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以前,小妖界的主導靈氣被抽離,與這些靈氣一同消失的還有這些靈氣所承載的法則,正應了“由外入者,氣盡而化絕”的定律。
就好像這世界上所有這些電腦中的程序都消失了一樣,電腦中應有的法則雖然不見了,但是硬件并未受損,況且手機類的產品,其它的那些芯片中也有不少程序依舊完好,憑借這些殘存的法則可以很快重新構筑修行界的應用道法。
重建一個修行體系,不是一個人或是幾個人能夠完成的,于是這些志于開發應用道法的生靈結成聯盟,就這樣牧首會和神之血誕生了。
牧首會和神之血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要構筑一個完美的修行體系,只是切入點不同而已。由于志同道合,所以輸給牧首會的神之血才會于最終并入了牧首會。
靈力有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存在狀態,在祭煉道法的過程中,通常以氣態為最終狀態,可以直接應用,而液態靈氣和固態靈氣則須要煉化成氣態狀態后才能應用。
這中間存在一個煉化的過程,也就是說,應用氣態靈氣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將道法祭出,而應用血靈力或固態靈力,比方說靈石、金丹,則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成功祭出道法,故而不能應急。
氣態靈力容易被抽離,速度快到你無法做出反應,而血靈力與固態靈力則不同,想要成功抽離都不容易,更別說煉化它們了。
人家一發現有被煉化的苗頭,早就逃之夭夭了,除非你能一直死死地控制住對方,令之無法反抗。
正因為血靈力與固態靈力有難以抽離的特性,所以一直被用做存儲介質。
那些法則連同氣態靈力都被未知的力量給抽離走了,而液態靈力和固態靈力因難以抽離,有一部分液態靈力和固態靈力遂得以遺留。
這些固態靈力和液態靈力中都含有法則,牧首會選取固態靈力作為主攻方向,而神之血則選取解讀血靈力。
作為存儲介質,無論是血靈力,還是固態靈力,本無所謂好壞,就像書之所以謂書,是因為其中的內容,無內容的,我們往往稱之為本子。
道法也是一樣,存儲介質的好壞與道法的好壞無關。
最初,神之血和牧首會都屬于正道派系,因此雙方總是相互交流,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隨著一門門的道法被成功解讀出來,牧首會終于重新構建了新的修行體系。這就是五行天的修行體系。
五行天原本是一座大陣的遺址,那座大陣于諸魔之戰中被人一劍破除,遂留下了那道被稱為金風裂谷的這么一道長長的傷痕。
大陣雖然被破除,但并不徹底,那位破陣的大能只是隨手砍了佗一劍,便沒有再去理會,是以這大陣的部分輔助道法得以保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個聚靈法陣了。
這是大師手筆,生生不息,縱然殘缺不堪,依舊正常運轉,非行家不能破之,妙哉!果然大宗師!
因為陣法殘缺的關系,五行天的靈氣構成出現了偏盛現象,這些靈氣以“木、相火、土、金、水”這五種單質屬性非常明顯的元力為主,它們非常適用于作戰,素來為兵家所喜。因此在最初的那一千年中,五行天才會成為修行者的圣地。
遺憾的是,五行天的這個聚靈陣僅僅是一個殘陣,能力有限,隨著修行者的漸漸增多,出現了元力枯竭的跡象。
再加之五行天的元力構成相對單一,就像那三千五百個最常用的一級常用字那樣,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們來說,的確是足夠用了,甚至略顯得有些多。隨著知識面的不斷拓展,這三千多個常用字就明顯地難以勝任,這時候那三千個二級字就派上了用場,甚至是那一千六百多個三級字也需要有所了解才成。
經過千年的累積,隨著道法種類的豐富,五行天內的靈氣明顯不夠用,而不常用靈氣又被法陣排除在外,若要應用這些不常用靈氣,那就只能離開五行天了,例如五行天的中央三部。是以才有了天外天,以更好地守護佗們心目中的舊土。
蠻荒中的千蠻血帝復生,使得天外天對蠻荒的開發計劃做了調整,原本天外天要征服整個蠻荒,而現在則是將版圖恢復到千年前的修真時代。這叫收復失地,以免引來赤瞳的怒火。
一千多年前,修真體系因為所用靈氣的枯竭而瓦解,舊土的這些修行者失去原有的戰力,百萬年來一直不曾放在眼里的蠻荒荒獸成為佗們無法戰勝的勁敵。
蠻荒深處,是修仙者的圣地,一切都是最原始的狀態。在那里,山中沒有道路,河上也沒有橋梁和船只,一切都是自自然然,最是適合生靈們繁衍生息。
因某些種群的繁衍速度較快,一旦數量達到臨界狀態,這些物種就會選擇去送死,以減少種群的現有數量。
在獸潮來臨時,因為這些荒獸是來送死的,沒有那種殺伐之心,所以這時候的荒獸很好獵殺,即使比佗們弱上一點兒,也能將佗殺了。若是弱得太多,那自然是不成的,唯有潰敗。
幸好還有五行天在,憑借殘陣,這些修真者守住了剩下的這五分之二的家園。
具法仙域被一分為二,一半歸修仙者所有,一半歸修行者所有。隨著修行體系的瓦解,這些修行者被迫把屬于自己的地盤讓給了荒獸和蠻族,這一切都被修行界視為奇恥大辱。
修仙區域是安全區,不對這些過剩的荒獸們構成威脅,為此不讓佗們進入,是以這些找死的荒獸們只能去修行區域,那里的生靈每次都能滿足佗們的愿望。
可是這一次卻有所不同,修行者的防線不攻自破,那些修行者潰不成軍,扔下大片的土地逃進了五行天,并且憑借五行天的法陣對佗們進行絞殺,直到達成了目的。
定居在谷北舊土的這些荒獸,佗們都是那些于修真時代被人們奴役者,或是佗們的后代。
當時人們讓其去抵擋獸潮,遂把佗們給留了下來,讓佗們重新得到了自由,好為自己的逃亡大業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能夠被修行者看上的荒獸,必然有其獨到之處,因此總的來說這些荒獸都是非常強大,對于緩解獸潮帶來的壓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時的長老會于是決定將這些人們舍不得放逐的荒獸,也都放生到谷北舊土,讓佗們去抵御獸潮。
就這樣縱深三千里的谷北舊土變得越來越兇險,比蠻荒有過之而無不及。
各種各樣的荒獸,千奇百怪的特有本領,使得在舊土定居的這些荒獸成為獸潮的噩夢,從而減輕了五行天的壓力。這也是五行天之所以能夠守得住的根本原因,強弩之末何懼之有?
荒獸們的目的地是五行天,不過與北五行天并肩而立的南五行天,荒獸們是不去的,所以迎戰荒獸的主戰場是銀霧海防線、感應場金之角北方防線。
北五行天和具藏仙域之間的這一片土地被荒獸占領,由于這里是荒獸的天下,故而稱之為蠻荒。蠻荒原本并沒有這么大,只有靠近具藏仙域的那處縱深在一千多里的這一塊地方才是蠻荒,那里是修真時代的保護區,專門保護這些相對弱勢的荒獸,以免佗們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