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廢弛的官道上,二十多人緩緩往北方行進。
“方威,我們現在到哪里了?”張懷道問道,他們離開常山已經十幾天了。
方威是張懷道的親兵隊長,三十多歲,祖籍就是遼東。他年輕的時候跟著跑商,對北邊的情況比較熟悉。
“大人,我們已經出了幽州,再往東兩百余里,就到了遼東。襄平是遼東郡的治所,大概還有七八天的路程。”方威說道。
張懷道回頭問道:“爺爺,你還好吧?”
張老漢和張氏夫婦坐在馬車里,一路顛簸下來,受了不少罪。好在他們現在不缺吃的,三人都還扛得住。
實際上,張老漢也就四十左右,放到張懷道的前世,只能說是中年人。
“我這把老骨頭還能承受得住。”張老漢爽朗的笑道。
“大家都休息一下吧。”張懷道看了看天色,讓親兵原地扎營。確認過張老漢和張氏夫婦沒事,張懷道才放心下來。
“大人,前面的路都比較平坦,但是按照往年的情況,烏桓會派兵到邊境劫掠。他們的騎兵來去如風,非常難纏。”方威有點擔心。
“這樣,你帶岳磊和王寧先行,作為警戒。你們的速度不用快,最重要的是隱蔽。如果發現烏桓人,馬上回來通知我。”張懷道安排道。
“是!”
三天之后,張懷道他們已經來到遼西。這個時候,遠處出現了一行行的人。
方威騎馬趕回:“大人,是遼西的難民。兩天前烏桓人劫掠海陽,城破之后,所有的糧食都被搶走,遼西太守卻故作不知。這些百姓沒有食物,只能東遷。”
“這里距離襄平還有多遠?”張懷道沉聲問道。
“如果走快一點,三四天就到了。”方威道。
“難民有多少人?”
“兩三百。”
張懷道考慮了一下:“讓人把難民召集過來,帶他們一起去襄平。你讓王寧和岳磊再往北警戒,警惕烏桓人的襲擊。”
“是!”
方威不理解張懷道為什么要去管那些難民,如今的大漢,不說難民遍地,但許多地方也都有,根本沒有人管這些難民。各地地方官員只會設置障礙,或者將難民趕走。糧食欠收和黃巾起義的巨大破壞,全天下都在挨餓。
然而在張懷道看來,只有人才是最大的財富。這些難民現在需要的不過是一口糧食,大漢其實現在并不缺糧食,只是糧食都在那些世家豪族手中,這才是大漢滅亡的根本原因。
難民聽說有人愿意收留他們,頓時大喜過望,紛紛朝張懷道跪拜。張懷道亮明了身份,答應帶他們去襄平。
“老朽代表族人多謝張大人救命之恩。”難民中的長者李程拜道。
通過跟他們的交流,張懷道也搞清楚了這些人的情況,他挑了幾個年輕力壯的人做管理者,將難民分成了幾個組。
“我現在手上的糧食也不多,但大家節省著來,足以撐到襄平,等到了襄平,我會分給你們土地和種子,來年你們不會再擔心饑餓了。”張懷道說道。
難民們大喜,農民其實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地就行。
張懷道讓方威開始分糧食,這些是在他離開常山的時候采購的,足有兩個馬車。難民們激動的接過糧食,又一次朝張懷道跪拜,這讓張懷道心情非常復雜。
“大人,發現烏桓的小股部隊。”王寧匆匆趕回,“岳磊正跟著他們。”
“他們有多少人?”張懷道冷靜的問道。
“有三十多匹馬,二十多個人。”王寧說道。
“會跟我們相遇嗎?”張懷道問道。
“屬下判斷可能性很大。這里都是開闊之地,烏桓人隨時可能發現我們。”
“在他們發現我們之前,先把他們解決了。”張懷道非常的果斷,“不能讓一人逃走,不然的話引來烏桓的大部隊,那就麻煩了。”
“可是大人,我們這邊才十數人,而烏桓人馬術精湛,來去如風,他們如果想逃,我們根本追不上。”方威說道。
“硬碰硬當然不行,得想個辦法,把其他人叫來。”張懷道已經有了主意。
岳磊發現烏桓人改變了方向,朝著馬車而來,立刻先一步回來。馬車這邊,張懷道也做了部署。他找了一處山丘起伏之地,把三輛馬車集中起來,然后讓人在周圍二三十米內挖陷馬坑。
