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小楊同志對小姚同志的好感可能連小楊同志自己都沒發覺。
畢竟人家是清純妹子,沒談過對象,這方面的神經有點遲鈍。
但那天晚上姚小聶那兩首歌一唱,小楊同志就察覺了。
原來她對那王/八/蛋還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啊!
但是小楊同志打心眼里覺得她和姚小聶是不可能的,因為她是老師,姚小聶是學生,她還比姚小聶大兩歲等等等等……
所以小楊同志果斷地決定和那王/八/蛋保持著距離。
姚小聶估計小楊同志還有一個顧慮,就是覺得他們才19歲、21歲,人生還長著,不想那么快談朋友,不想那么快談婚論嫁。
嗯。
這年代的女孩一想到談對象,就是奔著“結婚對象”去的。
這更加可怕啊。
不過想想小楊同志的一系列表現,真是挺可愛的。
不過即使對象是小楊同志,也不能干結婚這種事。
結了婚,白玫瑰就變成米飯粒,紅玫瑰就變成蚊子血。
不結婚,白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紅玫瑰還是心頭朱砂痣。
姚小聶重生一趟這么懷念白玫瑰,因為上輩子沒得到啊。
所以小楊同志一直是他的床前明月光。
結婚是不可能結婚的。
不過床前明月光可以付諸實踐一下。
畢竟19歲的身體血氣方剛,不來點靈與肉的交流是違反人性的。
別把身體憋壞了。
姚小聶又看看面前的高呈林和郭尼娜。
這對“小夫妻”還不知道人生是什么樣,男女關系的本質是什么。
他們還不知道他們即將要面臨多少狗血的考驗。
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挺得過去。
不過姚小聶上輩子活到五十多歲,經歷那么多狗血的事情,他的人生經驗是:走過的都是收獲。
多少狗血的事情,發生的時候覺得天塌下來了。
但在世俗的人生中,其實只有一條命是真正重要的。
只要不是威脅人身性命的事情,其實都不算什么事情。
那些讓你覺得“我的人生完了,我的人生結束了”的事情,回頭看看其實只是漫漫人生路的一點波折。
走過的都是收獲。
所以高呈林和郭尼娜的人生,讓他們自己去面對吧。
姚小聶只能做出他認為是正確的方向引導。
郭尼娜拿過賬本,翻開最后一頁算著賬,說著:“小姚哥,這次總共的營收是106522元,按照我們的約定,四六分賬,你這邊該拿到63913.2元。你看看對嗎?”
姚小聶簡單看看,說道:“對的。”
高呈林立即把用編織袋裝著的一袋子現金交給姚小聶,說道:“老大,錢在這兒,你點點吧。”
姚小聶把錢收起來。
這屬于一筆意外之財了。
原本他只是出于“改變了高呈林的命運”的愧疚,想幫幫高呈林,給他們指條能發財的“國際倒爺”的路子,然后幫助他們的生意起步,順帶著借助他們,進行對毛熊國的布局。
他本來沒想借助高呈林和郭尼娜這路子賺錢,沒想到一下子賺了六萬多。
從這單生意看出來,高呈林和郭尼娜是靠譜的,可以與他們合作賺些錢。
姚小聶本來就在想著籌集辦企業的資金的事情,他不禁動開了心思。
干一票國際倒爺的生意,賺他個幾百萬來?
郭尼娜把賬算清楚了,又問道:“小姚哥,我看到我們這邊回收翻新的生意已經停了?”
姚小聶:“對,這段時間我們的業務全面轉型,回收翻新的生意已經停了。”
郭尼娜:“那我和呈林從這里拿不到手表了?”
姚小聶:“前些日子還做出來百來只吧,估計不夠你們下一次生意的貨量,而且以后都沒有了。”
郭尼娜犯愁道:“百來只手表當然不夠。我和呈林是想把這‘國際倒爺’的生意做好。我們想馬上準備下一次的生意,本來還想在小姚哥這邊繼續拿手表。”
高呈林說道:“那我們就干脆轉向賣紡織品吧。電子產品也不是那邊最缺的貨物,老大,我和尼娜回來的時候就商量著想轉成做紡織品倒賣的生意。”
姚小聶:“做紡織品當然好。但這不是你們想做就能做成的,你們的拿貨渠道呢?”
高呈林:“我們可以去找紡織廠拿貨?”
姚小聶搖頭,說道:“紡織廠供貨都是有固定渠道的,不會把貨賣給你們私人。”
高呈林畢竟還是個大學生,不了解社會。
這年代的紡織廠都是guoying工廠,民營紡織廠還沒出現。
guoying紡織廠的貨物都有固定的配給渠道,私人沒法從這些guoying單位拿到貨。
高呈林:“那……我們不找廠家買呢?我們去市面上收購?”
姚小聶:“你們去市面上能買到的貨已經被倒賣過一手,價格貴是一回事,樣式、質量又參差不齊,你們生意要做大的話,拿這種貨源不行的,還是得拿正兒八經的批發貨才行。”
郭尼娜在印刷廠待過兩三年,走上社會工作過,比較了解社會上的情況,她本來已經想到要做這“紡織品倒賣”的生意沒那么容易,里面必定還有他們不了解的門道。
郭尼娜:“小姚哥。那我們可以怎么做,你給我們指條明路好嗎?”
姚小聶思量一下,說道:“除了拿貨的問題,你們拿了這些紡織品,你們打算怎么運到黑河去?你們有運輸渠道嗎?兩件厚衣服就要一斤重,十幾二十雙襪子也要一斤重,你們自己帶貨,一次最多帶一百斤吧,這樣只能帶幾百件衣服,賣出去最多就賺三四千?這賺頭就太少了。”
姚小聶嘴上說著,心里盤算開了。
這“國際倒爺”的生意扎扎實實是能發大財的。
想想日后那些牛X的國際倒爺,都是一火車皮一火車皮的貨拉過去賣。
一火車皮載重60噸啊。
哪怕保守估算,一火車皮載滿的紡織品都要值一百多萬的國內拿貨價。
一火車皮的紡織品拉到毛熊國那邊,賣個三倍價錢就夠了,那就是幾百萬的賺頭。
所以日后那些“國際倒爺”一趟生意都是幾百上千萬那樣賺的。
那可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幾百萬一千萬是什么概念!
特別是1991年毛熊解體之后,這生意造就無數隱秘的華夏豪富。
眼下1984年,這“國際倒爺”生意還做不到那么大。
但是一趟生意一百來萬應該還是做得到的。
這是一個賺錢的好路子。
或者能和高呈林、郭尼娜合伙撈一筆大的?
能賺上幾百萬來,那辦計算機企業的資金問題就解決了啊。
姚小聶仔細盤算一下,這事能干。
短時間內賺他個幾百萬下來還是不難做到的。
很好。
那就干他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