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鎮公墓陵園。
天色陰沉,烏云翻滾,雷聲轟隆遠去。
“又要下雨了。”
陳誠注視著愛妻墓碑,突然說了一句。
此時送葬儀式已經結束,公墓陵園中聚集的人群沉默散去。不時有熟識的人過來找陳誠表達歉意。但很快,這個原本就清冷的陵園又歸于沉寂。
荸薺庵住持覺悟大師在和庵內三個和尚收拾物什,這位大和尚前后忙碌了四天,原本寬厚面相也顯得憔悴起來。
“是啊,立秋了。一層秋雨一層涼吶。”
覺悟大師與陳誠并肩站立,也注視著好友舒晨的墓碑,回想起往日與二者的因緣際會,這位久經世事的大和尚也不免唏噓萬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阿彌陀佛。”
“大師傅的佛法修為日益漸深啊。”
陳誠卻笑道,他扭頭看向自己的兒子陳宗,道:“過去的就過去了,阿舒能平靜死去是我們最好的結局,我現在只希望我兒子能不受我們牽連而平安長大。”
他顯然話中有話。
覺悟大師領會了:“你決定好了?”
“是的。”
陳誠招手喊陳宗過來。
此時陵園只余他們三人,安靜異常。
陳誠看著眼前的兒子,這個十五歲的少年,臉龐堅毅,劍眉星目,棱角分明,嘴角的青須剛剛冒頭,身形還顯瘦削,卻已經長成一個帥小伙了。更別說吸收了自己這十多年的教導,思維邏輯和處事手段都很嫻熟,放在自己那個年代和國家里,恐怕也是一位優秀的……
“呵。”父親苦笑一下,打斷了自己的思維,以自己目前的所作所為,是怎么也回不到過去的。
他清了清嗓子,道:“兒子,過了今日,我就要離開這里了。”
陳宗一驚,正欲說話,卻被父親擺手打斷。
陳誠繼續道:“我的離開是和你媽媽商量好的,卻沒想到阿舒病情加重到了這個地步,所以我也一再耽擱,而明日必須啟程。近來我們家庭經濟水平也開始下降,東林鎮需要用到木匠手藝的地方越來越少了,所以我和你遠房親戚聯系了下,要去投奔到王國首都盛海市。你不用和我一起過去,算下時間你今年是中學三年級,明年會進行深造考試,我支持你參加這個考試,深造方向就選擇盛海吧,我會在那里等你。別的你不用擔心,我都安排好了。”
陳宗被一連串的信息沖擊得思維動蕩,一時不知該說什么好。
他明明還有很多東西很多疑惑要詢問父親,比如母親舒晨究竟是不是因為病情加重不治身亡的,比如母親遺物這個美夢牌收音機是什么東西,比如自己昨夜的夢,那白色的荒原,救自己的人……這么多的疑問如同一座山壓在陳宗心頭,讓他忍不住想找父親依賴,可是這個男人卻這個時候選擇離開。
他抿著嘴,倔強地看著父親。
陳誠心里一嘆,自己兒子有萬千疑問要問自己,自己又何嘗沒有千萬句話要告誡自己兒子?這位父親拍了拍兒子的肩頭,道:“要多想。”
陳宗直視自己的父親,他竟一下子聽懂了父親的言語含義。只是,現在的這個男人,和自己記憶中那個整天醉酒度日、醉意熏熏的男人,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阿彌陀佛。”
正在陳宗沉默時,覺悟大師道:“宗娃子,以后你就住在荸薺庵吧。”
“好好聽覺悟大師的。”
陳誠道。
三人又站立了一會,也離開了。
舒晨墓碑不遠處,幾顆松柏下面,轉出三個穿著正統黑色風衣、戴著長檐帽、神色冷峻的男人。
當頭一人正了正衣帽,問道:“都記下來了嗎?”
落后一步的兩人中一個趕緊答道:“局座,都記下了。沒有敏感的。”
局座不置可否地哼了一聲。
另一人小心翼翼道:“局座,就這么放他離開?”
“不放人走,還抓他不成?”局座嚴肅道:“你們到現在還沒弄清楚要點,你說,我為什么讓你們兩個持續監督這一家子這么多年?”
“局座,平民陳誠、平民舒晨二十年前遷居于東林鎮,之前住址在王國西部秣陵鎮,據查屬實,依據情報,二人屬于別國公民,身份偽造,另有姓名檔案,無屬實證據。另有情報,二人與通緝組織紅有關。另有情報,二人與世界暗面有關……”
“夠了。如果你們還只是停留在檔案記錄上面,那我對你們的培養就是白費了。”局座不耐道。
“局座,我們沒有發現與二人有異常接觸的情況。”
一人老老實實道。
“不錯。把眼光放在檔案外。”局座贊許道,又說:“此事暫放一邊,最近王國形勢有些異常,雨夜殺人狂莫名出現在這個東林鎮,他的仇人們也會千方百計混進來,礦場那邊又出現了動蕩,國王命令我們暗鴉稽查局彈壓此地,你們要多加強對暗面的監視,還要徹底掌握這個鎮子的動靜。”
“喏!”
二人恭敬行禮。
“記錄歸檔,散了。”
局座看向陳誠消失的方向,揉了揉緊皺的眉頭,轉身離開。
公墓陵園的這一幕無人看見,陳誠也對此一無所知。
此時三人正行走在鎮上,街道十分熱鬧。不過道路十分寬闊,三人也沒有被熱鬧的人群擁堵。
東林鎮久貧乍富,鎮長大興土建,翻修了鎮上所有建筑物和道路,鎮上的人都說有遠見。
“鎮上發生了什么?”
陳宗畢竟是個少年,心性活躍,連續三天待在清苦的家里,不知道鎮上是逢上了什么熱鬧事。
覺悟大師道:“悅來銀鋪岳群施主為慶父親六十大壽,并且自家銀鋪百年店慶,所以請了盛海戲班子和鋼鐵聯盟馬戲團,從昨天開始,會連續熱鬧一個月。這段日子會不清凈了。”
陳宗算了下,道:“悅來銀鋪沒有百年啊。”
陳誠哈哈大笑:“一家店鋪經營十年就是長久了,能經營三四十年,就可以說是百年老店,因為知道它跟腳的人都不能說話了。”
他又正色道:“這段時間,千萬注意安全。”
陳宗點頭。
他突然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但認真一想,東林鎮自發現煤礦后就逐漸成為王國東部區域的中心,四方旅人八方來客絡繹不絕,現在舉行這場盛事也只是一件尋常之事。
三人走著,不斷有人向覺悟大師致意。鎮子上沒有人不知道覺悟大師的。
好不容易回到家,就見到荸薺庵的一個和尚,法號仁海,大家都喊海師傅,等在陳宗家門口。
海師傅看到覺悟大師,就跑來說道:“師父,有一個外來和尚送了行狀帖子,要借寺掛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