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八章 偶遇
江嫻一問才知,這個朝代,下水乃富貴人才吃得起的東西。
王屠夫一邊砍骨頭一邊跟她嘮嗑:“小嫻啊,你有所不知,其實幾年前下水真不貴,好多地方都沒人要。結果有個叫湯萬香的名廚,弄出一道什么‘豚三十八’,將豬眼睛豬內臟做出三十八種吃法,鮮掉舌頭,風靡京城。”王屠夫擦了擦身上的汗,又說,“恰好湯萬香東家去世,湯萬香為東家祈福,公布了‘豚三十八’的菜譜,餐館酒樓紛紛效仿,下水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
“原來如此……”
江嫻又跟王屠夫聊了會兒,臨走時,王屠夫還送了她一根棒骨。
江嫻回去熬了一鍋香氣四溢的蘿卜湯,跟孟阿婆食了,還是不死心。
她問:“阿婆,這里豆腐貴不貴?”
孟阿婆說:“尋常玩意兒,不值錢。”
“糖葫蘆?”
“小孩子才吃。”
“泡菜酸菜?”
“家家戶戶都有缸子。”孟阿婆說到此處,指了指角落的陶缸,“這些日子你不是天天都在吃么?”
江嫻頓時懨了。
晚上,她躺在草席墊上輾轉反側。天氣暖和,蚊蟲便多起來了,這里沒有防蚊液,江嫻被叮得睡不著。
來這里快半個月了,平心而論,江嫻很喜歡這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鄉村生活。
可是經濟拮據,日子一直苦哈哈的。
她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屋子不漏雨,頓頓有肉,粥里有米,衣衫沒有各色補丁。
孟阿婆對她很好,她感激孟阿婆在她最茫然的時候伸出援手,她不想白吃白喝,讓一個老人養著。她想憑借自己知識,讓孟阿婆晚年過上優渥的生活。
江嫻瘋狂搜刮腦海里知道的種田劇本。
挖掘名貴藥材?她對中藥一竅不通;山上零成本采野菜蘑菇?她不認識野菜蘑菇,毒死人完蛋;肥皂蠟燭造玻璃?一個不會。
江嫻耳畔圍著嗡嗡嗡的蚊子,在冥思苦想中睡去。
她沒有就此挫敗,反而到處尋找致富商機。事實上證明古代的勞動人民并不愚笨,無論哪一樣,人家都比她這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做更好。
這一日,江嫻端著一盆臟衣去門口溪邊清洗。
她將皂角葉揉出的黏稠汁水弄在臟污處,有搭沒搭地搓著。
細密的泡沫在如蔥削的指尖泛著七彩的光,襯得一雙手如玉雕就。
溪水潺潺,魚游石上,分明是幕寧靜的美景,江嫻卻忍不住想,這魚好不好吃能不能廣泛養殖賣出好價錢……
忽然,小溪對面的樹冠一陣窸窸窣窣,隱約傳來咯咯笑聲。
江嫻下意識循聲望去,只見高高的樹上忽然掉下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沒等她看清男童長相,又從枝椏跳下來一名身穿灰白文衫的年輕男子。
男子飛快地看了眼江嫻,霎時臉色通紅。
他窘迫地交握雙手,語氣怪罪,“說了不來了,你非要我來……”
隔著小溪,男童瞪大烏溜溜的眼睛,指著江嫻說:“表哥,你看她。之前王嬸子她們說孟婆婆家里來了個仙女,我還不信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