“李老伯,你跟著方威帶人躲在那山丘后面,一定不要發出動靜,免得讓烏桓人察覺。”張懷道對李程說道,“方威,保護好我爺爺和爹娘。”
李程點頭,其實難民中也有一些青壯,但他們一聽說烏桓人臉色都變了,根本沒有勇氣跟烏桓人拼命,張懷道索性就讓他們呆在后方。
“大人,屬下也想參加戰斗。”方威請戰。
“這才幾個人,根本算不上戰斗。”張懷道笑道,“你放心吧,以后的戰斗多的很。”
張懷道身子低伏,他已經聽到馬蹄聲了。
幾分鐘之后,烏桓人發現了馬車,馬車后面被張懷道安排了一些老人和孩子。烏桓人原本要對馬車射箭,但看到都是老人和孩子,便放下了弓箭。
張懷道揮手示意,老人和孩子往后方逃走,烏桓人見了不以為意,反而哈哈大笑,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他們的獵物。
“這馬車里肯定有好東西。”烏桓人的頭領貪婪地看著馬車,眼下快到冬天了,不事生產的烏桓人食物緊缺。
“都準備好。”張懷道對自己的親兵說道。
就在烏桓人靠近馬車的時候,奔馳的駿馬一下子摔倒,特別是最前方的幾名烏桓仁,從馬上摔出了幾米遠。后面的烏桓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也緊跟著摔倒了。
“跟我殺!”張懷道帶人從草叢沖了出去,烏桓人大驚,連忙從地上起來,但他們的馬卻起不來了。
“死!”張懷道的長槍化作死神鐮刀,無情的收割著生命,烏桓人連他的槍頭都看不到,就已經被刺穿了喉嚨。和張飛一戰之后,張懷道的槍法又精進許多,別說這些普通的烏桓人,就算是那些久經沙場的宿將也不是他的對手。
烏桓人不是待宰的羔羊,他們拔出了刀,嗷嗷叫著沖過來。張懷道的親兵也不示弱,雙方在馬車周圍搏殺。
烏桓人悍勇,漢兵也不差,而且由于武器的原因,一對一的情況下,漢兵占據上風。在張懷道的鼓舞下,幾分鐘的功夫,他們就殺了十幾名烏桓人。
方威讓李程帶人藏好,自己沖了過來。他一刀砍刀一名烏桓兵,緊接著又殺向戰場中央。
激烈的搏殺之后,烏桓人終于全部倒下,漢兵也死了三人,剩下的全部帶傷。
“把他們的頭砍下來。”方威興奮的說道,很快,二十多名烏桓人的頭就被壘了起來。
“把兄弟們埋了吧!”張懷道嘆了一口氣,這些親兵都是愿意跟他去遼東冒險的,結果還沒有到襄平,就有三人客死在草原上。
“大人不用介意,我們早就不懼生死了。如果怕死,也不會跟著大人。”方威帶人將尸體埋了。
張懷道點點頭:“做個標記吧!等將來我們經過這里,一定要把他們帶回去。”
盡管其他親兵沒有說什么,但他們看向張懷道的目光逐漸發生了改變。
張懷道讓人把馬看好,這些烏桓人身上沒有什么值錢的,但這些馬價值不菲。而且烏桓人的戰馬比張懷道自己買的要好不少,將來可以建一個騎兵小隊。
幸運的是張懷道他們沒有再遇到烏桓人,第四天的傍晚,一行人終于來到了襄平城下。襄平的守軍看到兩三百人靠近,還有三四十匹戰馬,以為有敵人攻城,馬上就要關閉城門。
“等等,我是襄平縣長的親兵,大人到襄平赴任,還不快快出來迎接。”方威上前大聲喊道。
城上的士兵不敢做主,立刻讓人通知縣尉,沒多久,一個三十左右、身材瘦削的官員帶著十幾人迎了出來。
“屬下劉濤,見過大人。”劉濤很會察言觀色,一眼就辨認出張懷道是這些人的頭領。
張懷道跳下馬來:“不用客氣,先打開城門吧!”
“這……”劉濤露出為難的神色。
“把官印和敕牒給劉大人看看。”張懷道說道。
方威上前拿出了官印和敕牒,劉濤仔細的查看,然后將東西遞回。
對于劉濤的謹慎,張懷道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挺欣慰。
“大人請隨屬下來。”劉濤在前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