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被她嚇了一跳,托著茶盞一個不慎,灑了些茶水在衣襟上,忙擱下茶盞,旁邊侍立的小宮女想上前替她清理,被她抬手擋下去。
太后眼睛一掃,一眾侍立在旁的人得了眼色,魚貫退出去,她方才開口問道:“華兒,你這是怎么啦?”
沈露華淚流滿面,膝行至太后跟前,抱著她的小腿哭訴道:“姨母,昨日夜里母親托夢于我,將我狠狠訓斥了一頓,說我爭強好勝,貪慕虛榮,將來必會遭到報應,還說我若不及時悔改,注定一生孤獨凄涼,華兒命薄福淺,后位我就不該覬覦,姨母,既然母親都這樣說了,這皇后,華兒還是不做的好。”
太后臉色變了變,托夢一詞,她肯定不信。好好的,突然反悔,一定是有人跟她說了些什么。
“你先起來說話!你這孩子,沒聽人說過,夢都是反的?你是富貴窩里長出來的寶貝疙瘩,哪個敢說你命薄福淺?大齊的皇后,一國之母,關乎江山社稷,人選自然是慎之又慎,我今日召了幾位賢臣商議,他們眼里可容不得半點錯,只要他們點頭,那就沒有問題。更何況,你還有姨母在,就算有一天姨母不在了,到了那一天,你也是這后宮里說一不二的主,有什么好怕的?”
就知道這套說辭頂不了多大作用,自小她以為太后待她親厚,卻不知從頭到尾全是利用。
“姨母,我也不想當真,可是夢是母親所托,難道她的話也是假的?我母親去世前,將我托付給姨母照看,怕我受了繼母欺負,她早早替我定下親事,就是想讓我平安順遂長大,嫁個平常之人,過簡單日子,如今我違背她的意愿,她就托夢找我來了?!?p> 太后眉頭蹙起,她以前提起與宋家的親事總是滿腹怨言,如今這話里分明是有想嫁進宋家的意思。聽聞宋老夫人前兩日去候府喝了喜酒,莫不是這中間又把親事談妥了?
“你母親她是盼著你好,姨母和她是一樣的心情,宋家遭了一場大難,那渾小子也不知是怎么的,性情大變,半點不近人情,整天殺人剝皮,滿手血腥,你一個千金嬌嬌怎么能嫁給他?如若你母親還在世,她肯定也不會同意你和宋家的親事,那幾個賢臣馬上就要到了,你也別任著性子,聽姨母的話,??!”
“姨母,夢里,我母親還說了,我若做了皇后,這輩子不會生兒育女,不光我不會,咱們大齊當今天子命中也無子無女?!?p> “大膽!”
太后一聲喝斥,臉色青白,這個秘密她怎么可能知道?這不應該?。?p> 皇上登基后,也有過兩個子女,可惜都是先天不足,身子太弱,沒有活下來。如今也才剛到而立之年,他素有勤政之名,大約三個月前臨幸后宮一位才人,這才發現情況不對,診斷的太醫當時就被她處置掉,那位才人和身邊伺候的宮人,沒留一個活口,她怎么可能知道?難道真有托夢這一說?這不可能!這不可能!
除非皇上自己跟宋銘說了,若果真是宋銘,他這是打算與沈家聯姻?這可不像他的作風,除非這背后有別的什么目的。
“你知不知道,你剛才的言論,若傳揚出去,可是要招來殺頭的大罪?”太后臉色陰鷙,再見不到半分慈藹。
“姨母,與其讓我一生困死在深宮,還不如直接給我來一刀來得痛快!”不把決心表明,太后也不會輕易松口,寧死也不愿當這皇后,倒要看看她真能動手殺她?
多年養尊處優,身居高位,甚少有人敢忤逆她,依著她此刻的脾氣,差點就想動真格的,世人苦苦求生,她想求死,那還不容易?
見太后滿臉戾氣,似乎真的想動殺心,她馬上又擠落出眼淚哭訴:“姨母,我三歲沒有了母親,自小在您跟前長大,我早記不得母親長什么樣子,您總和我說,您和母親長得像,我看著您,就像是看著母親一樣,您怎么能忍心把我往火坑里推?”
太后臉上果然又舒緩了許多,捫心自問,這事做得確實虧心??伤翘?,她有太多不得已,冷聲問她:“剛剛那些話,究竟是誰和你說的,你跟我說實話?!?p> “我對天發誓,沒有任何人和我說此事,所有這些,全是在夢中得知,若有半分虛假,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依照太后多疑的性子,此時一定懷疑宋銘插手立后之事,必不會再堅持。
她指天戳地一番誓言,太后自然是半分也不信,她堅信此事一定是宋銘從中作梗,多半與沈家背后的十虎有關,若真是如此,那這事就得從長計議。
她思量了半天,“罷了,立后之事還得經朝臣和皇上本人點頭,也不是我一人說了算,莫說你無心后位,就算是有心,也不一定能成。你可得記住了,剛才這里所說的話,若敢對外說出半個字,我絕不再姑息你?!?p> “多謝姨母!華兒感激不盡!不為自己,也要為沈家人的性命,必會守口如瓶,不會對外亂說半個字?!闭f完重新在她面前跪好,在地上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這時,外頭孫嬤嬤來稟報:“娘娘,幾位大人在外頭已等候多時了。”
太后瞥了她一眼:“你起來吧,上后殿呆著去?!?p> “是!姨母!”
沈露華甫一退到后面,有兩名小宮婢在外頭候著,后殿的暖榻上卷曲睡著一只通體雪白的波斯貓,名喚雪姑子,是太后的心頭寶。
她趁兩名宮婢不注意,用力在那只貓尾巴上掐了一把,貓痛叫一聲,竄起來,沖出窗外。
兩名宮婢忙追了出去,四處尋找,卻不見了貓的蹤影,嚇得魂不附體。
“我剛剛沒看到雪姑子在那兒,不小心驚到它?!彼参康溃骸拔胰湍銈冋?,別怕,萬一太后怪罪下來,我來承擔。”
“多謝二姑娘!”兩名宮婢感激不已,分頭在院子里四處尋找。
她假裝尋貓,偷偷來到前殿后方的廊廡下,正好聽見幾位年老大臣進來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