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太子震怒,四十七毫米火炮現世
上報完查到的情況,長孫無忌等人都感到一陣心驚!
皇帝眼皮子底下,如此貪腐。
他們可是帶有監督之職!
這幫混賬,居然如此膽大妄為。
大殿內,一片寂靜。
李泰沉默良久,抬起頭掃過,胸光乍現。
“畜生!”
“國庫、內庫,僅存的銀兩拿出來救濟萬民,這幾十個朝廷官員竟然貪墨如此巨額,可還將孤、將這朝廷放在眼中!”
“這,還是在長安城!外地恐怕更為惡劣。”
怒火沖天!
緊攥著拳頭,青筋暴起。
國庫空虛?
大唐朝廷沒錢了?
狗屁!
全都被這群蛀蟲貪墨。
如此情況,李泰如何能不憤怒。
“給我查清楚,所有相關人等,下入大獄!”
若不是父皇之前登基說過,貪腐不足以殺頭的話,此刻他恨不得親自動手殺了這幫混蛋。
“還愣著干什么,還不去處理!”
看著一眾大臣不為所動,低著頭不說話。
李泰更是火大,自己就這么沒有威信?
說起來,朝中百官。
雖然他是太子,現在更是接替父皇掌管大權,雖然沒有實名,但卻有皇帝之權。
然而,顯實是,所有的命令,只要以長孫無忌等人為首的官員不點頭,根本下達不出去。
何其,可笑!
“太子殿下,這件事已經在處理了,眼下最主要的,解決百姓困境,否則將重現幾年前的饑荒!”唐儉站出來說道。
“解決,你們說的辦法失敗了,現在問孤,怎么解決?”
“殿下既想做明君,那必然要以天下萬民,國家社稷為己任。”
“哼!孤只想斬盡這無數的貪官污吏!”
李泰深知,這件事自己根本沒辦法,但卻又不能不管。
情況迫切,實在是讓人焦躁。
“殿下,老臣建言,搜查到的貪污銀兩重新發放民間進行補貼,我親自監督,另外,一定要阻止銀行擴大聲勢,目前已經有很多的百姓開始加入購買秦牧發行的債券,還有大量的存銀!”
“如此下去,長安城的繁華,將徹底消亡!”
“阻止,你們說說,孤,該怎么去阻止,現在銀行開的遍地都是,關乎數百萬子民,貿然查封關門,你們可知道會發生多大的問題?”
李泰面色冷厲,以往的沉穩,這一刻全然不見。
討論了一早上,也沒什么大作用。
最終,還是長孫無忌開口,組織一個特殊的官員隊伍,專門負責補貼事宜。
本以為這么做就會緩解,百姓卻不吃這套。
尤其是商戶,他們做生意就是求財,既然你朝廷要穩定市價,那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換地方!
甚至,有些商戶直接將手中的資產出售。
這背后的收購人,自然是不用說......
林權安排的人,在長安城瘋狂收購商鋪,短短三天耗資百萬。
三家錢莊,上百家布行、鐵鋪等等,數不勝數。
以前,一家鋪子價格貴的離譜,現在虧本也要賣出去。
就這,他仍然不滿意,擴大了范圍,一直向北擴張。
......
五天后。
長安城忽然恢復了平靜。
百姓又開始以前的生活,看起來好似物價瘋漲的風波就這么過去了。
實則,這一切的背后,都是一只黑手在操控!
萬年縣外,一處路邊小茶館。
“事情辦得怎么樣了?”
“稟大人,目前剩余資金為三十萬兩白銀,已經和十三家商行談好,兩天后交割。”
聞言,林權面露冷笑。
“很好,最近放緩速度,要是實在不行就停止收購,你們繼續隱藏關注情況,以防出現變動。”
“是!”
幾名百姓打扮,有男有女,應了一聲從后面的小房間逐個散去。
林權坐在那,開始書寫報告。
沒一會,茶館的老板進來,“大人。”
“將信件送到靈州諸葛大人手中,切記親自護送,若是遇到截殺等,信在人在!”
“屬下謹記!”
看著官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大多數都是普通百姓,還有商戶的押車。
林權微微抬頭,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再過幾天,這長安城就要變天了!”
靈州城,軍營。
秦牧和往常一樣,每隔幾天,甚至一兩天就會去巡查一次。
最為看重的火炮部隊,正在實驗新的火炮。
砰!砰!砰!
連續的射擊,巨大的轟鳴聲,震耳欲聾。
前世作為一個參謀長更是特種部隊訓練教官,對這些東西比任何人都熟悉。
僅僅是看了一眼那黑洞洞的炮口,立刻就知道口徑。
“四十七毫米!”
無法想象,短短幾個月時間,臨時搭建的研究部門竟然做出了合格的口徑火炮。
雖然是前膛炮,但已經是精品了。
手工比不得標準化的工業機器,能生產出一批次十門誤差極地的炮管,已經非常難得。
“賢王,這樣的火炮比以往射程更遠,達到了兩公里!”
兩公里就是四里啊。
何其恐怖的射程!
視線之外,敵人還在叫囂就被一發炮彈掀上天!
這樣的成就,只有他靈州大軍擁有。
“很好,所有參與研發火炮的人員,賞銀百兩!”
“謝賢王賞賜。”
無名主要負責人無比開心,一百兩銀子不算什么,但賢王的稱贊可不是誰都能獲得。
“這樣的火炮,制造一門需要多久?”
秦牧忽然想到了什么,“你們手工制作,如何做到統一?”
聞言,研究人員笑了起來。
“賢王,我們接受學習后,已經開始研發流水線生產,炮管不是我們做的,而是不遠處的鐵匠工坊,專門負責生產,其他的配件一樣是分開制作。”
“而我們,現在只負責實驗,然后提出改良下發到各個部門。”
秦牧眉頭一挑,“那就是說,火炮已經實現快速組裝,模塊化生產?”
“是的,這個經驗還是從火槍研究隊那邊學習的,他們現在一個月能生產超過三百支!火炮暫時不可能到這樣的程度,一個月最多五十門。”
研究人員指著面前的炮管,“這樣的炮管,成本極高,而且需要三名工匠精打細磨,至少要半個月才能通過檢查進行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