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光這種東西,早就有人類做過實驗,無論如何模仿,對那一族都起不到任何作用。”
“另外,坊間流傳大蒜和銀器都是不懂的人以訛傳訛,全沒實驗依據。”
柳小六聽的是云里霧里,他都開始懷疑眼前的病人是不是精神病人,說的話怎么前言不搭后語。
聽到這里,葉帆才明白過來,眼前這個平平無奇的病人,很有可能是電影里經常出現的吸血鬼獵人。
他們就像武俠小說里的隱世高手,平時看起來只是個普通人,越到關鍵時刻就越能凸顯出價值來。
“可是我爺爺的摯友,現在危在旦夕,我必須得趕快前往帝都。”
“白城嵩這個人我知道,他年輕時候是當兵的,身體硬朗的很,醫生說他能活兩天,那他決定會活過三天以上。”
“你如果現在就去京都,等同是害了你身邊的人;如果你解決了宋強以后,再去京都給白城嵩治病,那就兩邊都照顧到了,絕對沒有過失。”
葉帆的手機沒開外放,雙方又相距超過二百米。
但清楚地道出了葉帆和白琳的談話內容,這更加讓葉帆相信,眼前的這個病人,決定是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
這個人似乎很擅長對付血族,如果能夠學到他的本事,對付一個宋強不在話下。
“不知道先生,該怎么稱呼?”
“看來葉先生認不出我來了。”
男人撕下偽裝,露出他的廬山真面目。
阿虎也同時是撕下了偽裝。
“原來,您是當日來參加藥企交流會的校長。”
那天在藥企交流會,曾經有一個大人物,讓整個交流會延期舉辦。
后面交流會舉辦的時候,主辦方又為這個大人物單獨設計了一套Vip包間。
此前兩人雖然沒說過話,但交流會過后,那個大人物和他的下屬上車之前,曾和葉帆打過一個照面。
齊茂德曾向葉帆提起,他親耳聽見,旁人稱呼這個大人物為校長。
校長著剃著光頭,下巴很大,身體異常健壯,從樣貌上看,應該有五十多歲。
而他身邊那個阿虎的人,就是當天和他一并來交流會的下屬,阿虎的臉上長滿了胡子,看樣子應該和校長差不多大。
“我叫劉宗武,是京都男子私塾的塾長;這位是京都男子私塾的教官,名字叫董五虎,我平時都叫他阿虎。”
“我這一次來找你,是為了履行對摯友葉柄才的承諾,收你來京都男子私塾,簡稱男塾來上學。”
爺爺?男塾?
葉帆不由得愣了愣,眼前這個男人不過五十多歲,而他的爺爺臨終前已經超過七十歲,兩個人怎么會是朋友關系?
而這個京都男子私塾,簡稱男塾的學校,又是什么地方?在現代社會,怎么會有私塾存在?
而爺爺又為什么想要他去男塾讀書?
看出葉帆心中的疑惑,劉宗武從懷里拿出一封信,遞給葉帆:“這是你爺爺,當年寫給我的信扎。”
葉帆接過信件,發現信封上赫然寫著:“葉氏后代子孫親啟。”
葉帆一眼就能認出,這是爺爺的筆跡,他打開信封,展開疊起來的信紙,仔細閱讀以后,發現這是他的爺爺,葉炳才寫給葉家后人的一封信。
信里面字字句句,都表達出男塾是整個虛祖國最偉大的學校,校長劉宗武,是真正的男人。他希望葉家的每一代后人,都能夠去男塾學習。
這下葉帆已經確定,爺爺是真的想要讓他去男塾參學。
這件事讓他感到十分困擾,他雖然不知道男塾是什么樣的學校,但光聽名字就知道地理位置設置在京都。
如果放在從前,他去讀書也沒什么。
可現在正值多事之秋,他離開榕城以后,身邊沒有人可以抵擋宋強,蘇曉曉和徒弟們的安全,就成了問題。
劉宗武親自上門招生,是爺爺的熱血換來的。
如果不同意去男塾,就辜負了爺爺的一番苦心;要是同意去男塾,就是對家人和徒弟的不負責。
“葉帆你不必擔心,只要你能夠通過我的考試,加入男塾,成為我的塾生。那么在男塾讀書的三年里,我可以保證你身邊人的安全,就算是宋強的主人血祖,也不會輕易滋擾他們。”
劉宗武提出的條件十分吸引葉帆,他相信爺爺不會看錯人,這個是劉宗武說的,肯定是真話。
葉帆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身邊人的安全問題,就算沒有爺爺的祖訓在前,他現在也有興致加入男塾。
一方面為了保護家人,另一方面,想要學習對付血族的方法。
他有預感,就算沒有宋強這個人,日后也勢必會和血族產生沖突。就和羊皮紙上那個會發光的男人一樣。
“我是很想要去男塾學習怎么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不知道考試在什么時候舉行?”
葉帆沒有立刻就同意參加考試,理由是他并不知道考試時間是怎樣的,如果就在這兩天,那會耽誤他給白城嵩治病。
“我明白你的意思,男塾的入學考試,不同于一般學校的考試,從你同意加入男塾的那一刻起,考試開始了。”
“你現在就可以同意參加考試,分數估計在一兩個小時之后就能打出來。”
葉帆心想:“我盡快參加考試,如果能夠通過,家人就得到了男塾的保護,到時候我可以安心給白爺爺看病。”
“好,我接受考試。”
聽了葉帆的回答,劉宗武顯得甚為滿意,居然從輪椅上站了起來。
葉帆和柳小六,看到劉宗武穩健的步伐,就知道他剛才生病是裝出來的。
一個常年坐輪椅的人,不可能剛一下來,走路就這么有力量。
“今天早上,我來的時候,是想給你準備個小考試,看看你的人品。”
“剛才,我說出可以保護你的家人,是第二場考試,想要看看你的信心。”
“男塾是培養男子漢的地方,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就必須要有信心,然而信心總是相互的,愛懷疑別人的人,也喜歡懷疑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