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這兒干什么。”玉鼎真人大喊,“還不快給我做吃的去。”
紅衣門童聞言,跌跌撞撞地走開。
玉鼎真人看著身邊這個徒兒,心中歡喜。
十二金仙之中,他的本事,排在最末端。三界之內,他的名聲也不是很好。或許,這個徒兒,能夠讓他名聲大振。他教出的徒兒,會讓三界顫抖。
他就會成為三界最厲害的師尊,教出了最厲害的徒弟。
想到此處,玉鼎真人看到了整個三界,都對他恭順。大批修仙的人,前來拜他為師。一時間,玉鼎真人成為了轟動三界的人物。
楊戩喊了幾聲,才把玉鼎真人拉回了現實。
玉鼎真人說,“徒兒,你與常人不同,需要修煉的仙術,必須是最強大的。”
“師尊,徒兒與常人有何不同。”
“你的身世,想必你已經知道了。”
楊戩點頭,“徒兒知道。”
“你乃半人半仙,天生神力。你先天不錯,后天也很好。”玉鼎真人琢磨少許,又說,“尋常的仙術,你頃刻便能學會。我博覽群書,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我一直尋找,適合你的仙術。可惜…”
楊戩聽到這兩個字,心灰意冷。看樣子,玉鼎真人沒有找到適合他修煉的仙術。
怎知,玉鼎真人提高了嗓門,“我找到了。”
楊戩心情由失落到喜悅,忙問:“師尊,什么仙術適合我。”
“你是我第一個徒兒,我要教你,最厲害的神通。”玉鼎真人挑出適合他的功法,“我這里有三種至高無上的功法:劈天神掌、萬里追蹤、八九玄功。”
“這三種功法,有何不同。”
“你若學了天地無極,萬里追蹤之術,天地之間,沒有你找不到的人。”
“找到了打不贏,也沒意思。”
“劈天一出,石破天驚。”玉鼎真人說出了第二種功法:“你若學會了劈天神掌,能夠打遍三界。”
“弟子要多久才能夠學會這類神通。”
“沒有上千年的功夫,是學不成的。以徒兒的資質,至少也要五百年。”
“五百年?”
“只有這樣難練的功夫,你學成之后,才能無敵于三界,不受人欺負。”
“五百年太久,楊戩不學。”
玉鼎真人也認為不適合教楊戩這類殺伐神通。想要學成縱橫三界的神通,五百年不算久。他擔心楊戩學會了神通,定會劈開桃山救出母親,會給三界和自己帶來災難。
“我有最高的功法:八九玄功。”玉鼎真人介紹最后一種至高無上的功法,臉上露出得意之色,“可以迎風變化,擁有金剛不壞之身。只要元神不滅,肉身便可以無限重生。修成八九玄功中妙,任而縱橫在世間。”
“此功法有如此厲害。”
“據古籍記載,八九玄功,功成九轉,可以剝盡后天群陰,盡顯先天真陽,將天生之三魂七魄煉化,九轉歸一,金丹永存,可成大道。元神永聚不散,功成萬劫不壞。”
玉鼎真人說據記載,是因為他也不會,也不知道有人會這類神通。
“你若學成,不僅能夠騰云駕霧,元神出竅,大小如意。五雷決,呼風喚雨,又成金剛不壞之身,不僅擁有無限變化,還具有諸般仙法奇術,蘊含著無窮的妙道”
“我就要學這個。”
“這個功法有個瑕疵。”玉鼎真人說,“我雖知曉功法,但,我也不會。”
“師尊不會此功法?”
“這功法是至高無上的神通,三界之中,據我所知,沒人能學會。我也是從一本殘留古籍之中,得到的上古秘法。徒兒,你真的打算學這個。”
“師尊,徒兒有個問題。”
“什么問題。”玉鼎真人誤以為楊戩會數落他,‘你都不會的功法,我咋練習之類’的話,卻聽到了一句:“師尊的最高功法,為啥叫八九玄功。不叫九九玄功?”
