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文打包收拾行李的間歇,看了看外面的天,藍天白云,路面沒有快要被烤出油的熱氣,柳樹的枝條一動不動的靜垂著。
突然間,生出一絲倦意,也想就這么靜靜的呆著,就那么一動不動想事情。
老家的籬笆小院還在,舊時的朋友在讀書期間都逐漸斷了聯系。記得開始的時候還會寫幾封信,后來也沒見到什么回信,便自然而言的斷了聯系,就這么淡淡的。
不知道問什么,同學間總會偶是出現一些莫須有的流言,說班長楚易是良配,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和楚易聊的話其實真不算少,一個班長和一個學委不可能不溝通。可是,真的不算互補欣賞。
主要還是在長相上,都長的不差,但都沒長在對方的審美上。于是,楚易畢業的時候主動說起,自己要找個少奮斗二十年的女生,希文顯然不是他的良配。
讀書讀多了的人,除了傻氣,人也不修邊幅是再正常不過了。
希文真的和楚易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在說話,一個仿佛已經老氣橫秋,事故得好像已經被世俗埋葬的了無生趣,卻又生機盎然;一個仿佛還在16歲的高一畢業的那個夏天,天真的相信真誠可以有真誠以對,愛情能夠悄然而至點亮生命。
無論是希文還是楚易都相信自己是對的,而正如兩個本就南轅北轍的人,根本是走不到一起的。畢業就是兩人交集的終點,沒有共同要服務的班級同學,那傻傻的希文和看著世俗其實更傻的楚易就真的沒有往下走的必要了。
希文心里有時也很容易感動于有人偶然間付出的善意,同學間偶爾談起的合適,朋友已經開始處對象剩下自己形單影只的焦慮。可是,這一切都不會過于模糊心中的那個影子,高一的時候有個男孩跑5000米得第一的身影,矯健帥氣,而后又給內向不愛說話的她悄悄照了一張生活照,還最后送給了她。可是,也沒有再多說一句話,見到人會悄悄還是躲開的。那個高中畢業后,再也沒見過的他,才是希文心里的白馬王子,又沒有必要和任何人提起的早就不知所蹤、無法聯系的白馬王子。
后來的很多年,希文才知道,不聯系其實也是最好的結局。聯系與不聯系即使對于互生好感的人,都沒有繼續的必要,何況單方的好感更是不值一提。
希文還不知道,等在前面的路有好多岔路,其實并不好走,以為相處多年熟識的人,其實互相并不了解,人心難測這個詞其實很簡單就發生了,所謂的朋友也很多是一廂情愿的自以為是,雖然自以為是這個詞聽起來那么的刺耳又扎心。
畢業了,道路千萬條,可希文的眼前和身后都只有一條。這條路,讓家人都開心,親戚都滿意,只是希文自己有些許的迷惑。不是應該先工作,再選擇接下來的路嗎?一味的讀下去,還是最信任的長輩選擇專業就肯定會有好結果嗎?雖然這樣猶豫著,希文也選擇那條別人替自己選擇的,自己拼勁全力得到的,本應更好的路。
打好包,希文帶著行李回家了,等著新學期的開始,等著一段新的生活,離親人不遠,離現在的宿舍不遠,可是離自己的理想生活卻越來越遠的那條路。
那么年輕的希文,并不知道,這一去就是20年的岔路,帶給自己只是一個有一個的后悔,所謂的無悔付出,只是自欺罷了。人生路,自己要走好已經很艱難了,怎么能被人隨意牽著鼻子走走呢。
什么時候有主見,堅定自己的路,什么時候自己的人生才會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