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目清理干凈了人頭,又令人清掃了墻頭,就在他們要殺奔關門時,忽然路上竄出數十士卒,手里引弓搭箭,對著就是一頓亂射,好幾人立時死于箭下。
這時遠處山上突然出現無數火把,遙相吶喊,又聽這身邊呼聲,似乎真是朝廷大軍連夜趕來了。
頭目目光凜然,張弓搭箭,一支箭矢落在劉援面前,大叫一聲,轉身便跑。
城內趕來的劉援見人準頭已然不再,那頭目更是慌然遠遁,也不抵抗,心頭一定,直率領這城內守軍追逐而去。
今日的事情是一樁極大的恥辱,且不說會不會被幽州牧治罪,這事若是傳揚了出去,劉援就真成了弟弟了。
暴怒之下,劉援也不管是否敵軍在山上做了疑兵,立即帶著人分頭追擊,試圖就地殲滅那頭目。
突然,只見前面傳來一聲吶喊,正在逃跑的敵軍突然有百余人扭頭沖殺回來斷后。
劉援立即應戰,他此刻的臉上再也不見一絲沉穩氣度,舉刀大喊:“殺一人者賜錢三千,殺三人以上者賜良田,梟賊首級者賜上田百畝!”
他此行帶來的守軍畢竟是幽州兒郎,天生的軍人種子,重賞之下的勇武更比平常更盛三分,很快就將敵人殺散。
不管來犯之敵如何為自家的頭目拼死賣命,但畢竟是疲勞乏累,再是勇猛也抵不住劉援殺紅了眼。
劉援持刀左殺右砍,吼聲連連,緊追著那個為首的頭目不放。
那頭目卻絲毫不慌,已然距離劉援一百二十步,忽然做棄陣逃脫狀,劉援哪能讓他就此離開,往前一奔,跟在頭目背后,順勢便張弓搭箭了起來!
頭目見此,腳踩在馬背,同時張弓搭箭,一張八石強弓被拉得嘎嘎作響!
劉援見此,驚愕道:“射雕手?!”
“匈奴人?!”
那人嘎嘎一笑,捏弓弦的手指一放,一百二十步的距離,瞬間就到!
“噗!”
箭矢沒入血肉的聲音傳出!
劉援瞬間被射出數米的距離,翻落在地。
見將領被射翻在地,其余眾人愣了一下,紛紛作鳥獸散,飛快逃回了沮陽城!
頭目眼瞅著關內的殘兵已追之不及,只得留在原地收兵,整頓部眾,并狠狠地對左右說:“把他捆起來!”
那頭目就地坐著,后面的黑衣人也正好帶了人走過來,兩人一并審問。
黑衣人起初由于不知道這位竟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射雕手,故而對他夜襲沮陽,并孤身誘敵并示敵以弱的計策尚存疑慮,所以不愿攻城,沒料到錯失了如此大功,心里的悔恨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此時他不明具體情況,看到眼前人渾然不似傳言中那儒雅君子的模樣,不禁問道:“你是劉虞?怎么感覺有些不像?”
劉援譏笑不已,笑道:“你說本官是,那本官就是!你說不是那就不是,今日被爾等逆賊所擒,實在是本官最大的恥辱!”
那黑衣人大怒,心說你既然不是劉虞還在我面前硬氣什么?
真就以為我是那些不敢砍漢人的孬種?
射雕手這時提著強弓,站了起來,把劉援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點頭笑道:“你倒是有些硬氣,我見過許多越過長城,投效我族的漢人,他們的骨頭沒你硬!”
“我輩大漢兒郎,自當如此。”
劉援轉頭,看也不看二人。
“你撒謊。”
“你不是劉虞!”
射雕手突然出聲道!
劉援繼續譏笑道:“此時才意識到這個啊?是不是太晚了?本官又不曾說過本官是劉幽州!”
“說,劉虞帶著那十萬石糧食去了哪?!”
射雕手怒不可遏的吼了出來!
劉援的嘴角止不住的上揚,直到徹底抑制不住自己的笑意,突然就哈哈大笑了起來。
“我都說得這般清楚了,你居然還沒看明白么?你以為劉幽州派咱們來這里是為了護送糧食,靜待爾等劫掠嗎?他分明是要拿沮陽做餌,誘使爾等派軍剿滅。”
那射雕手眉頭高高縱起,在思考著面前這人話中的幾分真假!
“本官只是...咳咳...只是沒想到,今日襲城者,竟然是一位射雕手啊!”
何謂“射雕手”?
“射雕手”是指北方少數民族中那些射箭技術極為高超,高超到可以射中天上的雕的箭手。
射雕手泛指匈奴人但是卻不限于匈奴人,如今的羌人中,除了一些野人,剩下的都會有意識的培養射雕手,烏桓人,烏孫人,鮮卑人,都有射雕手。
射雕手皺了皺眉,被‘劉虞’這么一攪和,也知道再問不出什么來,索性就要一刀揮去,砍斷‘劉虞’的脖頸,將他了結。
“噗!”
箭矢入肉的聲音再次響起,只是,此時并不是這位射雕手大發神威了,而是另外一位年輕人手握著大漢制式的弩箭,停留在射雕手不足八十步的距離!
身邊的黑衣人,無聲的倒地。
射雕手面帶寒意的看了一眼‘劉虞’,又看了看那年輕人,只有八十步的距離,縱使他膂力驚天,在漢人的弩箭之下,都沒了用。
“噗!”
輕而易舉的,年輕人的箭矢刺穿了射雕手的腦袋!
“劉援將軍,公孫將軍派卑職前來接應,可有事?”
劉援深吸了一口氣,朗聲道:“無礙,只是那賊子是個射雕手,本官無意中,挨了那賊子一箭!”
劉援本就是武人,雖然負了傷,但是卻不會喪失戰斗力。
他四面眺望,只見東方逐漸發白,此地的死尸也被公孫瓚手底下的騎兵整理干凈。
雖然他有心仍想北上與劉虞會和,但大漠何其廣大,連劉虞都只帶了五千匈奴歸義人,更不用說他這個純種的漢人了。
只得輕嘆一聲:“未能一舉克竟全功,實在可惜了如此大好戰機!”
.........
雒陽
皇帝手捧黃冊,看向荀爽,和煦的聲音陡然響起:
“先生,此處是否有所差異?”
本初元年,天下耕田共有六千萬頃有余,建寧初年,耕田有五千萬頃有余,而到了十年前,天下田地竟然已經銳減至四千萬頃了!
這不是在兼并,這是在當饕餮啊!
這里,就不得不提東漢的另一種特殊的制度:塢堡稅制。
東漢初期,中原大亂,天下擾攘,天下流民流竄天下各處。
各地豪門大族,以宗族為單位,紛紛修筑鄔堡,訓練子弟,心存漢室或是想要封疆裂土,統一天下心思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則是要以宗族為單位結社自保。
當然,到了如今,這個問題,已經不用多說了,因為塢堡制度已經是深入人心的合法產物了。
但是,越是如此,皇帝看得就越是心驚肉跳!
像這樣的塢堡里,都會養些只忠于一家的死士,他們不忠于朝廷,只忠于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