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一章 自封
這么長時間,劉桓足以動用關系潛逃離京。
晉王派人四處搜查,一無所獲。
京城里整日士兵來回巡邏,百姓官員,皆風聲鶴唳。
恰在此時,前線戰報傳來,劉甯再攻允州。晉王主動請纓,“眼看快入夏了,這樣內戰不是辦法。甯兒與祖父有些淵源,索性由祖父領兵南下。”
縱觀目前一團亂的局勢,秦衍風頷首道:“勞煩外祖父費心。”他遲疑了一瞬,“能勝固然是好,若不能勝……外祖父不如與劉甯暫時休戰和談。一個月時間,不管勝負與否,外祖父都得回邊防駐守,否則我怕蠻夷多生事端。”
晉王臨行前,問秦衍風需不需要將劉甯黨羽斬草除根。
若在往常,秦衍風當然會同意,這樣沒有后顧之憂,方為大丈夫所為。可此舉殘忍,江嫻在天有靈,定不會高興。
冥思苦想良久,秦衍風到底只將蔡瑞等人貶謫流放,沒有痛下殺手,被晉王怨了一句“婦人之仁”。
劉磐登基后,改年號為“正德”,次日便前往玄清山進行封禪大典。
秦衍風本意是請鄴王過來輔政,順便讓鄴王和淑妃娘娘再續前緣。秦衍風的姻緣不得善終,他便希望別的有情人能終成眷屬。但鄴王有自己的堅持,拒絕來京,不與淑妃見面。
劉甯劉桓紛紛倒臺,朝中一時人才凋零。更有擅馬屁者,上奏給秦隨星、秦信宇、秦信德等裕國公、晉王遠親加封職務、虛名,被秦衍風否決。
國不可一日無君。
如今君有了,但因年歲尚小,還需找一個主心骨。
朝中唯有秦氏一家獨大,沒奈何,以淑妃為首,中立臣子為輔,一致舉薦秦衍風做攝政大臣,在劉磐成年之前代理朝政。
秦衍風本意人選鄴王,但鄴王一直裝聾作啞。在眾臣舉薦秦衍風后,鄴王又跳了出來,高呼贊同,并提議重設“相國”一職。
太祖皇帝當年認為相國權力過大,于是廢除了該職務。這會兒鄴王他們極力把秦衍風推上這個位置,秦衍風卻不愿意。此后,裕國公和嘉云郡主都來勸說,秦衍風實在無法逃避,只得走馬上任。
改朝換代,江山易主,不過一朝一夕。
晉王不愧是大元朝第一位戰神。
他駐守允州后,和劉甯開戰六次,四次小勝,兩次平手。但因時間緊迫,晉王不敢繼續叫陣。
劉甯打著“大周”的旗號,在晉王手中頻頻吃虧。
與手下謀士商議后,決定不再和晉王硬碰硬。半年內戰,兩方都已元氣大傷。劉甯攻下的城池需要好好恢復,劉磐的朝堂也得慢慢穩定。
五月末,兩方正式簽訂契約,各自休戰。
不是握手言和,只是各自修生養息。待時機成熟,大戰在所難免。
然而,兩方人馬尚未來得及班師回朝,便聞劉桓潛逃至邊疆,勾結契丹,刺殺密云、營州兩地官員若干,里應外合,占據幽州以北,建國“北元”,自封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