打得潰不成軍,南陽一戰(zhàn)可定!”
南陽一戰(zhàn)可定?
諸將聽聞周亮的計策,無不眼前一亮,人人拍手稱贊。
這計謀確實要比四面攻打,更高一個層次。
連李嚴都為之折服,佩服周亮深謀遠慮,他不及也。
得到眾人稱贊,周亮不矜不伐,依舊保持著謙虛的態(tài)度。
泯然一笑,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他繼續(xù)補充道:
“秦太守顧慮馬元義,可派遣精銳之師,在他從長社回宛城的路上,設伏一波。”
秦頡點點頭,忍不住詢問:
“從長社回宛城有兩條路,我們該去哪條路設伏?”
他心里很清楚,雖然他們兵力在對方之上,但分兵埋伏劉毅,一來兵力有限,二來不一定能夠起到效果。
所以最好是集中兵力,一舉擊殺劉毅,以絕后患。
周亮成竹在胸道:
“末將所料不差的話,他們心急救援宛城,必定會走金仞峽。
此峽崖壁峭立、巖石眾多,易于藏兵設伏。
道路狹寬不一,若能在關鍵處設法困住劉毅,他便插翅難逃。
退一步來說,就算無法一舉擊殺劉毅,絕對能困住他們,甚至大敗他們。
為我們實施破城計劃,爭取更多時間。
即使最終他們脫困回到宛城,也已大勢已去……”
撕!
數道倒吸冷氣聲響起。
暗嘆周亮這招實在太絕了,思維縝密,做事滴水不漏。
“益真深謀遠慮,我等不及也。”
“周將軍此計若成宛城可期也!”
“周將軍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為營,運籌帷幄真乃我被楷模……”
本以為先前的計策已經很好了。
沒想到還能算計回援的劉毅一手。
這回收復宛城絕對穩(wěn)了!
以后一定要多向他請教兵法……
各種各樣的想法涌上眾人心頭。
這一刻,議事廳里的眾人,對周亮所言均是贊不絕口。
見自己的看法獲得大家的稱贊,周亮臉上也露出了一抹滿意的笑容。
眾人商討著針對宛城和劉毅的具體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則是李嚴能否帶兵攻取南門……
而這一切無論是堅守宛城的張曼成,亦或帶兵回援趕的劉毅皆不知情。
只是張曼成在守城時,發(fā)現漢軍士卒們的進攻突然發(fā)生了轉變。
不再集中兵力進攻南門。
轉而由李嚴、周亮、馬貞、張超四將,分別各領一軍,同時攻打四個城門。
讓他們守城的壓力倍增。
張曼成立刻抽調兵馬,安排手下趙弘、韓忠、孫夏三名得力大將,分別鎮(zhèn)守東、西、北三處城門。
最重要的南門則由他親自鎮(zhèn)守。
南門城頭。
張曼成面色凝重的站在一眾士卒之中。
抬眼望去,城外由遠及近,密密麻麻皆是漢軍士卒的身影。
猶如一股洪流朝著他們所在之處,席卷而來。
視覺效果十分震撼。
而這樣的景象卻在四個城外同時上演。
張曼成只稍微往東西兩個城門方向一看,就能看到城外成片成片的黑影。
不用想都知道,其它三個城門都在面對同樣的守城壓力。
此刻南門城頭之上,出現了一絲騷亂。
本就敵眾我寡,眼下漢軍分而攻之,對他們守城十分不利。
他們分到每個城門的兵力,不足五千人,而要面對的兵力都在一萬人左右。
這對他們都守城能力,是一次重大考驗。
劉毅不在。
張曼成只能挺身而出,不斷的給守城的士卒們打氣,不斷的鼓舞士氣。
“大家穩(wěn)住,我們有堅城固守,城高墻厚定不會讓他們攻進來的。”
“我們的援軍已經在趕回來的路上。
只要我們堅守住,援軍到來之日,便是我們勝利之時。”
秦頡聯軍來勢洶洶,對于宛城勢在必得。
事實上,張曼成對于能否守住宛城,心里也沒底。
不過他深知自己不僅要有信心,還要給這份傳遞給士卒。
讓他們看到勝利的希望!
如果自己的亂了神,必將極大影響手下士卒們的士氣。
一旦士氣低落,守城難度就越發(fā)困難。
張曼成沒有多余的想法。
他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守住宛城,等他回來。
絕對不能辜負劉毅對他的重托!
他已經做好死守的準備。
在他以身作則,帶頭守城的激勵下。
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氣,立刻提升了上來。
大家都堅信只要守住城門,最終的勝利必將屬于他們。
其余三處城門。
在趙弘、韓忠、孫夏三人的帶動下,人人都做好死守的準備。
很快那股黑色的洪流,很快就抵達四個城門之下。
只等進攻的號角吹響。
他們就會對宛城的四個城門,同時發(fā)動進攻。
每個城門上的黃巾士卒也都做好迎敵準備。
弓箭手彎弓搭箭,箭在弦上隨時待發(fā)。
負責操縱火油、滾石、檑木等物的士卒們,也已準備好各項事宜。
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有黃巾士卒手持兵械警戒,防備敵人沖上城頭。
除了這些部署之外,張曼成還單獨拿去一隊人馬,作為機動部隊。
哪里出現緊急狀況,便火速支援。
最后他還召集一批隨軍大夫,隨時救助士卒。
整個城頭之上,人人各就各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只等漢軍士卒攻城的到來。

夜終明
再次感謝ID:77715的大佬 大佬一次投79張推薦票瞬間把我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