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尸解成仙,太歲真相
柳毅道:“我以前看過一本叫《洞真秘要》的雜書,上邊大談尸解成仙之法,其言尸解者,先死后蛻,假托為尸,身形解化成仙也。
這種方法成仙,又名蟬蛻,就像蟬蛻殼一樣,會留下尸體皮囊,或者是身形消融,留下衣物、毛發(fā)等等!”
“尸解成仙!”劉勝忽有所悟。
“這就說得通了,怪不得叫輕身不老,身體都化了,可不就是輕身了!都尸解成仙了,自然也就不老了!
破案了!那些所謂上古帝王的飛升真相,怕也都是如此。”
“這說明太歲根本就不是什么好東西!只是被人們誤以為,吃了可以成仙罷了!甚至還發(fā)明了尸解成仙的說法。”
劉勝感覺已經破解了太歲的真相,起碼這個世界的太歲應該是這樣的!
難怪那些鄰居們會說,趙員外等人是飛升成仙了,原來也不是瞎說,還真有根源!
據(jù)說趙員外,生前就是狂熱的修仙愛好者,仔細想想,這個世界中對仙道抱有熱情的人,還不在少數(shù)。
比如之前誤被真空道變成豬的盧秀才,為了尋仙瘋狂作死。
柳毅本身也是愛好者,才機緣巧合,走上了守夜人的道路。
為了成仙的理想,人干出什么事都不稀奇,而太歲,無疑是這些人眼中的靈丹妙藥。
總之這個世界的人,對修仙的向往,要遠超劉勝想象,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這個世界是真有神仙和修行門派存在的!
雖然道門從不刻意宣傳,甚至懷有很大避世的態(tài)度,但依然潛移默化的,在民間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老百姓甚至經常把各類妖怪事件,訛傳為神仙故事,其實也是體現(xiàn)了對仙道的向往。
“不能低估老百姓對修仙的熱情啊!”
那么整個事情似乎已經開始清晰起來了。
“我捋一捋!”
劉勝分析道:
“事件的起源,是農民張沙,在田里挖出一顆太歲,并賣了大價錢,因此發(fā)財,這基本沒什么問題。
然后城中某個熱衷修仙的富豪,知道古籍中對太歲功效的記載,于是花大價錢從張沙手中買了過來……”
“這里邊有個問題!”劉勝又立馬推翻了這一猜測。
“這樣太歲只會落入某個受害人家中,不會這么廣泛傳播,這其中應該還有個第三方,作為中轉!
所謂奇貨可居,或許是某個中間商想賺差價,那么如何將其利益最大化?”
柳毅想了想道:“傳說太歲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如果是我的話,肯定會切割下小塊賣給不同的人。
只要留下主體復生,就可源源不斷,取之不絕,簡直就是一顆搖錢樹!”
劉勝點點頭,這就相當于可再生資源,那么這件事的真相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個第三者,把太歲推銷給城中各大富豪,這些富豪的共同點,一是有錢,二是比較向往仙道,如此才能賣出高價!”
劉勝總結道。
“而這些富豪服用了小塊的太歲肉,最終被太歲所害,身形消融,詭異死亡!”
柳毅道:“古籍中記載的尸解成仙,就是類似的情況,那么還有一個疑問,這是太歲本身的特性,還是妖物的特性呢?
或者說,這只是太歲本身的毒性,其實根本沒有什么妖在作祟?”
劉勝想了想,猜測道:
“也許太歲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妖,你想想古籍中的記載,叫視肉、聚肉之類的名字。
一聽就很好吃的樣子,名字不是瞎取的,沒人能拒絕吃肉,否則也不會得出輕身不老的結論了,說明人很樂意吃它。
那么說不定此物的特性,就是吸引人來吃它,從而達成害人的目地,就像寄生蟲一樣,這就叫欲將取之,必先予之!”
柳毅贊道:“欲將取之,必先予之?勝哥文采斐然,小弟佩服!”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這個世界并沒有此書。
劉勝也不能確定這個世界的文學著作,詩詞歌賦等等,跟藍星歷史上的有什么差別。
這不是短時間內能研究明白的,因此也就熄了靠背書裝13的心思,以免鬧笑話。
不過偶爾冒出幾條,這個世界沒有的金句名言,還是可以的。
柳毅繼續(xù)總結道:
“那么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找到這個中間商,不過此人知道太歲的藥用價值,或許自己也食用了太歲,就在這十名受害人之中啊!”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又繞回去了,所有知情人都死光了,如何追蹤太歲的下落?
這時,有意突然反駁道:“不可能,這個中間之人,恐怕沒有那么簡單!”
“哦?有意兄有何高見?”
有意分析道:
“依貧僧之見,這個中間商確實是問題的關鍵,如果被害者都是買了小塊太歲肉的富豪,那么張沙的情況怎么解釋?
張沙并不知曉太歲的功效,甚至一度以為其是不祥之物,更別說食用其肉了。”
柳毅聞言恍然大悟:
“哦!確實如此,如果張沙也吃了太歲肉,必然是知曉了其藥用價值,那么肯定是這個中間商,告訴他太歲的功效的。
但如果中間商為了賺錢,是沒必要告訴張沙太歲的價值的,這樣只會給張沙增加漫天要價的資本。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張沙因此發(fā)了財,要了高價,按理說本來是要扔的,說不定不要錢張沙也會送出去。
一開始肯定不會想到能賣多少銀子,而這個中間商,就算再有錢,也不會傻到主動給自己提價吧!”
柳毅搖了搖手中的君子扇,補充道:
“除非他是品德高尚,好讓不爭的上古真君子!”
劉勝也打開扇子,搖了搖頭:“那不能,上古真君子,如今也只剩我們二位傳人了!”
再說,做布爾喬亞的哪有君子!
“咳!”
干咳一聲,有意接口道:
“所以說此人不簡單,不是完全為了錢,他除了知曉太歲表面的價值之外,很可能同樣知曉太歲真實的危害。
既然如此,他肯定不會食用太歲,自然也就不會出現(xiàn)在受害者之中。
而他寧可多花錢買太歲,也要告知張沙太歲的價值,應該是故意引導張沙食用太歲。
這未必不是懷著殺人滅口的心思,那么此人的真實目地,恐怕不僅僅是賺錢那么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