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王命人把鳴圖的頭顱放入冰室,對段沖道:“你回去告訴你們大王,這件事本王自會調查個水落石出,讓她無需擔憂。”
段沖返回魔界把鶴王的話一字不差的轉告給青菱,青菱知曉后,讓段沖退下了。
且先看看鶴王會調查出來一個什么樣的結果吧。
又兩日后,段沖來報,說季坤抓到了,現已收監。
季坤擔心王室搜捕他,逃出王城后便躲了起來。為了躲開官兵的追查,他帶著徒弟先在山里躲了幾日,以野果野菜果腹,隔幾日出山探一探風聲。
這數月里,季坤在南魔界里吃盡了山珍海味,現在整日吃野果野菜的,讓他感覺味同嚼蠟,難以下咽,但是為了保命只能日復一日的忍耐。
終于等到風聲松了一些,季坤口腹難耐,跑出山去附近的城里買吃的,結果被巡邏的官兵認出來給抓住了。
青菱問段沖:“季坤可有交代他逃走的原因?”
段沖面色有些怪異,道:“交代了。季坤他……他完全是個騙子!他擔心他行騙的事情敗露,心里害怕,這才連夜逃跑的。他當年以自制巫毒殺死一個大巫師純屬偶然,他根本沒什么本事,也解不了午許將軍的毒,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騙子!因為岱純去請他的時候,給他開出了一個豐厚的待遇,他財迷心竅來了魔界,就是想要混一些錢財,然后再找個機會逃脫。這個騙子害的午許將軍喪命,實在是害人不淺!”
青菱氣郁的吐出一口氣,她以為是季坤受了他人的好處才不救午許,沒想到真相竟然是這樣的,實在讓她哭笑不得。
民眾傳言午許乃是北魔界所害的謠言越傳越廣,大家紛紛認為這是北魔界在給南魔界下戰書。漸漸的又有一股流言冒出,說青菱遲遲不應戰,是因為懼怕北魔界。
青菱知道,這是花王在煽風點火逼她與北魔界開戰,南魔界的統治權已盡歸她手,收復北魔界是她的使命所在。
雖然如此,但也不可貿然行事。
青菱傳喚岱央和高敬、王平到議事廳開會,看他們有無攻破北魔界的良策。
北魔界的兵力要比南魔界強,所以要攻北魔界,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如何智取?
青菱先聽取眾人的意見。
岱央道:“敵人的兵力比我們占優勢,老臣認為,我們可以用欲擒故縱之計。先發起一次攻擊,然后敗退,接著再發起攻擊,再敗退。兩次后敵人必然會麻痹大意,認為我方不足為懼,這個時候,我軍再發起強攻,丁可一舉攻破敵方邊境!”
王平贊道:“妙啊!輔政公妙計!”
高敬卻眉頭微蹙,道:“這是先王曾用過的計策,博遠也是追隨過先王的人,先王的計策他都了如指掌,這樣怕是不能輕易的騙過他。”
岱央道:“那高敬將軍有何良策?”
高敬道:“兵法有云:‘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末將認為,我們可以想辦法耗損敵方的兵力,使其自累,然后伺機攻之。”
青菱示意高敬道:“請繼續。”
高敬道:“北魔界雖然兵強,但據末將所知,他們在祝城邊境的統帥和監軍私下里并不和,這不和的原因是因為二人治軍思想的沖突。”
高敬繼續道:“祝城的監軍姓葉,叫葉索,這葉索監軍是博遠表妹的孩子,管著軍餉,總是以為王室節省開支為由,想方設法的克扣士兵的餉銀,士兵們對此是怨聲載道。”
講到這里,高敬覺得有些口渴,喝了一口水。
他繼續道:“這祝城的唐猛統帥常年征戰,深知士兵的辛苦,他認為應該多關愛士兵,這樣士兵到了戰場上才會更賣力,也更容易打勝仗。唐猛統帥最是看不慣葉索監軍克扣軍餉的行徑,因為這件事和葉索監軍大吵過好幾次,甚至還狀告到了博遠那里。博遠兩邊和稀泥,為了安撫住唐猛統帥,博遠懲處葉索一年內不得晉升。其實以葉索的能力,能坐上監軍一職都是托了關系,再想晉升并不容易,這所謂的一年不得晉升,其實和沒有懲處一樣!唐猛統帥對于博遠偏向葉索監軍心里頗有微詞,而葉索監軍則覺得唐猛統帥到博遠那兒告他的狀,影響了他升官,心中對唐猛統帥的嫌隙更大。”
說到這里,眾人心中已知高敬的計策了。
高敬道:“末將認為,我們可以挑撥唐猛統帥和葉索監軍,讓他們之間的矛盾更深,增加敵方內耗,如此一來,趁敵方內斗之際,我方盡出精銳全力攻城,如此一來,我方的勝算將大幅度提升。”
岱央贊同道:“此計不錯!”
王平提問:“具體要如何在短時間內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
高敬道:“這一點我還沒有想到。”
岱央道:“高敬將軍的計策可行,既然北魔界祝城的唐猛統帥和葉索監軍之間矛盾已久,那么我們可以用先王的欲擒故縱計策,兩次發起攻擊后敗退撤離。兵法有云‘窮寇莫追’,我軍撤離后,唐猛統帥必然不會舉兵來追。”
岱央繼續道:“而葉索監軍會有可能做出兩種行為,其一,他到博遠那里狀告唐猛統帥消極應戰,屆時待到我們的第三次攻擊敗退撤離后,唐猛統帥迫不得已追趕我們,到時候我們可以反過來將唐猛一舉擒下。其二,在我們發起第二次進攻敗退撤離后,葉索監軍急于立功自己追出來,到時候我們把葉索監軍擒住,用他要挾唐猛統帥打開城門。”
高敬和王平都贊同,青菱也認為此計可行,于是就這樣決定了。
既有可行之計,那就順了花王的心意吧。
眼下季坤正好可以利用。
青菱命段沖把季坤在監牢里斬殺,然后昭告天下,說季坤已從實招來,他就是北魔王博遠的奸細,混入魔王宮里,就是為了替博遠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