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五村的村民都不去趕集了,而是一大早就爭先恐后地去春生的雞院子里。小琴也早早地來了,帶著二虎子、牛娃子來幫忙,村民們按照戶頭,將昨天晚上商量的結果,通過在春生這里買雞或者是借雞體現了出來。
整個上午春生的雞院子里,非常熱鬧,人來人往,鄉親們臉上都帶著笑容,而周圍村子里的人卻是羨慕不已,有的還來圍觀,甚至還私下問春生能不能也將雞借給鄰村。
這事兒倒是把春生給難住了,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說不借或不賣都不好,只能告訴他們優先上五村的。
這話倒是把上五村的村民高興壞了,從來沒有這么揚眉吐氣的,大家更是對春生帶頭致富抱著極大的信心,畢竟,這春生可是白手起家,現在鄉里還支持,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即便是把破土磚房抵進去,那也不過是個破房子而已。
這一場“養雞運動”便在上五村拉開了序幕,一上午的時間,春生的雞院子三千多只雞一只都不剩,包括還沒到下蛋期的肉雞都被鄉親們或買或借給拉走了。
春生看到空空的雞籠,心中也是五味雜陳。這是陪伴了自己好幾年的雞啊,轉眼間就空了,他看到不遠處的哥哥秋華,還有二虎、牛娃子,便招呼他們過來,將這幾個空雞籠也一并送給他們了,畢竟他們幾個也都是在這里拉走了上百只雞了。
這事兒被老馬傳到了鄉政府,鄉黨高官和龐鄉長聽了,相視哈哈一笑,似乎這事情正向他們想的那樣發展,尤其鄉黨高官,跟龐鄉長說,要去考察考察春生,還有那個小琴,是不是將他們列入積極分子的行列,他想當這個入黨介紹人了。
又過了幾天,春生和蘆花正在雞院子里打掃衛生,琢磨著將這雞屋改造一下,作為裝飼料的倉庫。
小琴高興地來找春生,說鄉里的撥款已經下來了,這項目就要啟動了,大家伙準備找個時間開個會,就準備動工,說完時間地點,就匆匆忙忙地去通知下一家了。
安安靜靜地雞屋里,就剩下蘆花和春生了,這雞屋那上千只雞的場景已經不復存在,蘆花看了看望著這空空房間的春生,黑黑的面龐,獨自在那里抽著煙,似乎在想著事情。
“蘆花,這次賣雞,我們收到了多少錢?借出去了多少只雞?”春生把煙蒂滅了,又撿起來,向蘆花問道。
“收了不到八千塊錢,其它的都是賒出去的,雖然每只雞比現賣要多個十塊錢,那也比外面賣的肉雞要便宜,鄉親們哪有不買的?更何況還不用掏現錢!說真的,這好好的雞,你不養了,你下一步準備干什么去?”蘆花有些擔憂地問道。
“蘆花,這些年,鄉親們對咱們不錯,這人啊,自己富了那不叫富,頂多是叫手里有幾個錢,當你周圍的人都富了,你手里的錢如果越來越多,這時,你才叫富。更何況賣了雞,我還可以跟老張一起搞雞飼料供應,我還可以建一個禽肉加工廠或者蛋制品加工廠,這些都有極大的利潤,活人能被尿憋死么?只要你支持,我就敢干,我們的日子只會越過越好的……”春生似乎對未來充滿了無限希望,畢竟這么多年摸爬滾打,怎能不明白,只要自己不認輸,自己就不可能輸。
這一番話只把蘆花說得眉開眼笑,她算是聽明白了,繞了一圈,自己的男人雖然雞是賣了,但是只要把這禽肉加工廠或者蛋類制品廠建起來,那么整個村子或者是鄉里都在為自己的男人服務,那他還是走在了致富的前頭。
“春生啊,雖然你說的那些我不太明白,但是別說是養雞了,就算以后你要在這上五村養大象,我蘆花也支持你……”
春生感動地看著不遠處自己那不太漂亮的媳婦兒,但是此刻正好有光從屋頂的玻璃瓦上射下來,照在了蘆花笑著的臉上,那一刻似乎在她的酒窩中裝滿了陽光。
他不禁想起龐書記說的話來:“要是留下這三千多只雞,可能是自己一人致富的火苗,如果能將雞和養雞的技術經驗傳授出去,那么這就是全鄉村致富的滿天星。”
如今,這滿天星是撒出去了,這致富的火苗能不能燒起來,就要看這養雞的行業能不能被鄉親們盤活了。
春生看了看蘆花身上穿的還是幾年前的舊衣服,他不再去想賣雞的問題,也不再去想致富的問題,走到蘆花的身邊,接過她手中的掃帚,對著蘆花說:
“蘆花,走,一會兒帶著孩子,我們進一趟城,該給你和孩子添置一些新衣裳啦!”
蘆花聽了,就笑了,這笑聲填滿了雞屋,傳到了雞院子里,甚至都飄到了整個上五村的天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