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不講武德
武庚神色變得略有些凝重。
“我這位申丞相當真是交友廣泛!而那黃角大仙日后的口號更是膽大包天……惹不起,惹不起……!”
武庚發現自己似乎還是低估了申公豹。
這黃巾力士強另外一說,日后那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要是喊出來可不是好玩的。
這可是洪荒世界,滿天仙神,蒼天已死?
找死吧!
這是,武庚這邊的百人隊亦是喊起了口號。
“大商!”
“必勝!!”
“大商!”
“必勝!!”
……
隨著兩軍的齊聲吶喊,狠狠撞擊在了一起。
沒有花里胡哨的敵前大將對戰,有的只有正面硬剛,這百人隊面對這黃巾力士,卻是絲毫不落下風。
而石敢當這時突然開口說道:“殿下,這人似乎對殿下很感興趣啊。”
武庚沒好氣瞥了石敢當一眼,這不是明擺的事情嗎……
“你還不去幫忙!”
武庚輕喝了一聲。
不過想了下,此戰是必須要勝的。
便又開口道:“算了,你在這里老實呆著掠陣吧!”
武庚丟下一句話,便從飛廉那里拿了長槍沖殺了出去。
如今,武庚可不是毫無經驗的小白,經過了兩場戰斗,說不上脫胎換骨,但也有些熟門熟路。
“駕……!!!”
武庚一騎當先,從左側進入了戰場。
這群大商銳士見自家殿下到來,一個個戰意更甚。
申公豹見此,眼睛都快瞪出來了。
這武庚殿下,是不是有些不講武德了?
說好了斗兵,你卻帶頭沖鋒!!!
申公豹看著黃巾力士之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地的武庚,也是無語了。
申公豹表示自己是真的苦啊!
這召喚而出的力士本就不敢傷了人,打的時候處處小心。
現在武庚更是直接下場了……
武庚這樣的態度,擺明了是在告訴他,這場我定要勝!
申公豹想到這里,心里更苦了。
搞這么一處賭斗,非是想對武庚示好。
可現在卻是這樣的結局……
最后的結果不言而喻,申公豹留下了一枚玉牒后,也是灰頭土臉的騎著他那白訕訕離去,不過峰回路轉處,卻是遇到了一個故人!
而武庚一行人自是慶祝一番,暫且按下。
次日回朝,九間殿中。
“不錯,馳道!我意在朝歌建立馳道,以交通四方。”
武庚口若懸河,開始介紹起了什么叫做馳道,馳道又有什么好處,更是給出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這不是武庚心血來潮,這可是想了許久的事情,不過被之前的水患耽擱了,而此番出城,這糟糕的道路也是讓武庚更下定了要修建馳道的決心。
“我不想修建什么豪華樓宇,奢侈宮殿。但需要一條能四通八荒的馳道。”
“此乃大工程,不急于一時,但需要準備起來,先在朝歌和附屬城池間修起來,多累計些經驗。”
“而且,現在朝歌情況也不算很好,還有許多百姓需要賑濟,正好可以以工代賑,算是一舉兩得!”
“在座的諸位愛卿們,你們誰能為我修這樣的一條馳道?!”
見眾大臣小聲議論卻沒有主動請纓的。
武庚又指著一副繪制著馳道的地圖說道:“修建全部的自是馳道艱難,以朝歌現在的人力物力,便是一件舉國大工程,耗費國運。但其利在千秋,而且難度也不是很大,便是尋常以工匠都能摸索出來!”
“我這馳道,不要求載重多少,但必須建造速度快,成本低廉,并擁有快速更換部件,能快速修復的特點。”
說著,武庚看向眾大臣再次問道:“你們,誰能做到?”
建造速度快,便能在短時間內延伸、擴張。
等西周安定下來,哪里還有自己這前朝王子的什么好。
成本低廉,才具備普及性,否則拋開現實談質量,那都是耍流氓,不切實際。
可快速更換部件,都能方便修復,變不用擔心遭到人為,或非人為破壞。
這都是必要的。
否則,這武庚意想中馳道作用將大打折扣。
說實話,不難!
可一旦放到現實當中……
嗯,這事還得專業人士來!
武庚心中沒有多少底。
畢竟,環境、氣候、地理、材質等等,都是制衡因數。
而在場的這些大臣,好像真的沒有這方面專家。
聽完武庚的演講,一眾大臣又是輕聲討論了起來。
史書記載,秦始皇下令修的馳道,要求頗高,道寬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棵樹,道兩旁用金屬錐夯筑厚實,路中間為專供皇帝出巡車行的部分。
可以說,這也是歷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國道”。
同時,馳道修建了九條,連接全國,以至工程量巨大無比,歷年耗費,直至漢朝也沒有停止過。
馳道的存在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筑路工程,促進了陸路交通、經濟文化的交流。
武庚不要求這些,不講究面子、形象。
只要往來順暢,鋪設簡單、快速,成本低廉。
“道路不僅僅代表快捷的運輸能力,更關鍵的是能利于統治,利于文化經濟的交流,利于民族的大一統,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當然,武庚并沒有將這句話說出來。
商討許久,不等商容、箕子開口,那張謙卻是站了出來,然后拱手說道:“殿下,我只需要千人,以及千人一應所需,就地取材之權,半月時間便可修筑朝歌往西,共計百里馳道!”
“當真?”
武庚一聽這話也是瞬間眼中發光。
百里,若是凡人徒步走也需要近兩天,而這可是修馳道啊!
即便是簡單平整、夯筑厚實土地,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量,更別提測量等所需要的時間。
“張謙!你某要胡言!”
這時,商容也站了出來。
畢竟,這百里馳道哪有這么快能建好的。
武庚沒有阻止,他和商容的想法差不多。
張謙也不慌,繼續開口說道:“殿下、老丞相,修路之事,其實臣早就想諫言了,畢竟路修好了才好。咳咳,那什么,正好此番殿下提出,且聽臣細細道來。臣準備借助現存在的道路,再加以就地取材,再以鉚釘、榫卯等技藝,以最快、最簡便的去搭建馳道!”
張虛立馬應和了一聲:“正是如此!”
借助現有的路,便將最耗時間的工程解決了。
最多只需要修補一下現有道路,然后直接可以鋪設馳道。
這樣一來,千人、百里,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了。
不過武庚倒是有一個好奇的地方:“那什么,張謙你說路修好了才好什么?”
張謙聽這話,也是難得的老臉一紅。
見此,眾官也都是露出了好奇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