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盲人老頭沿街叫賣雞蛋
清晨,天空下著鵝毛大雪,一位穿著軍大衣的老人拄著拐棍,摸索著路,拉著一個小推車,載著180斤雞蛋。艱難地摸索前進。
這位老人名叫張喜平,買他雞蛋的人都叫他老張。至于他為什么拄著拐棍,就是因為看不見。他還是從生下來就雙目失明,一生注定那個與黑暗相陪。
他家住在西安,前幾年還有個老母親,隨即也在不久前撒手人寰。他曾經想過自殺,不想無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可沒有成功。
在他十八歲的時候,偶然發現了賣雞蛋能掙點小錢,剛開始只能賣幾塊錢,但心里也美滋滋的,畢竟自己能養活自己,還是很令人欣慰的。
后來撿了個女孩,誰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熬過來的,但孩子就是硬生生地長大了。他的女兒小時候,曾經厭棄過自己父親,嫌自己的父親是個盲人。但長大后的她,才明白自己是領養的。而且父親含辛茹苦的養大她,自己的內心充滿了感激。后來發勁努力還考上了大學,現在獨自在外求學。
老張每天都要凌晨五點起床往拉面店,快餐店,送雞蛋,賣不完的話還沿街叫賣。
每天都是他自己去,沒有任何人跟著,先是獨自走到公交車站,好心的司機會幫他把雞蛋抬上去。下車后,再坐另一輛公交車,前后總共需要花兩個小時。
來到西安的坊市,有個老熟人是賣胡辣湯的,大聲問他:“老張,用雞蛋換胡辣湯嗎”?
老張立馬聽出來了,“行啊,老穆肯定換”。
很多人都認識這位大爺,賣的雞蛋品質非常好,有磕碰的,自己留著,只賣好的雞蛋,這才給自己留下了好口碑。
其實大家只是想幫幫這位堅強的老人。很多人都夸他偉大,老張搖搖頭,只是自己堅強了些罷了。
顧客遞給他錢,一下就能摸出來是一百的,還是五十的。老張平靜地說:“這也沒啥技巧,熟練了就行了”。
當然很多人也看不起老張,覺得他是殘疾人,有的還故意嘲笑他,世間沒有那么多善良的人,可人可以把自己變得善良。老張用自己的行為教會周圍的人,“就算我再怎么無能,照樣能養活自己。”
回憶起自己的年輕時,充滿了愧疚,“以前自己太年輕,總是想靠著父母活下去,后來到了二十歲,母親也沒有能力供養我了,自己就出去打工,可沒過兩天就自己回來了,哪家店都不收盲人。當時我也急,我只是看不太清畫面,沒有完全真瞎,還有點光,那個時候自己自暴自棄。”
“后來,自己實在沒臉啃老了,就拼命地找工作,最后找到了賣雞蛋這個微薄地工作’。
老張走賣雞蛋的路,走了三十多年,頭一開始自己推著小推車,后來科技發展了,做公交車。他雖然平凡卻叫人看出了生命的光彩。
誰在世界上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么,堅強的活下去,為了自己,更是成就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