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明萬歷帝國

第二十三章 吏部天官

大明萬歷帝國 槊定 2182 2021-07-08 21:34:43

  “皇爺,這是通政司新遞上來的奏疏。”

  內閣大臣走后,通政司幾十份奏梳就送到內閣,內閣看完以后,把奏疏送到司禮監,張宏和孫德勝抱著奏梳放到書案上。

  “這些奏梳都說了什么?”

  “皇爺,這些奏疏都是都察院和六科言官的,還是皇爺您親自御覽吧。”

  朱翊鈞感覺這些奏梳不簡單,打開一看才明白,為什么張宏和孫德勝不敢說。

  幾乎都是彈劾張居正,少部分是彈劾張四維。

  “臣,荊州推官魏允貞上疏:陳明有關時弊的四事。”

  “自居正竊取權柄,吏、兵二部升遷,授職須先報告他,所任用的都是與張居正有私交之人,今上應當與輔臣好好考察兩部的負責人,讓他們有自己管轄的事宜,使輔臣不要侵犯部臣的權力而謀取私利,部臣不能乘輔臣的空隙自行其私,則官風自會整肅。”

  “自張居正之子張嗣修得中殿試一甲第二,士林議論不止,科舉乃國之重器,豈可私受之,士林議論

  江西臨川湯顯祖因不受張居正所喜,兩科不中,科舉蹉跎,今上不得不警!”

  “請從今天開始輔臣子弟中了進士,等到離職后才允許參加廷試,或許可以使寵幸之門稍有杜絕。”

  “自從張居正討厭聽到正直的言論,每遇到科道員有空缺,都選擇才性便于利用,善于諂媚,迎逢之人授給,致使正當的言論聽不到了,從今開始考察,選任官吏時,今上應該嚴厲告誡有關部門,不要重蹈故轍。”

  “自從與俺答互市以后,邊備松弛。邊軍的月餉,克扣一半以充市場賞賜,又克扣另一半給達官要人,士兵無隔夜之糧,怎么能抵御邊寇呢?來自遼東的戰功,其到了令人驚異的程度,軍隊的聲譽日益振奮,而人口天天比過去有所減少,奏報失實,升遷出格,賞罰無章,何以能衛國?”

  “孫德勝,把魏允貞簡歷拿來,朕要一觀。”

  雖然魏允貞有些憤世嫉俗,彈劾確實說到點子上了,閣、部之爭由來已久,內閣有些時候確實侵占六部權利,特別是現在張居正任首輔,他領吏、兵二部,張四維領工部,張學顏領戶部,原來申時行領禮部,只有刑部沒有被侵占,這還是嚴清是個倔老頭的原因。

  哪怕張居正也要被嚴清懟。

  最重要是邊軍克扣軍餉,這在大明是常態,明年兵部幾百萬兩砸下去,邊軍戰斗力一般,全被各級軍官克扣了,特別是山西和遼東。

  朱翊鈞發現只有刑部權利沒有被內閣侵占。

  嚴清是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張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怎么說也是張居正的前輩,在大明官場,論資排輩是常態。

  “皇爺,這是魏允貞的簡歷。”

  魏允貞大名府南樂縣人,嘉靖二十一年生(今年三十七)萬歷五年進士,觀政后授職荊州推官。

  去年授的從六品推官,只是一個閑職,沒有實權。

  “現在幾時了?”

  “皇爺,已經酉時初刻了。”

  “召:吏部尚書王國光到西暖閣覲見。”

  朱翊鈞看魏允貞奏疏有些意思,讓他先去山西歷練下,光說不做假把式,先管理一府看看,把大同府交給他,看他能做出什么成績。

  趁著空閑朱翊鈞把大部分奏疏看了一遍,幾乎都是攻擊張居正的,甚至說山西災情就是張居正的責任,這些言官現在還不敢攻擊朱翊鈞。

  大明奏疏就這樣,先對你來一發人身攻擊,最后再說事,幾乎都是這些論調。

  這讓朱翊鈞想到了王安石變法,北宋一副《流民圖》把王安石拉下相位,現在山西災情,張居正也面臨王安石的困局。

  朱翊鈞可不是宋神宗,現在后宮也不是北宋的后宮,他在皇宮內有絕對的權利。

  “臣,吏部尚書王國光拜見今上!”

  “王卿快請坐。”

  “謝,今上!”

  王國光也是須發花白,今年已經六十八,萬歷五年由戶部尚書改任吏部尚書。

  “王卿編纂《會計錄》朕看過,這對大明是千秋之功,朕已下旨戶部,訂正卿所進書冊,編修成帙,此后全國通用。”

  王國光聽到朱翊鈞這么說,很是高興,古代官員最好名,能夠流芳百世,這對他們來說,比錢還重要:“編著《會計錄》乃臣應進之事,今上能一觀乃臣之榮幸。”

  “王愛卿休再謙虛,今個朕召你來,有事與你商議,現在山西官員裁撤幾十人,需要填補上去,朕有幾個名額,要讓愛卿舉薦。”

  朱翊鈞不想和內閣因為官員爭論,張居正等人這次肯定要舉薦自己人,朱翊鈞要拿下一個知府,還有一個知縣,讓王國光替他舉薦。

  朱翊鈞也知道王國光是張居正的人,現在朝野議論紛紛,沒有朱翊鈞替張居正說話,張居正很快就會下臺。

  山西災情這么嚴重,朱翊鈞只要把鍋扣在張居正頭上,各地彈劾的奏折,就會像雪片一樣,飛到京城中。

  聰明人不必多說,孫德勝把名單遞給王國光,后者很快放進袖子里。

  王國光已經六十八,現在還不祈求歸田園居,就是想摸到大學士的門檻,最后在內閣待一年,再回老家。

  位極人臣,最后留個好名聲,這是古代官員畢生夢想,朱翊鈞了解他們的心思。

  “孫德勝,命將作監打造一副眼鏡,盡快送到王愛卿府上,朕的愛卿公忠體國,要打造精良。”

  “皇爺,奴才領旨,打造完奴才親自送到王天官府上。”(吏部尚書雅稱天官)

  “老臣,謝今上!”

  “王愛卿退下吧。”朱翊鈞一擺手,王國光一拜,緩緩退著出西暖閣。

  小恩小惠對朱翊鈞來說不算什么,對這些老臣來說,很重要,說明今上一直記著他,說明他還受寵。

  朱翊鈞的名單王國光沒有反對,張居正也會給他個面子,利益交換再正常不過,明著是朱翊鈞派龐尚鵬到山西,朱翊鈞暗著讓魏允貞出任大同知府,從六品提拔到從五品,還有一個正七品知縣。

  山西布政司、都司這兩個大員由內閣舉薦,按察使由都察院舉薦。

  太原知府、潞安知府、遼州知州、雁門道等官員,幾乎被內閣、六部、九卿瓜分。

  這是官場潛規則,朱翊鈞也沒有這么多人可用。

  只要不是太過分,他都會睜一眼,閉一眼。

  “皇爺,錦衣衛報:海瑞已到京城外驛站,明天就到京城。”

  “朕知,告訴錦衣衛,保護好海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