“這個嘛這是玄功不是數字高就越好。”
“不會是師尊悟性不好,只是悟道了八九。”
“你以為玄功是簡單的事,天地之間能悟出八九玄功的人都沒有記載。你學會了,是第一人,能夠縱橫三界。”
“我學會了,就沒人敢欺負我。”
“只有你欺負別人。”
“我就學這個。”
“我教你本事,是想你可以頂天立地,不是為了讓你欺負別人。”
“我不想欺負別人,也不想被別人欺負。”
“嗯!這還差不多。我的徒兒怎么能讓別人欺負,要不然我的老臉往那擱。”
“師尊為何不會?”
“這是三界最高深的功法之一,不適合我修煉。”
“師尊認為這功法適合我修煉?”
“簡直是為你量身打造。”玉鼎真人說,“你是半人半仙,五行屬風,最適合你不過。我沒事就喜歡看書,整理功法。這套功法,適合你。徒兒相信我,準不會錯。”
楊戩沒接話,但那道眼神似乎再說,“師尊,該不會是忽悠我吧!”
玉鼎真人看著楊戩,暗想:“或許,他真的能夠煉成舉世無雙的神通。”
“師尊,我還有一個問題。”
“小孩子的問題,怎么這多啊!”
“師尊真的不知道,此功法,為何叫八九玄功。一旦有人問起,徒兒總不能說不知道。”
“這話說得有點道理。”玉鼎真人想了想,眼神明亮,有了答案:“之所以叫他八九玄功,不叫九九玄功。這是因為陰數最大為八,陽數最大為九,八九之數,乃最大之數。”
“八九是最大數。”
“現在你知道了吧!它的數字最大,是三界最高功法。你是師尊的第一個徒兒,我要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你。”玉鼎真人解釋了功法之名,又問了一句,“你真的要學。”
“我就學這個。”
玉鼎真人得到了明確的回答,手掌一攤,功法出現在手中,扔給了他,“你自己好好領悟。”
楊戩接住三界最高功法,喜不自勝。只要他煉成了神通,就能縱橫三界,再無敵手。他就能救出娘親,母子團圓。
“從明天起,你就好好參悟功法的奧妙。”玉鼎真人雖得此功法,但領悟不到功法的精髓。這是三界最高的功法,徒留在他手中也沒多大益處。
他相信,這個徒兒,天資聰慧,定能領悟其中的玄妙。楊戩不僅是半人半仙的體質,他身上流淌的血脈,與天有關。或許,這套功法真的是為他量身打造。
玉鼎真人想到此處,又說了一句,“徒兒能否領悟,學成神通,就看你個人造化。”
玉鼎真人說這句話,也是為了告訴他,“這套功法,他不會。楊戩遇到問題,他也不能解決。”
楊戩問了一個很打擊的問題:“師尊手握三界至高無上的功法,為何不修煉它。”
“我說過,這套功法,不適合我。”玉鼎真人隨便找了一個解釋。
“師尊知道的功法甚多,為何練不出舉世神通。”楊戩又問:“師尊修行了一千年,位列十二金仙。師尊,可知其中的緣由。”
“這個問題,我想了五百多年,還是沒有答案。”玉鼎真人把這句話放在心中,笑說,“三界之中的功法,我知道甚多。有了強大的理論知識,又學會神通,豈不是惹人嫉妒。”
“師尊的理論、博學、功法,三界無人能敵。”楊戩壓低聲音說,“師尊專心修煉一套功法,定能所成。”
“你說得很有道理。”玉鼎真人認可這句話,“我知道得多,想得就越多。修行最主要的是專注,不可貪心。我就是知曉太多,雜念過甚,所以成就不高。”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玉鼎真人沒想到困擾他上千年修行沒有進步的原因,竟然被這個小孩子道破,“收徒,也是自我修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