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節目錄制的時限,蘇啟終于把給葉嵐準備的歌曲全部制作好了配樂。
提前預定好機票,同時手機上也傳來了另一個讓他無比高興的好消息。
歌曲銷售分成,和買斷費用一同打進了蘇啟的銀行卡中。
買斷費用三十萬,歌曲分成卻很少,因為之前并未簽署作曲家合同,走的是經紀人的分成,也就是葉嵐既得利益的百分之二十。
平臺抽走的百分之三十,公司運營成本百分之五十,葉嵐所得的稅前歌曲分成也不過兩百萬出頭。
《虞兮嘆》每次下載收費一元,如今虞兮嘆正火,新歌榜上下載量突破六百萬次。
而六百萬次下載,僅給葉嵐帶來了兩百萬的收益,這收益還要再扣稅,剩下的也就一百萬多萬而已。
而蘇啟得到的經紀人分成收入是二十七萬(稅后),加上買斷歌曲的版權費用,《虞兮嘆》一共為他帶來了五十七萬的總收益。
可真別以為隨便寫一首歌,就可以有幾千萬入賬。
如果真要是這樣,只怕圈子里隨便看見一個都是億萬富翁。
總得來說,買斷前期肯定要比分成的收益高。
葉嵐因為葉懷秋的關系,和公司的分成比很高,如果是一般藝人,這六百萬的總收益最后到手五十萬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公司的宣發、制作,這可都是要成本的。
一個娛樂公司,上下養活了幾千人,這些人的收入可都是靠著公司簽約藝人供養。
而且,也不是任何都可以唱一首歌就有六百萬次下載,這種標準只有一線的歌星藝人才能做到。
新歌榜首是天王周倫倫的新歌,兩千萬次付費下載。
在他之下,有四五名一線歌星,葉嵐能排進前十就已經算是萬幸。
要不是之前《虞兮嘆》爆紅,別說五百萬了,可能連五十萬都是妄談。
話題、輿論、熱度、炒作、風向......這些永遠是可以左右藝人“成績”的特殊手段,如果沒有大眾關注度,誰又知道他們的新作品?新歌發布?
還必須要感謝《歡樂秀》,沒有這檔節目,葉嵐很難走到現在這一步。
國民綜藝,哪怕日落西山,依舊有了難以匹及的大眾熟識度。
要是個沒人知道的新綜藝,成績能到十之二三,就已經算是萬幸了。
將自己的收入所得分出三十萬,打給家中的父母,并在電話中和他們安頓了幾句。
“爸,媽,我現在挺好,不用為我擔心,好好照顧自己。該吃吃,該喝喝,錢不夠找我要......”
父母永遠是世間最堅固的依靠,最溫暖的避風港。
“小啟啊,好好干,不要辜負人家給你發了這么多的薪水!”
“好的媽,我記下了。”
爸媽都是普通職工,一輩子見過最大的數額也就十幾萬,一下子被三十萬砸在頭上,不免有些精神恍惚。
大學畢業還不到半年,兒子就賺回來三十萬,往后呢?
蘇啟從小就很有主見,父母一直鼓勵和支持他,哪怕當年他一意孤行要報考最不適合他的京大作曲系,父母也沒有采取強硬態度阻止他,而是見勸服不了蘇啟后,站在蘇啟身后默默支持。
他們不想通過蘇啟,來達成他們的人生目標。路是自己走的,不是別人指的!
蘇爸:“誰說唱不了歌就不能寫歌,我兒子以后一定能成為著名作曲家!”
蘇媽:“你未來做什么職業媽都不在乎,早點結婚,爭取讓媽早早抱上孫子。趁著媽還年輕,多幫你帶兩年孩子。”
對于二老,蘇啟心中充滿了感激。
他們帶給自己第二條生命,并在自己前進路上,付出了自己所能,竭盡全力為他創造出可以容納夢想的方舟。
各類樂器的興趣班、補習班、大學四年學費、還有大學剛畢業,他在外租房吃飯的日常生活費......
如今自己有了能力,自然要回報二老,讓他們放下沉重的工作,享受生活快意人生。
“媽,別急著讓我找對象,您現在也不老,干嘛那么急著抱孫子?再說了,前些日子我可見到一則新聞,說是一位四十多歲的母親生下六胞胎。媽你今年還不到五十,干脆和我爸再努力一下,明年給我生個弟弟妹妹?”
“皮猴子,你現在膽子大了,連老娘都敢調侃是不是?三年內,你要是不把我未來兒媳婦帶回家,信不信老娘給你一周讓你相親二十次?”
“二十次?合著我早中晚三頓飯都要和不同的女人吃?”
“周末晚上不用,媽給你做飯吃。”
蘇啟苦著臉,卻不知電話另一頭,自己老爸早已笑得不成人形。
“媽,你這樣會失去你的好大兒!”
“沒事,有了孫子孫女,你這個好大兒愛去哪去哪,別堵在我面前礙眼。”
蘇媽有多彪悍?
當年蘇啟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被叫了家長。
蘇媽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指責班主任不作為,連自己的學生都管不好。
皮鞭燉肉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打贏了吃火鍋,打輸了吃烤肉,蘇家人打架不帶怕的!
揉著太陽穴將電話掛斷,蘇啟趴在床上,本來那股子興奮勁消散一空。
本以為賺了這么多錢,怎么著也能從老媽那討幾句贊賞,誰知道結果根本和他想的不一樣。
“我去哪給你變個兒媳婦?”
搞不清自家老媽的神仙思維,蘇啟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把心思全放在工作上。
相親?
老媽你怕是不知道,你兒有多優秀吧?
萬一那幫子娘們都看上他了怎么辦?
萬一沒看上......不可能!就不可能出現這個選項!
“蘇啟,開門!”
電話聲響,某位“藝人”,又跑來蹭飯了。
廚師蘇啟正式開始工作,四菜一湯端上桌,十分鐘解決戰斗。
“葉嵐,我做飯你洗碗!別一吃飽就癱在沙發上,跟個豬似的!”
“你才是豬!”
一聽到豬,葉嵐就忍不住炸毛,之前的陰影不時在腦海中回蕩,蘇啟那些“名言警句”,讓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大魔王”的恐懼中。
好不容易從恐懼中走出來,誰敢提豬她就和誰拼命!
當初為了激發葉嵐的斗志,蘇啟不僅是口頭上的折磨,甚至還編成了歌。
嗯......或者說專門為葉嵐定制了一首“豬之歌”。
聽得葉嵐那叫一個欲生欲死,恨不得跟他同歸于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