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會議
白家的大廳內,朱子明召集了包括白文先、王守財、王士仁、錢十三、王莊、李勇、白業齡、白書豪、龍七等人在內的共計二十五名百戶及以上人員。
眾人在此召開了一場意義重大的會議,旨在解決和梳理內部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有感于百戶到千戶的跨度太大,按照軍制一名千戶至少要管理手下十名百戶,極其不利于軍事指揮的通暢。
根據后世管理學實踐,一般人的管理能力也就能管理五到八個人,在管理實踐過程中,基層人員可以適當放寬,但越往上層則應當適當減少。
一名千戶要管理十名百戶,怎么看怎么不合適,所以朱子明就此問題提出將在千戶百戶之間另設一軍職,名為鎮撫!
鎮撫一職僅在千戶之下,不過為了不與劉福通制定的軍制相沖突,故而實授鎮撫一職為副千戶,領兵三到五個百戶營!
騎兵鎮撫領兵三個百戶營,按照每個百戶營九十五人的標配,再加上配備一個警衛隊情況下,一名騎兵鎮撫麾下人員數量將達到三百人。
因為馬匹要留下充足的余量,故而每個騎兵鎮撫營都配備了四百五十匹戰馬。
考慮到現實需要,朱子明一共也就建立了兩個騎兵鎮撫營,分別交由萬伍、趙勝二人統領!
而二人又將直接受他統轄和命令,從而保證明字營最精銳的力量始終掌握在他的手中。
其余剩下的人馬則全部轉為步兵,共計十七個百戶營。
十四個百戶營之中,包涵了新編的王家一個百戶營,至于百戶是誰,不用多說相信大家也知道肯定是朱子明大舅哥王士仁。
從中百戶營抽出兩個做親兵營后,剩下十二個百戶營平分,分別組建第一、第二、第三三個步兵鎮府營。
王莊、李勇分別統領第一、第二步兵鎮撫營,實受千戶之職。
剩下第三步兵鎮撫營到底交給誰來統領并沒有確定,而是留下了空缺,暫時由朱子明自個統領。
留著空缺并不是挑不出人,而是朱子明故意為之,特意留下一個位置吊著所有人的胃口。
他做出承諾接下來攻打穎上縣的戰斗中,誰立的功勞最大,那么這個位置就是誰的!
這個條件無可厚非,想要更高的位置就得用更大的功勞來換,也就這么一下便把所有人的心思都調動了。
從表面上看第三鎮撫營的四名百戶,白業齡、白書豪、趙四、王士仁都有機會,但實際上朱子明早心有所屬,那便是他的大舅哥王士仁!
為什么不現在就把王士仁提拔到鎮撫這個位置上呢?
因為明字營是一個集體,一個有規章制度的集體。
不是過家家,更不是為了好玩,胡亂弄出來的玩意。
一切都得遵循既定的規章制度,朱子明身為一軍之主,也不可任性妄為,不然很容易傷到大伙的心。
一旦大伙真因此寒了心,隊伍人心也就散了。
失去了人心,也就失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沒了凝聚力的隊伍跟一盤散沙沒有任何區別,一碰即散,一觸即潰!
事關自個的身家性命,由不得朱子明不小心應對。
至于由他親自統領第三步兵鎮撫營則不會存在這些問題,全軍上下都得聽他的命令,統領一個鎮撫營又算得了什么?
這些都處理好了,最后就還剩下龍七那里沒處理,當初幫忙暗殺孫大龍,龍七可是立了大功,不嘉獎怎么都說不過去。
但這種事又不好擺到明面上,怎么說朱子明也要點面子不是?
因此,他將龍七調到自己身邊做親衛,暫時負責統領親兵營。
先這么把人帶在身邊,等到穎上縣這一戰打完過后,屆時招兵買馬,順理成章的就將龍七放出去,負責統領鎮撫營!
朱子明的意思龍七多少猜到了,大會上他也一直沒說什么,只是靜靜的聽著朱子明宣布各項命令。
等到把軍隊統屬關系理清楚過后,自然而然就該落到后勤管理這一塊。
后勤管理事務繁雜,沒點耐心是管理不好的。
朱子明倒是有耐心,可惜他要管理軍隊征戰事務,本來就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又怎么可能再去處理一應瑣事。
此事落到了白文先肩膀上,由朱子明下令任命白文先為后勤營的千戶,錢十三和王守財為副千戶負責協調管理。
規定錢十三集體負責管理工匠營營造一事,王守財負責管理財政度支一事,白文先負責統籌兼顧,或者說得干脆一點,剩下的都歸他管!
一番權責劃分下來,權力和責任都分明了許多,往后誰負責的一塊出了問題,朱子明就可以根據今天的劃分找誰的麻煩。
提前杜絕拖拉皮扯的敗政出現,現在的明字營正處在方興未艾之際,具備極強的可塑性,朱子明可盡情的結合自身古今見聞對整個集體實施改造,將之帶往自己想要走上的道路。
會議開了差不多一整天,終于在傍晚的時候結束了。
朱子明不怎么放心,故而還是將龍七叫到屋子里談了談心。
不過龍七確實挺聰明的,知道自己雖然立了功,但不太見得光,所以朱子明將他調到身邊統領親兵營,后面肯定會再放出來,屆時官升一級兩級都不是事!
“龍七,委屈你了!”
“大人,屬下不委屈,若非大人提拔栽培,小人只怕早已死在了穎州的城墻上!”
“是啊,好多弟兄都死在了穎州城里,有的更是尸骨無存,咱們僥幸活了下來,相信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大人說的是!”
“好了,傷感的事咱們就不說了,接下來親兵營的事你多上點心,替我把親兵營兵馬練好,等咱們打下穎上縣,到時候招兵買馬,你至少是一營鎮撫!你放心你的功勞本統領都記在心里,無論是誰只要立了功,本統領絕不會吝嗇于賞賜的!”朱子明道。
得了他承諾,龍七自然是滿心歡喜的磕頭謝恩退下不提。
待人走后朱子明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默默的盯著一片漆黑的窗外發呆,也不知在思考些什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