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讓傳教士們看到巨大的利益之后,劉多寶就開始以神的名義提出自己的要求了。
“先生們,那個人除了讓我帶來這些東西外,還讓我給你們帶來一些其他的指示?!?p> 教士們現在已經毫不懷疑劉多寶是受神派遣為他們帶來福音的,一聽神還有指示都豎起了耳朵。
班安德忙說:“神虔誠的仆人們時刻等待聆聽他的聲音。請劉小哥宣布神諭?!?p> 劉多寶說:“那個人說椰穌會必須為加強東西方文化交流作出更大的努力。椰穌會應該邀請一些大明的優秀人物到歐洲游歷。邀請呂道長就會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那個人還讓我挑選了一些年輕人帶到這里,要椰穌會安排他們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術?!?p> “此外,那個人還說椰穌會應該要求教廷派遣那個叫什么名字的來著,啊,是伽利略到大明來參與文化交流。反正伽利略留在歐洲對教廷來說也是個麻煩,不如讓他到東方實現一些價值?!?p> 劉多寶一提伽利略的名字,班安德的臉色稍顯古怪。
像陸若漢這樣與歐洲音訊阻隔幾十年的傳教士也許對伽利略沒有什么感覺,可班安德卻因為要經常與教廷保持聯系,深知劉多寶所說一點兒都不錯。
這位很有名望的學者本來就因為宣傳日心說在1615年招來了羅馬宗/教裁判所的審判,但老先生卻不思悔改,從1619年開始又卷入了一場涉及廣泛的爭論中。在這場爭論中,他不只一次冒犯了椰穌會的人,讓本來和他關系不錯的椰穌會與他越來越走向決裂。
正如這個劉多寶所說,如果任由事態發展下去,伽利略對教廷和椰穌會終將成為一個麻煩。因為教廷不能無視“異端邪說”的存在,但時代變了,教廷又不好再像對待布魯諾一樣因為一個學者的學說就燒死他。何況現任教皇還曾是伽利略的朋友和粉絲,所以教廷對待伽利略的態度一直不好拿捏。
即使班安德這幾年來一直遠離歐洲也能預見到教廷今后會一直在如何對待伽利略的問題上很傷腦筋。
那么,以神的名義把伽利略派往大明,事實上放逐他,也許是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辦法。
這樣教廷既不用對伽利略采取激烈手段讓伽利略閉嘴,又可以做到眼不見為凈,還不傷面子,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實在是妙啊!
此時,他更加認定劉多寶確實是得到了神諭的。要不然連陸若漢他們這些歐洲人都未必知道伽利略的事,一個大明的孩童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說不通啊。
感到陸若漢等人都在等自己發話,他連忙說:“吾等自當遵從神的意志。前兩件事完全沒有問題,只是伽利略的事我需要寫信報告教廷,由教廷來決定。但我相信教廷也絕不會違逆神的意志。”
說到這里他想了一下繼續說道:“正好今年返航歐洲的船只還沒有出發?,F在我代表教廷正式前往歐洲進行,呃……文化交流,應該還能趕得上前往歐洲的船。”
劉多寶此時卻說:“班安德先生不必這么著急。那個人說希望呂道長的訪歐之旅不僅僅是一次浮光掠影的觀光,所以希望他先在濠鏡學習一些游歷歐洲必備的知識,比如說拉丁語。這樣呂道長才能真正的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而伽利略到達山/東的時間最好是后年?!?p> “這樣?。恳磺卸紝⒆駨纳竦囊庵尽D敲床恢袷欠駥δ切┠贻p人也有了安排?”班安德連忙問。
劉多寶說:“那個人希望他們學習航海,鐵匠,木匠,皮匠等各種技藝,但并沒有限定他們學習什么。我認為可以讓他們跟隨濠鏡現有的工匠學習,只要是學習與大明不同的技術就好?!?p> 這對椰穌會根本就不是難事,班安德立刻表示一切遵從神的安排。
