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秦來的奴隸販子
陷陣營成功夜襲烏桓,消息很快傳到易京。
得知這一情況,楊瓚非常高興。
他連忙寫了奏折,送去洛陽,替高順請功。
從易京到洛陽,路程不遠。
送奏折的信使連天加夜趕路,至少也得三四天才到。
劉辯得到奏折,事情已發生了好幾天。
坐在北宮后園涼亭,欣賞著歌舞,他令人去把荀攸請來。
荀攸來到,劉辯問他:“呂布何時能回?”
“已經進入司隸。”荀攸說道:“大軍撤離幽州,沿途走走停停,行進的并不是很快。”
“馬超去沒去幽州?”劉辯又問。
“早已進入幽州,正尋機會與烏桓人交戰。”
“他還沒找到機會,高順倒是先打了場漂亮仗。”劉辯把奏折遞給他:“你看看。”
接過奏折看了,荀攸說:“高將軍時機把握的不錯,此戰必定會讓烏桓人投鼠忌器,不敢再亂來。”
“楊瓚在奏折里倒是沒說,烏桓人有沒有襲擾百姓。”劉辯說道:“朕對此還是有些不放心。”
“烏桓人怎可能不襲擾百姓?”荀攸說道:“臣以為,只要清點損失,依照書信誅殺烏桓,就可給他們留下抹不去的記憶。”
劉辯點頭:“烏桓人就在幽州,有些事也確實沒法扼制。告知馬超、高順和楊瓚。依照幽州損失,決定殺多少烏桓戰俘。”
皇帝對于異族,從來沒有憐憫。
荀攸很清楚這層。
他對劉辯說:“臣這就去給他們傳達命令。”
他離開后,劉辯招呼孫辰:“陪朕出去走走。”
“陛下覺著在宮內憋悶了?”孫辰問他。
“整天在這一畝三分地,誰不覺著憋悶?”劉辯說道:“去城里看看,也知道百姓需要些什么。”
“如今的洛陽百姓,可是懶出了特色。”孫辰一邊答應著,一邊對他說:“各家商鋪,為了招攬客人,竟會把貨品給人送到家去。還有更奇特的,有些成衣鋪子,會去客人家中量體裁衣。”
劉辯錯愕。
他雖然提出新興產業,改變洛陽城內商家的布局,卻從沒說過送貨上門。
更沒有說過要成衣鋪子到別人家里量體裁衣。
百姓的智慧,真是無窮。
給他們指出一條路,就能帶來無限的意外。
“還有這種事?”劉辯問孫辰:“你怎么知道的?”
“光祿勛采辦貨物,也都是有人送去。”孫辰回道:“洛陽城這點事,誰也瞞不住。”
“朕怎么不知道?”劉辯皺眉:“也沒人稟報。”
“陛下操勞國事,像這樣的小事,哪值得用心?”孫辰回道:“沒人稟報,應是不想打擾陛下。”
“朕說的不是旁人。”劉辯瞪他一眼:“這種事情,莫非你還指望臣工稟報?作為貼身內侍,你也不給朕說,是不是失職?”
“陛下教訓的是。”孫辰回道:“以后街市上的事情,都會即刻稟報。”
“換上衣服,跟朕走。”劉辯招呼他。
孫辰吩咐一名內侍,叫上許褚,陪著劉辯出宮。
換上富家公子的裝扮,劉辯在孫辰和許褚的陪同下,離開皇宮。
洛陽城內的市集雖未廢除,卻已發展成商賈之間交易的地方。
到那里采辦貨物的,多半是商人。
也有少數百姓,需求某種貨物數量較多,也會到那里購買。
更多的百姓,在坊間就可以買到需要的東西。
各坊沒什么好看,劉辯直奔東市。
陪他他身邊,孫辰介紹:“往來東市的,多是大漢內地商賈。”
“還有什么區別?”劉辯問他。
“有。”孫辰說道:“這里的貨物,來自大漢各地。西市則不同,往來于那里的,多是異族商人。來自各地的珍奇寶貨應有盡有,甚至還有從大秦送來的貨物。”
漢人稱呼西方的羅馬為大秦。
兩個強大的文明,相隔萬水千山,商業往來卻從沒斷過。
劉辯停下腳步:“去西市看看。”
“都是些往來的異族商賈,味兒難聞。”孫辰對他說:“不如就在東市走走。”
劉辯轉身往相反的方向走:“大漢自家的東西,我們見過多少?從異域送來的,還真是不常見,當然要過去看看。”
皇帝堅持要去,孫辰不敢再多說。
剛進西市,劉辯就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
氣味多半源自騾馬,也有一些,是異族商人身上的味道。
他微微皺眉:“確實不怎么好聞。”
孫辰對他說:“異域好些人,多年都不洗澡,身上的味道肯定不太好聞。”
劉辯笑了:“好像你很懂似得。”
“不是太懂。”孫辰說道:“略知一二罷了。”
跟在劉辯身后,許褚一言不發。
他要做的,只是保護好皇帝。
至于其他,并不是他該留心的。
正如孫辰所說,西市的貨物多半是從異域送來。
劉辯從一處攤位經過,攤主叫住他:“這位公子,要不要大秦美人?”
“大秦美人?”停下腳步,劉辯發現在他身后,有幾個白皮膚白皙卻臟兮兮的女子:“真是從大秦來的?”
“那是當然。”攤主回道:“我常年往來大秦,那邊的東西,都能弄到。”
“是不是太白了?”打量著那幾個美人,劉辯說:“好似不太符合我們漢人的喜好。”
見他有買的意向,攤主說道:“從大秦把她們帶到這里,路上遭遇許多險阻,能活著來到洛陽的,十個只存其一。皮膚白皙,不是更招人疼愛?就在剛才,我才賣出去兩個。”
“看來生意不錯。”劉辯問:“多少錢一個?”
“兩吊錢。”攤主豎起兩根手指,滿臉期待。
“你不如去搶。”劉辯笑著說:“買個小奴,才多少錢?”
“那不一樣。”攤主趕緊對他說:“朝廷頒布過詔書,凡漢民奴仆,主家只是雇傭,并非財產。用他們可以,隨意處置卻是不行。若是有誰打死奴仆,可是要被官府擒去的。從大秦來的則不同,誰買回去,當成牲口就好。”
劉辯明白了。
眼前的攤主,是個從大秦買賣奴隸到大漢的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