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中正定品,偉大理想
劉勝和有意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會努力了
呂中又補充道:“一個月之后,你們這批生員就算結業了,再想學習修行知識或道術之類,就必須用功勞點來換了!”
“哦!”劉勝了然,這種模式感覺有點熟悉。
想了想,貌似可能差不多,守夜人的這種制度模式,跟劉勝在藍星看的小說中,那些修行門派也差不多。
門派只教你一些基礎的,至于高深進階的東西,就需要門派貢獻之類的東西來換取了。
這樣想來,守夜人何嘗不也算是一支特殊的門派呢?道門本身也是由各大門派組成的概念。
說守夜人能代表道門,甚至守夜人就是道門本身,那也沒有錯。
劉勝感覺似乎隱隱抓住了守夜人存在的某種意義,不過這種感覺稍縱即逝,他也沒有想明白。
“唉,我這個人的毛病就是想得太多啊!”
甩開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劉勝回歸當前的問題,回想了一下之前呂、宋兩位前輩的話,又問道:
“小中正官是什么官?似乎還有大中正官啊?”
呂中笑道:
“你猜的不錯,確實有大中正官,中正官,本是前朝為官員評級定品的特殊官職,今以被廢除,但守夜人沿用了這個叫法。”
“守夜人衙門的中正官,專門為守夜人定品,說白了就是考校老師,也為摸清守夜人之間的實力差距,合理分配、選拔人才!”
“其中能定下三品的,為小中正官,能定中三品,為大中正官,一般一州之地才有一名大中正,就在我們郯城衙門!”
劉勝連連點頭,這跟圖鑒給妖定品的行為貌似差不多?那么自己算不算是一個中正官呢?
所謂品頭論足,人多有這種愛好,中正官這種專門評價別人的職業,貌似還挺有意思的。
劉勝又好奇追問道:
“大中正官才能定中三品,那么上三品的守夜人,又要何人來認定呢?”
呂中回道:“上三品的守夜人,將前往玉京城,由守夜人最高衙門,司天監監正大人,親自定品!”
說道這里,呂中突然嘆了一口氣,手中的飯都不香了,筷子一扔,不吃了。
劉勝和有意正聽得高興,突然畫風突變,不由面面相覷,不知道怎么回事。
“是我哪句話惹呂大哥不高興了?”
劉勝抱拳施了一禮。
呂中嘆道:“不是,二位小兄弟不要多想,小宋啊,你來說一說。”
宋學撓了撓頭,沉吟了一下,解釋道:
“據我所知,咱們大唐上三品的守夜人也不在少數,但無一例外,都是各大道門出身,很多甚至是各大道門高層兼任。”
“而像我們這等出身的上三品守夜人,一個都沒有!”
劉勝一時沉默,弱弱的問了一句:
“這是為什么呢?”
宋學看了呂中一眼,也嘆了口氣道:
“唉,修行一途,人本身的天賦和毅力固然重要,但很多重要的外部條件,同樣不可忽視!”
組織了一下語言,宋學繼續說道:
“像我們這種守夜人,都是半路修行,本身就比那些道門弟子慢了好幾步。
在早期除妖的時候,被妖氣消磨了不少精氣,雖然后來接觸修行之后,都能補回來,但這樣一來,又耽誤了好幾步。
道門出身的弟子,還有師門額外提供的資源助力,這又又拉開我們好多步……。”
“如此種種相加,道門出身的守夜人,實力和提升速度自然遠超我等,所以占據了上三品的所有位置,我們望塵莫及!”
呂中白了宋學一眼。
“小宋你不是挺懂的?我看你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咱們和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道門弟子,能是一回事嘛?”
劉勝算是明白了,為什么呂中對道門出身的守夜人,抱有極大偏見甚至敵視,雙方確實有很大的鴻溝。
各種真實虛幻意義上的鴻溝。
這就像藍星某些大公司,正式工和外包工的差別。
大家都是守夜人,干著同樣的工作,一樣的努力,憑什么你一路升職加薪,而我只能原地踏步?做人的差距為什么這么大?
這不公平!起碼呂中或許還有更多平民出身的守夜人,都是這么想的。
矛盾也就這樣產生了,劉勝可以預見,在守夜人當中,必然會存在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
甚至多想想,各大道門本身也未必是鐵板一塊,雖然都叫道門,但本身就有不同的門派區別。
劉勝有些頭疼,他可不想卷入這些無意義的爭斗當中,最好能保持中立,做一個安安靜靜的除妖美男子。
宋學被呂中說得有點尷尬,有點反駁道:
“還有一個原因,守夜人衙門創立不過數十載,這么短的時間內,我們這些半路修行的人,沒人能修煉到上三品,也很正常。”
“要知道很多上三品的守夜人,本身就是道門修行多年的高手,說不定活的年紀比我們幾個加起來都大。”
“我們現在追不上,額,當然我是沒什么戲了,不代表以后沒有人能追上,晉升上三品。”
呂中不屑道:
“哪有那么容易,就算能追上,也要付出遠超道門弟子不知多少倍的努力才行!”
說完這句話,呂中突然面色一正,目光深遠。
“除非道門能完全放開限制,允許天下百姓從小修行,到時候人人如龍,世間再無不公,再也不受妖邪威脅!”
“嘶!”劉勝心中一驚,這是什么說法?
想不到呂中竟有如此偉大的理想抱負!
雖然劉勝隱隱覺得,事情似乎也沒有那么簡單,呂中的理想似乎過于理想化。
不過依然對呂中,由衷升起一股敬佩之情,不管怎么說,能有這種造福天下,大公無私的理想,還是值得尊敬的。
“這怎么可能……。”
宋學一時也是啞口無言。
四個人這一桌,總體來說相談甚歡,吃飯吃的有點久,直到老李頭來催促才匆匆散場。
劉勝和有意與呂、宋二位大哥道別,二人還有任務要辦,相約以后有機會再聊。
短短一頓飯的功夫,劉勝也是感覺受益良多,又學到不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