然后劉多寶就開始提出自己的要求:“為了把玻璃運到濠鏡,我還需要一艘卡拉維爾帆船。我希望能有人為我培養船員,不但要讓他們掌握航海技術,還要能夠掌握戰斗技能,以便抵御海盜?!?p> 班安德與其他教士商議一番后說:“這個請放心。我們有最有經驗的船長,還有最勇敢的士兵。一定會為您培養符合您要求的船員。”
然后班安德說:“今晚為了歡迎你,并慶祝神的恩賜,我將舉行宴會,敬請您的光臨。我會邀請總督和濠鏡理事會人員參加,屆時我們可以詳談這些事情。”
陸若漢在請劉多寶和呂元貞先去赴宴后,又親自去碼頭邀請劉錦奎,并把黑珍珠號上面的眾人也安排好了食宿。這讓劉錦奎對自己這個兒子更加摸不透了。
葡萄牙濠鏡總督羅寶以及濠鏡理事會一眾成員接到了班安德的緊急邀請連忙來到圣保祿學院。早已激動得不能自已的班安德立刻向他們展示了神親手制作的鏡子。
這些虔誠的信徒連忙雙膝跪下,滿懷激動地親吻了兩面鏡子。
當班安德告訴他們劉多寶將提供神指定的玻璃用于制造鏡子時,這些人呼吸也粗重起來,眼睛里像是有熊熊火焰在燃燒。
他們是商人!立刻就從這面鏡子里看到了巨額的利潤。
此時歐洲的制鏡技術只主要壟斷在意大利、法國和波西米亞的大貴族手里。他們是葡萄牙人,很難從中分一杯羹。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大明出現了更加精致的鏡子,他們只要利用濠鏡的地理優勢把這些鏡子販運到南洋、莫臥兒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立刻就能有大把的利潤。
必須分一杯羹!
這是羅保和所有濠鏡理事會成員共同的心聲。
所以當班安德表示椰穌會很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買下劉多寶帶來的玻璃和藥品時,眾人立刻表示他們會捐贈或借款給椰穌會,只要求椰穌會允許他們參與和劉多寶的交易。
椰穌會的教士不是專業的商人,在商業方面的能力終歸有限。他們已經感到由于交易額巨大,劉多寶的要求也很多,椰穌會很難獨占與劉多寶的貿易,所以經過短暫的討論便與理事會達成了合作協議。
然后羅保等人便被介紹給了劉多寶和劉錦奎。
羅寶首先感謝了劉多寶把神的意旨帶到濠鏡,在一頓烤肉大餐之后,羅寶等人便進入了正題。
“親愛的劉小朋友,再次感謝你為我們帶來神認可的玻璃和神奇的藥品。我希望能和您進行長期的合作。不知道您每年能夠提供多少這樣的玻璃和藥品?”
劉多寶說:“治痢疾的藥品暫時每年只有這么多。玻璃和萬金油的生產不是問題,明年我可以制造一百塊這種四尺高的玻璃,以后可能還會增加產量。但是因為海盜的原因,我不確定能否把玻璃送到濠鏡?!?p> 羅寶先是承認劉多寶對海盜的擔心很有道理,然后又很樂觀地說:“相信這個問題很快就能解決。你們大明的皇帝正在向我們購買大泡,并且雇傭了一些軍人讓他們把大泡運往京城。我們會派遣陸若漢教士面見皇帝,他有很大的可能可以要求到在更多的口岸貿易的權利。那樣我們就可以直接派武裝商船運回您制造的玻璃?!?p> 什么?皇帝向葡萄牙人購買大泡?
劉多寶立刻就想起《碧血劍》里袁承志伏擊洋人炮隊的情節。
難道是這次?時間好像對不上啊?!
劉多寶不是歷史專家,對這一歷史細節并不熟悉。他決定既然不清楚也就不去想了。
不過他可是知道一直到大明滅亡,葡萄牙人也沒有取得在其他口岸的貿易權,所以他對羅寶的樂觀并不認同。
為了打消葡萄牙人不切實際的奢望,把葡萄牙人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船上,他決定要給羅寶狠狠潑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