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新材料研發組成立
當天晚上,莊教授又組織召開了一次組會,這次組會上,莊教授很少見地親自上臺講課。
課程內容則是周禮昨天給的新型材料的資料。
不得不說,周禮給的資料太晦澀,即便是莊教授這種大手,都還有很多一知半解的地方。
不過用來帶這些學生入門足夠了。
莊教授上完課,將講義放下,說道:
“你們覺得這些材料怎么樣?”
臺下的學生今天都很沉默。
即便是之前很活躍的一些研究生。
莊教授看向離自己最近的博士生林志軍,問道:
“志軍,你怎么看?”
林志軍只好硬著頭皮說道:
“這些資料的質量十分得高,但也很困難,基本上所有的材料都是我沒聽過的。”
說著,看向自己的師弟師妹。
他們都附和著點點頭。
林志軍繼續說道:
“不光是這些新型材料,就是資料里邊用到的大多數理論都是未曾聽過,剛才您講課的時候,我搜了一下,那些理論...”
說到這,林志軍有些猶豫,不知道要不要在導師面前下判斷。
莊教授明白林志軍的意思,他壓一下手示意林志軍坐下。
林志軍長舒一口氣,顯得有些挫敗。
這還是他第一次在組會上感受到自己知識是多么得欠缺,自己見識得如此簡陋。
莊教授坦誠說道:
“那些理論基礎我也沒聽過,我動用國家文獻數據庫,一條條排查,也沒有查到蛛絲馬跡。”
臺下另外一個學生接話說道:
“那就是說,那些理論沒有論文支撐,里邊的參數公式什么的都有可能是錯的?”
學生們頓時陷入竊竊私語之中。
如果是一些不嚴謹的理論基礎雜糅成的‘民科’知識,即便可以做到自洽,那也是沒用的。
頂多在小說里唬人用。
莊教授嘆口氣,說道:
“我挑了里邊幾條容易驗證的理論,分發給我下面的學生,還有和我合作的一些材料企業,讓他們設計實驗驗證,答案是,這些理論是完全正確的。”
說完,又看向昨天兩個組的組長:
“聽說昨晚你們都熬夜做實驗了,是不是也用周禮的方法?”
兩個組長點點頭。
莊教授又問:
“實驗結果怎么樣?”
兩個組長相視一眼,然后回應莊教授:
“周先生的理論是正確的,他隨口說的理論都能上頂會的水平。”
“甚至掀起材料界的革新浪潮。”組內另一名學生附和說道。
莊教授點點頭,站在臺上沒有說話。
會議室里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大家心里想著各自的事情。
大概十多分鐘,莊教授抬起頭問了大家一句:
“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改變研究方向,轉而去研究周先生給指定的這些材料嗎?”
林志軍見師弟師妹都不說話,他這個扛把子自然要站出來,要不然待會導師也會點自己,還不如現在主動一些,他站起來說道:
“我剛才說過,這些研究方向很新很難,我們幾乎沒有一點的基礎,貿然改變研究方向,碩士生好說,博士生就不得不考慮畢業的事情了。”
學生們心里都有了數。
剛才莊教授講的那些資料,他們自覺不是這塊料。
很有可能把博士在校幾年時間砸進去而沒有半點成果。
這是很恐怖的一次豪賭。
這時,一個提前過來做論文的大三學生首先站出來說道:
“我愿意加入周先生的實驗組。”
大家看向他,他叫關思齊,因為本科成績突出,被保送為莊教授的研究生,恐怖的是他今年才剛成年。
當初他被金陵大學的少年班錄取的時候才15歲。
關思齊有大把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劃時代的資料,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莊教授這時問大家:
“我明天會跟周先生確定成立實驗組,實驗組成員名單也會在明天確定,所以你們有一夜和明天一個早上的時間考慮。”
“截止到明天中午十二點,報名截止。”
“對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要幫周先生傳達,這些資料是國家級的絕密檔案,不得私自傳播和發表,否則等同間諜罪。”
這時,莊教授見之前幾個組有人想說什么,他解釋說道:
“周先生指點你們的那些論文是可以發表的,別忘了一作加上他的名字。”
確認的學生點點頭。
第二天中午,莊教授又邀請周禮來到金陵大學。
周禮到的時候,莊教授組織的新材料研發團隊人也到齊了,加上莊教授一共十五名研究成員。
莊教授一一給周禮介紹,有的是他帶的學生,還有年紀稍大的是他曾經的同事,其中甚至有一名院長級別的材料學大手。
周禮經過賈維斯的提醒,認出來這名大師叫鐘子瑾。
他上前握住鐘教授的手,感謝鐘教授能來參加他的研究組。
鐘教授顯得很和氣,笑著說道:
“活到老學到老,小莊把材料給我看了,我就知道我該過來學習來了。”
大名鼎鼎的莊教授在鐘教授這邊也僅僅是個小莊。
周禮笑著說道:
“您客氣了。”
莊教授動用他的關系,專門在實驗大樓占用了最頂上的一層作為實驗組專用,門禁卡都設置了權限,只有周禮和組內的十五名成員擁有權限。
甚至在入口處加裝了一個攝像頭,并跟樓下的保安大叔打過招呼,頂樓現在是專用實驗樓層,需要多注意。
保安大叔表示他很專業,他知道該怎么做。
接下來,周禮就將更詳細的資料交給了金陵大學實驗組的成員們。
他沒有全職加入實驗組,只在組內有一些疑問需要解答的時候,他才會出現。
將賈維斯的答案敘述給組內成員。
另外,賈維斯為了縮短制造量子機器的時間并不引人注意,他將研發進程完全拆分,并將各個成員組分散到全球各地。
所以其余的時間,周禮則按照賈維斯的指示,準備去國外MIT學校,再拉一個量子效應器的研發實驗組。
而且,周禮還在與友邦俄羅斯交涉,準備租用一處老舊的核電站,理由是商用。
賈維斯告訴周禮,催動量子機器從裂隙中拉人,所需要的能量巨大。
在他們的時空,已經有了核聚變的裝置,所以可以輕松滿足能量需要。
而周禮所在的世界不行。
想從零推進到核聚變發展成熟,耗時太久。
所以賈維斯決定改造俄羅斯的三座核電站,作為直供電催動量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