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好詩
“天后,臣還有話說。”
武則天話音剛落,武三思忽又再次出班奏道。
站在裴紹卿身邊的太平公主這次干脆湊過來,附著裴紹卿耳朵說:“這是我表兄,右衛將軍武三思。”
“剛才多虧他替你仗義執言。”
“不然,你都沒上殿的機會。”
裴紹卿聞言呵呵一笑,武三思么?
雖然武則天怎么也會給他上殿的機會,
但是武三思的這個情,他還是記下了。
畢竟守捉郎的規矩是,言必信、行必果,恩必報、債必償。
玉階之上,武則天注意到了太平公主和裴紹卿之間的親昵,當即向太平公主投來威嚴的一瞥,太平公主吐了一下小舌頭,趕緊又站直了身體。
武則天這才把目光轉向武三思,沉聲道:“你有何話說?”
武三思道:“吐蕃使者方才提及了駱賓王、楊炯、盧照鄰以及王勃四人,其中王勃已然早薨,但其余三人皆在弘文館任職。”
“此刻彼輩應當也在殿外排班。”
“天后何不將此三人召入大殿?”
“待會裴小郎君獻上天詩之后,再令彼輩當殿點評。”
“如此方足以服眾,方顯出我大唐泱泱上邦之氣度。”
所以聽到這話之后,滿殿文武高官便齊聲大喝道:“彩!”
旁邊的武承嗣看到武三思討了彩頭,不由得大急,當即也出列道:“天后,杜審言、李嶠、崔融以及蘇味道四人合稱文章四友,其文才絲毫不在王楊盧駱之下,此番天賜祥瑞,何不將彼輩一并召入殿中,當眾抄錄詩文,以遍傳大唐各州縣。”
“好!”武則天從善如流,欣然說道,“就依爾等所奏。”
立在玉階下的老太監便立刻尖著嗓子喊道:
“宣,弘文館學士駱賓王覲見!”
“宣,弘文館學士楊炯覲見!”
……
殿外。
李嶠、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四人正在第二層平臺上枯等散朝。
忽然,守在殿門口的贊者大聲的喊叫起來:“宣,弘文館學士駱賓王鄞見!宣,弘文館學士楊炯覲見……”
接著二層的贊者也開始喊叫。
起初,李嶠他們四人并沒有在意。
宣的是弘文館的學士,跟他們四個又有什么關系?
但是很快,贊者又次第高喊下來:“宣,秘書監秘書郎蘇味道覲見!”
李嶠三人的目光便刷的轉向蘇味道,蘇味道自己也是一臉茫然,我不知道啊?
接著,贊者又次第高喊起來:“宣,秘書監秘書郎崔融覲見;宣,秘書監著作佐郎李嶠覲見;宣,秘書監著作佐郎杜審言覲見。”
李嶠四人聞言頓時精神一振,然后一正衣冠越眾而出。
然后在二層平臺千余名六品、七品官員的目光注視下,拾級而上。
稍頃,杜審言四人便來到大殿門口,四人都是低著頭,躬身見禮:“臣杜審言/李嶠/崔融/蘇味道,拜見天后。”
依稀聽到一聲平聲,四人才敢起身。
四人才剛剛直起身,還沒來得及觀察大殿之中的情形,便有四個小太監上前,將他們領到廊下的四張木案后面。
四人牽線木偶一般坐到木案的后面。
只見案上已經擺好了筆墨還有貢紙。
環顧左右,發現廊下就坐的并不只他們四個。
還有弘文館學士駱賓王、楊炯及盧照鄰也是一樣在座。
這是要我等當殿抄錄什么嗎?杜審言等人雖滿腹疑問,卻都忍住了沒敢交頭接耳,這里畢竟是含元殿。
然后他們的頂頭上司,秘書監武承嗣從大殿中走出來。
四人還注意到,武監的堂弟,右衛將軍武三思也走向了駱賓王等三人,當下四人更加困惑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們聽好了,事情是這樣……”
武承嗣挑緊要的對杜審言四人說了。
杜審言四人對視一眼,眉宇之間都掠過一絲不屑之色。
武承嗣雖然說得語焉不詳,但他們四個已經聽明白了。
無非就是天后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里湊了三百首詩,卻硬要說成是文曲星君托夢給凡人賜下的祥瑞,等會那個裴小郎君吟完詩文后,就讓他們賣力的吹捧一番,總之只要說得天后高興開心了,就記他們一功!
武承嗣說完之后就回到了大殿之中。
杜審言四人再次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搖頭。
四人已經打定主意,就是拼著不當這個官,也絕不能昧著良心說瞎話,若是天后找的詩文差強人意那也就罷了,若是粗劣不堪,說不得他們就只能當一回惡人了,總之,官位可以不要,但文章不可褻瀆,氣節更不能丟!
……
武承嗣和武三思先后回到大殿之中。
“天后,駱賓王等三人業已準備好。”
“天后,杜審言等四人也已準備好。”
“很好。”武則天欣然點頭,又對裴紹卿道,“裴小郎君,開始吧。”
“喏!”裴紹卿長長的一揖,旋即又直起身,目光從滿殿紫袍大員、外邦使節乃至于兩個親王的臉上依次掃過。
整個含元大殿立刻沉寂下來。
除了呼吸聲,再聽不到別的。
殿中所有人,包括那些太監都屏住了呼吸。
都在等著裴紹卿獻上文曲星君在夢中授予的八百篇天詩。
只不過,眾人的表情卻是各不相同,有一臉冷笑的,有一臉焦慮的,還有一臉無所謂準備看好戲的。
所有人中最淡定的或許就是武則天。
所以武則天還有閑心觀察殿上群臣。
醞釀了十幾秒鐘,裴紹卿終于開腔。
裴紹卿的聲線極宏亮,輕易就傳遍含元殿。
兩廂廊下的杜審言四人及駱賓王三人也清晰可聞。
“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太宗。”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兩首詩一出,杜審言等人頓時眼前一亮,好詩啊,尤其第二首詩堪稱神作!
當下四人搖頭晃腦的跟著默默復誦,幾忘了抄錄,最后還是侍立在側的小太監提醒,四人才終于回過神,提起筆開始筆走龍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