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料的海船,三百兩銀子就賣了?連木料錢都不一定夠吧!
這是天上掉餡餅?還是開局發福利?
羅充國見劉多寶一臉蒙蔽便給他解釋起來。
原來此時極墨主要港口金家口就在鰲山衛的地盤兒上,鰲山衛的軍官們利用這近水樓臺的便利也做起了南方的海貿生意。可最近南方海盜鬧得厲害,極墨這邊又因為天時不好棉花、生絲減產,這些軍官們便準備轉作北方的毛皮生意。
正好前些日子白蓮教在萊陽起事,一個海商先被趁亂劫掠的毛賊搶了一次,又被比強盜還兇的官兵燒了房子,所以不得不把他新造的一條五百料鳥船賤賣。
沙船相比福船更適合在山東、江蘇沿岸和渤海中行駛,鰲山衛的軍官就低價買下了這條五百料沙船,原本那條已用了三年的四百料福船就成了雞肋。
“那艘船一共只用了三年,只要保養得好,再用三四年絕不成問題。”
劉多寶便問:“百戶大人為何不趁此機會擴大船隊規模,卻定要賣掉一條船呢?”
“呵呵,我等皆有官身,身不由己啊。不知哪一天便調離此地了,船多了未必是好事。”
羅充國說到此處便點到為止,但劉多寶已經聽明白了。
雖說衛所軍官流動性不大,但總有個萬一。這些軍官在鰲山衛做官的時候肯定可以罩得住自己的生意,可一旦他們被調到別處,那便人走茶涼。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所以這些軍官們無意擴大他們的生意規模也在情理之中。
見劉多寶接受了這個解釋,羅充國最后說:“這艘船上一應器具都是全的。雖然來陽,極墨剛剛遭受大亂,但給這艘船找個買家也不會太難。因為我與呂道長的交情,就三百兩賣給你。怎么樣?你若是有意這船便是你的了。”
劉多寶要是買艘新船且不說是否能在短時間內買到,光是裝備各種器具就需要很長時間。可劉多寶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所以買下這艘船真的很合適,何況這艘船還便宜得離譜呢。
于是劉多寶當即便答應下來。
羅充國說船就停在金家口,讓劉多寶盡快去驗看一下,然后便可交割。
這真是意外之喜。
誰知說完船的事,羅充國猶豫了一陣后又說:“你可知道南方海路上的海寇之事?”
劉多寶忙說:“愿聞其詳。”
羅崇國說:“現在從咱們這里到長江口一段相對還算太平。但繼續往南,海寇便多如牛毛。”
“如今那里大股的海寇有鄭一官,劉香,李魁奇等人,各有徒眾上萬,海船上百,甚至可以攻略閩浙沿岸,至于小股海寇則數不勝數,令人防不勝防。此外還有盤踞大元的紅毛夷也時常出來劫掠。”
“你與呂道長走海路南下,難免會遇到海寇,船上若是沒有些得用的兵器防備海寇是不成的。”
說到此處羅充國似乎下了決心,繼續說道:“你和呂道長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乘船南下,不如再加八十兩銀子,原來那船上的兩門小號佛郎機炮和幾支快銃便也給了你吧。”
啊?如驢貫耳的弗朗機炮啊!這位兄弟居然要賣給哥,難道哥今天踩狗屎了?
羅充國見劉多寶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還以為他嫌貴,便又接著說:“不要以為我獅子大開口。你要知道咱們大明各處自造的佛郎機炮雖然便宜,但打放之時不是容易泄氣就是容易炸裂。你自己招募的水手操練不熟,只怕還沒有打到敵人便先傷了自己人。”
“這兩門小炮卻是輾轉從佛郎機人那里得來的銅炮,只要依法打放便不會傷到自己。”
“此外,這兩門炮和快銃用的銃藥鉛子也一并算在這八十兩銀子中。我還要再讓人教會你的人如何打放,所以這八十兩銀子并不多。”
啊!居然還是原裝進口啊!還包教包會?看來這位羅百戶和呂元貞真的是好基友啊!
劉多寶感覺今天又被第二塊大餡餅砸中了。
他連忙說:“羅百戶,小子不是嫌貴,而是吃驚你肯把這種好東西送給小子。”
羅充國說:“我與呂道長意氣相投,實在不愿看他冒險。只是我知道他和你都是那種極有主見的人,別人是勸不動的。只希望你們能一路平安。”
然后羅充國又與劉多寶商議了些細節問題,并一再囑咐劉多寶要找嘴巴嚴實的人學習放銃。
買賣銃炮的事當然不能弄得盡人皆知。劉多寶自然是連連保證絕不會讓消息泄露出去。
羅,賈兩人又在華樓宮盤橫一日,與劉多寶聊了些天文地理便下山去了。呂元貞這時才問:“多寶這次來可是催問鏹水的事?那些鏹水我已經做出來了。”
劉多寶便說:“這次來卻不是為了鏹水,而是另有一件事。”
呂元貞便問:“是什么事?”
劉多寶便把請他代賣鏡子和玻璃的事說了,呂元貞聽得直皺眉頭。
不過他卻沒有拒絕劉多寶,而是說:“這等事情我不在行,請我師兄去反倒更合適。”
“我師兄與人打交道比我精明甚多,同樣的東西肯定能賣出更好的價錢。我這就與師兄說去。”
“不過,那衡王的眼界可不是一般的高,若是一般的物件他是看不上眼的。你那鏡子和玻璃真的舉世無雙?”
呂元貞有這樣的顧慮很正常,但當他看到劉多寶拿出的鏡子和玻璃樣品并講解了它們的優點后立刻就閉了嘴。
松山道人看到那兩件東西時也差點被晃瞎了眼睛。
劉多寶說這些玻璃無論賣多少錢,都給華樓宮一成的分成,松山道人立刻激動得兩眼冒出了綠光。不過松山道人卻不要錢,而是希望劉多寶將來能夠提供一些玻璃讓他把華樓宮幾處大殿的窗戶都裝上玻璃窗。
劉多寶對此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松山立刻表示他稍微安排一下華樓宮的事物就起身去清州。
劉多寶卻想讓小伙伴們出去見見世面,便以東西貴重為由要求松山帶上張興祖、王長海等人作為護衛。松山道人自無不可,于是雙方約定三天后松山道人到柳灣村取貨,然后帶著小伙伴出發。
張興祖他們幾個被指派去青洲府的小伙伴終于有了見世面的機會,樂得嘴都咧到了耳根子。
此事辦完,劉多寶就離開華樓宮。不過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繞了個彎兒,來到深山中一個叫快活寨的村子。
這個村子在官府那里是不存在的,就是一群因為交不起賦稅還不起高利貸等原因逃入山中的百姓聚居形成的村落。
山中土地貧瘠,人更難生活。但只要沒有官府來收稅,這里的人便十分滿足,因此自稱此地為快活寨。十幾年來這里居然也聚集了百十戶人家。
前幾年劉多寶和小伙伴們走到此地,給好幾個快活寨的人治好了病,又傳授了他們種植藥材的知識。此后快活寨便多了一門維持生計之道,寨子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因此寨中諸人都把劉多寶看得像神明一般。
劉多寶每次到快活寨都會受到最熱烈的歡迎,這次也不例外。
他和小伙伴們剛一露面就被快活寨放哨的孩子們發現了。這些孩子立刻用呼哨招來更多的孩子,一起簇擁著劉多寶他們進入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