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位有固定和隨運而轉兩種。按固定而言,地盤的巽宮,就是文昌位。巽在東南角,在此角讀書,可以得文昌之輔。按宅性而言,坤宅,巽位得四一同宮。如果立二運坤艮向,巽位得四四一,文昌星還宮復位。同時,坎位亦得一一四,文章魁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所以,二運得坤宅的人,家中必有著名人才出世。艮宅,坎位得一四同宮。如果立八運艮山坤向,坎位得一一四,文章魁星還宮重位。同時,巽宮亦得四四一,文昌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人也很有利。按隨運轉變的方法去找尋一四同宮,也不困難,各個山向之宅,都有文昌位,只是組合有些不同而已。
八煞黃泉水法
水法是指風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山水調整的操作方法,主要是根據羅盤二十四山來推定吉兇。“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此詩明確了楊公風水八卦先后相配之要訣。又如:“八煞黃泉水法”,“救貧黃泉水法”,“九星水法”;詩云:“壬山滄滄水云囗,龍碓磨坊一同尋,囗囗有路人吊死,若有圓墩食藥人,囗囗有樹頭上枝,囗囗有橋出仙人,囗囗有石高照破,兩宮相會破家庭。”,“羊刃祿堂水法”則云:“羊刃來水見花休,水流疾病產下憂……”。楊公水法是楊公風水的精華之所在。
研究原則
科學風水學就是以古典堪輿風水學為基礎,結合現代多學科科學相關學科進行最佳地理位置選擇和布置的學說。
1.整體系統原則
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2.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采取適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筑適宜于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3.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采摘果實相適應。
4.觀形察勢原則
“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系人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
只要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一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兇,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速,就可知身體的一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察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無后顧之憂,而后福乃大。
5.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學思想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也證明這是科學的。有的風水師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層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6.水質分析原則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
7.坐北朝南原則
東方位于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陽光。陽光對人的好處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房比北房的溫度高1-2度;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D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預防佝僂病;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采光,還為了避北風。東方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甲骨卜辭有測風的記載。《律書》云:“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一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
8.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盡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
適中的另一層意思是居中,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中軸線的東西兩邊有建筑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
9.順乘生氣原則
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氣,水得之于氣,人得之于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于氣。因此,風水講窮有氣則生,無氣則亡。
風水理論指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作順乘生氣。
只有得到生氣的滾滾,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
10.改造風水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為自己服務,有彖曰: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面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人們只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
風水學權威認為,東方流行的風水學的核心是全面考慮,綜合分析,統籌兼顧,主要有十個方面的內容。
一、觀天
宇宙星體對人的作用。古代中國人民十分注重太陽月亮星宿對人類的影響,在風水上主要表現在采光、立向、選日方面。
元運年月日時四季,都是由天星循環所形成的,所以天體的運動對人的影響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所謂堪輿,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萬物。觀察天,了解天,天光上臨,地德下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據天星來選擇風水地也就成了風水學中最原始的最基礎的學問了。
根據星空的現象來預測人世的休咎,這也是風水學中一種很重要的方法。
七政四余,輪流當值。天星在時間上也有一系列的程式,這主要表現在天星演禽日課上。
二、辨質
風、水、地的質,對人的作用。這是風水學的基礎。風為人呼吸的空氣,水為人吃的水,源頭水,土為種莊稼的土、穴位中的土。因為空氣、水、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如果風質不好、水質不好、土質不好則會造成生物不好,引人發病,致人生災,我想這是誰也不會否認的。
古代風水師主要有望氣聞氣等方法以測定空氣質量,品水養魚等方法以測定水的質量,捏土嘗土等方法以測定土的質量。
雪心賦云: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據目測定風水土的質量的方法之一。
三、察形
風水地的形貌情意對人的作用。這里所指的風,既是空氣,也是空間。水,是由水積累而成的溝渠溪流,江河湖海。地,是由土積累而成的山崗嶺脈。后來風水學家把陰陽宅所在位置,穴位后面有直接聯系的山脈稱之為龍,其他的山崗稱之為砂。
人類在繁衍生息,治國安民,行軍打仗的過程中,發現觀察天象,勘察地貌,了解地形,分辨地質非常的重要,關系到人類的存亡興衰,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仗的成功失敗,于是就形成了風水學的原始理論---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