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
農耕在這個時代是重中之重,沒有什么事情比這一件更重要的了,所以歷來帝王都特別重視春龍節。
再者去年的收成不好,算是個十分糟糕的年景,所以今年的親耕大典更顯得格外地重要。朝廷早在元宵前后就已經預備著了,皇帝還特意在親耕前,先到豐澤園前的演耕地里練習了一番,以免親耕時生疏。
按照慣例到了正式親耕之日,一大早,皇帝就著禮服,乘輿前往城南的先農壇。在行過祭享先農等禮儀后,皇帝換上農服,親自來到觀耕臺前的籍田里,面南站立,戶部尚書跪進耒,京兆尹跪進鞭,皇帝右手秉耒,左手執鞭,前面耄老二人牽牛,旁有農夫二人扶犁,后面順天府丞拜著青箱,戶部侍郎負責播種,在禮部、太常寺、鑾儀衛的六位堂官導引護駕下,在一片鼓樂贊歌聲中,往返三個來回,便完成了“三推三返”的親耕禮。而教坊司的“優人”們則裝扮成風、雷、雨、土地諸位神仙,表示天真護佑,風調雨順。
但這次皇帝為了今年是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特意增加了項目。
他讓各地五品以上官員提前三日進京,并在親耕典禮之前的一天帶領后妃、全體的皇子公主、皇親國戚以及五品以上的官員一同到保國寺上香祈福。
就在各地官員到達京中的這一天,皇帝在太極宮舉辦了空前盛大的歡迎宴,這還是本朝頭一次為迎接臣子舉辦的迎接宴會。所以有幸參加的官員都感激涕零深感三生有幸!
當然這也充分彰顯出了皇帝對此次親耕大典的重視程度以及對今年收成的期盼。
宴會當晚駱辰星作為定北侯府掛名的世子自然是要參加的。她一身貴氣十足的紫色公服,打扮得貴氣逼人。被手拄龍頭拐杖的大長公主牽著入了殿,身側是她的母親——風華絕代的定北侯府的當家主母楚靖瑤。扶著楚靖瑤的是駱家五郎,而舅父楚修然和表兄楚君析則早早被皇帝請進宮作為皇帝的客人跟著皇帝進殿的。
宮宴開始后沒多久,駱辰星就離開了自己的席位跑到了尚陽郡主和蘇喬伊的席邊三人擠在一起坐了。其他年少的公子姑娘們也早都離席找自己相好的伙伴玩兒去了。
這個年由于各種的緣由大伙兒都沒過好,難得遇到這么個喜慶放松的日子,別說孩子們了就是年長些的大人早都憋不住了,雖沒離席扎堆但也都紛紛三三倆倆的與就近的同僚相談甚歡呢。
皇帝見此景象也十分歡喜,與一旁的長輩、后妃們拉著家常。
“賢王殿下到!”
駱辰星循聲望向門口,只見多日未見的莫璟白一身銀灰色朝服,頭戴紫金冠俊逸無雙。在人們驚艷傾慕的注視下大步走了進來,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人群的駱辰星,朝她眨了眨眼便徑直走到大殿中央跪了下來。
“兒臣來遲了望父皇恕罪!”
皇帝看著兒子很是開心,“皇兒何故來這么晚啊?”
“回父皇,兒臣率軍民在京郊各處種植作物,終于取得了成效,種出了土豆、番薯等作物,為了等土豆成熟才晚了些。兒臣昨日挖了兩車土豆,一擔番薯和二十斤花生星夜兼程趕來獻給父皇,給親耕大典添個彩。”
此言一出四座俱驚,很多人甚至都沒聽說過這些作物名稱。只有少數參加過西征的將領兩眼放光,紛紛將目光放在了賢王身上,只有莫璟宥將注意力放在了一臉欣慰望著賢王的駱辰星身上。
“哦?帶上來讓朕看看!”
賢王朝后一個招手,身后的太監一聲長長的傳唱,薯類作物和花生就這樣濃墨重彩地登上了大燚的歷史舞臺。這一刻也成了改變大燚未來的關鍵時刻,通過史官們的筆讓后世的人們久久傳唱。
當皇帝見到那些圓滾滾的薯類作物并親自平常之后激動得險些掉淚。
“口感綿密香甜,有了此物我大燚的子民再也不怕餓肚子了。璟白,你功在千秋,好樣的!”
“福安,愣著做什么快將這些都做熟了分給各位臣工,讓他們也嘗嘗。”皇帝是當真高興。
福安也跟著激動起來,嘴里應著親自帶著人下去忙活了。
皇帝在轉身的那刻看到莫璟白,招手對他喊:“璟白,來來來,到父皇身邊來,好好跟父皇說說你是怎么找到此物又是怎么種出這些個東西的。”
目睹一切的臣工和后妃們開始各懷心思,擔憂的、高興的各種神色都有,因為他們清楚從此往后那個恬淡無爭、只鐘情于樂理山水的賢王恐怕再也不能被小瞧了。無論他想或者不想,經此一事他再也不可能做一個與世無爭的逍遙王爺了。
果然后妃們看向賢王母妃德妃的眼神都變了。楚王還好他向來沉穩冷靜,泰山崩于頂面不改色,可淳王莫璟泫的臉色就十分精彩了。
就在眾人心里千轉百回時賢王突然跪地稟報道:“兒臣不敢居功!稟父皇,這些作物能順利種成并非兒臣一人之功。種子都是北辰郡主派人不遠萬里地從云中挑來的,也是他們一路指導幫助才有了今日的成果。整個過程所需人力物力巨大,困難重重皆是五弟從旁協助,他甚至變賣了私產,并將府中一半的奴仆、手下的兵丁都派了來幫忙。如此多人的心血才有了今日的成果,兒臣怎敢一人領受?”
“你說的可都是實話?”
“兒臣絕不敢有半句虛言!”
“好!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好孩子,你們都是朕的好兒子!”
“璟宥,你也過來。還有北辰郡主,你們三人聽旨!”
蘇雪瑤和蘇喬伊連忙拉著駱辰星給她整了整儀容,然后興高采烈地將推了出去。她滿臉含笑地朝著殿堂中央的男子走去,站在了他的身邊。莫璟宥緊隨其后,她又被莫名其妙地夾在了兩人中間。
莫璟宥今日穿的是一件深藍色的滿繡錦袍,與身旁一身紫衣的女子意外地般配。再往女子右側看,一身銀灰紫冠的賢王長身玉立面如冠玉,與她也很和諧,總之俊男美女的組合怎么看怎么養眼,這倒讓吃瓜的一眾閑人犯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