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被迫進化!
還在問多少錢?
“之前不是說了嗎?”
“如果你能打贏卡爾伯格,多20萬是沒有問題的。”
“至于后面的1串3的話,說實話……”
“都是兩個老家伙了,大概不能證明什么吧。”
“可能贏了也就在名氣和話題上有點影響。”
“如果這樣的話,應該還能多個5萬10萬?硬實力以外的因素,我可不敢保證。”
好吧。
再多那5萬10萬,已經夠了!
可回到場上,最實際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卡爾伯格要怎么辦?
繼續比賽,楊小龍嘗試從前三板進行突破,可相比其他傳統歐洲球手,卡爾伯格前三板雖然比不上他,但至少也能勉強防住他的前三板快攻,讓比賽快速進入中遠臺的對拉的相持階段。
“呀!”
再拿一分,3:10,卡爾伯格大喊,為自己提升士氣。
只要再贏下最后一分,這局他就能拿下!
所以一鼓作氣,中途沒有太多的動作和休息,卡爾伯格再次開球。
“啪!”
“嗒!”
“嗒!”
經過前幾板的交鋒,比賽再次進入中遠臺對拉節奏。
“呀!”
卡爾伯格再一次大力抽球,所有的人都覺得楊小龍要輸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被巨大的壓力倒逼,楊小龍竟然做出了一個簡單又不簡單的技術動作!
側切!
乒乓球之所以會越來越涼,就是因為不像足球和籃球那么直觀。
比如籃球,看到各種空接暴扣、眼花繚亂的運球過人、還有那些肌肉大漢的激烈碰撞,就算是平時不打籃球也不看籃球的人,他們都知道這就是“厲害”的比賽,這就是“牛逼”的運動員。
足球更是如此,只要踢出一個超遠距離的世界波,只要一個人能單獨帶球突破好幾個人的防守,就算是一個不懂足球也不看足球的人,那也要忍不住大呼“牛逼”!
但乒乓球不同。
就算是拿出有史以來最為激烈和漂亮的一球,只要是不打乒乓球也不看球的,那可能只有一個感覺:
“就這?這就是乒乓球歷史上最牛逼的一球?”
楊小龍的這個“側切”,則就屬于這種情況,看起來十分簡單卻又十分不簡單。
這一技術,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突然改變球的節奏,使對手無法預判到擊球點,從而產生失誤。
打球的人都知道,這種“側切”很難系統性的練出來,大部分人的側切都是訓練中玩出來,或者像楊小龍這樣,在比賽中被逼出來的。
使用“側切”比較頻繁的現役頂尖球手,還真的非常稀少,大概只有中國隊馬隆和日本隊丹羽孝那兩個人使用的還算比較頻繁了。
不過都被逼到被迫“進化”,可以看出,卡爾伯格給的壓力真的很大。
一記“頓悟”的側切過后,楊小龍當然沒放過這一次難得的機會!
抓住卡爾伯格有些亂的節奏,楊小龍全力反擊!
4:10!
在被連續打了好幾分之后,楊小龍終于再得一分!
“嚇!”楊小龍振奮無比的大喊。
卡爾伯格則有些意外。
側切?
他之前有研究過楊小龍。
知道要提防楊小龍的“左手”,可沒想到楊小龍還有“側切”這一招?
不過也罷。
因為沒有預料到了丟了一分,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接下來他還有丟7分的容錯率,這樣巨大的心理的優勢可想而知!
于是,調整心態后,卡爾伯格再次做好準備。
“來吧!”
關鍵分,楊小龍已經沒有容錯率,所以只能將球拍又換到了左手。
就像之前的全國大賽一樣,打算憑借左手天然的球路優勢完成逆轉!
場外,湯淺政明吃過這一個虧,所以看到楊小龍再次祭出“左手”,也開始替卡爾伯格有些擔心。
不會和他一樣,在捏著賽點的情況下,被連續逆轉吧?
可和湯淺政明完全不一樣。
楊小龍的左手,卡爾伯格早就已經計算在內。
一個月前,還在歐洲的時候,就已經找了一個專門的左撇子球手來模擬適應。
雖然那個模擬球手是橫板選手,但現在面對楊小龍的“直板左手”,適應程度也還行。
“嗒!”
“卟!”
“啪!”
……
可真打起來,楊小龍左手的威脅也沒有這么大。
“不會吧?就連突然換到左手都打得這么習慣?”
因為不知道卡爾伯格提前練過,所以所有人都有些意外,覺得卡爾伯格真的有點強。
呵!
沒有招了吧?
左手都使出來了,卡爾伯格想知道楊小龍還能怎么掙扎!
可楊小龍還真就還能掙扎!
與之前在全國大賽時不同,這次,楊小龍的換手技能又進化了。
就在這一分的球里面,楊小龍先是在發球時右手換左手。
如今打到一半,就像聽到卡爾伯格心里的問話一樣,再次將球拍換回了右手!
一球之內連續兩次換手?這顯然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卡爾伯格更是如此。
一時之間,腦子一打結,應對方式沒能跟上楊小龍的反復橫跳,真猶豫了一下。
而高手對決,那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5:10!
在致命賽點下,楊小龍頂住壓力,再拿一分。
“嚇!”
楊小龍再一次振奮的大喊。
觀眾們也才發現,好像因為楊小龍的緣故,原本這都“不娛樂”的比賽又開始變得“娛樂”了!
這球拍在左右手反復橫跳的打法,顯然觀賞性強太多了!
這可就不是那種不打球的人看不出哪里厲害的球了,而就是不打球不看球的人,看到楊小龍的這個不斷換手的操作,那肯定也都覺得這很厲害!
實力+觀賞性!
并且還是那一種像足球和籃球一樣的,就算看的人不打球也不看球,根本就不知道乒乓球,那也能看出“很厲害”的觀賞性!
并且這不僅僅是花里胡哨,還真的殺傷力和威脅性都很大,所以,劉指導等人,突然又對楊小龍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這家伙,不僅打法這么有觀賞性,并且實用性也很強,不會真的成為逆轉整個乒乓球運動頹勢的傳奇吧?
可以試著想一想,如果每個球員的打法都像楊小龍這樣兼具使用和觀賞性,那整個乒乓球運動,一直搞不起來的商業比賽,說不定真的就有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