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崗伊始,總有些心理落差,以前盾牌T81-1、BZ95,現在每天守著裝備庫登記擦拭裝備,他也找過二哥孔衛邊“訴苦”,最初二哥也會批評他態度不端正挑肥揀瘦,不過后來二孔衛邊也轉變了方式方法,耐心地說,崗位沒有高低之分,做好了閃光點總會閃現。與此同時,上司也算師傅的包國強副隊長也給了他許多觸動。
老包是從嶼霖消防局轉崗過來的,這轉崗前兩杠兩星星,消防三(大)隊隊長(二零零五年之前嶼霖消防局十一個市轄區設九個消防隊,七個代管市各設一支消防隊),轉崗后為所隊副隊長,這些年級別崗位都沒變過,而他自己,則努力適應這種轉變,從各種登記走訪到巡邏執勤,每一項工作延續了他在消防的雷厲風行一絲不茍,在整個市S局三百余所隊千位所隊正副隊長中,在轄區數萬居民中,他的口碑,真的不錯。老包察覺到了孔小峰的心態,下班前或是中午晚上食堂就餐時常和他聊聊天,有時也會到裝備庫,兩人一起給T64退匣擦拭,一次做登記,為了淘汰已經防護材料老化的防護背心新的防護背心運抵時兩人一起搬運一起登記,幾個月下來,孔小峰的心態有了很大的改觀,漸漸把這位副隊長當自己的大哥,有什么想法也愿意找老大哥分享。
工作性質緣故,也認識了轄區的一些消防隊員,韓站長比他年輕幾歲,不過在消防救援一線也已經奮斗了快十年,小卜小丁則是云華消防隊B消防站的初級指揮員,其中小丁畢業于嶼霖大學法學院,這兩位雖說都是八零后入職沒多久,但也都是經歷過大型復雜消防救援的年輕指揮員,同時小卜已經結婚,是一位年輕的父親。有時晚上面館吃宵夜,幾位也會見到,雖說職業不同,但那些年也算半個同行。其實小峰以及老包心里都挺羨慕這幾位,畢竟,他們現在還穿著橄欖綠。
順便多說幾句,云華區屬于傳統意義上的市區(一九九六年嶼霖市轄十個一市轄區七個代管市,期間多次調整,十九年后正式調整為十五個市轄區。),但是……云華區也是公認的,市區邊緣地帶,村鎮多,各種基礎設施相對滯后,但同時,各種建筑繁多,人員密集流動性大。老的云華國際機場搬遷后(新云華機場大部在代管的花城市,即后來的花城區),云華區S分局十九個所隊轄區有了相應調整,但是各所隊依然壓力巨大,而在消防救援方面,云華區亦是嶼霖消防局重點關注區域,無論是廠房安全還是居住區安全,真的讓消防局的各級部門不敢掉以輕心。
轉崗之后,孔小峰也會定期去齊依怡家,依怡的父親退休了,選擇回到嶼霖,總感覺先前為了工作虧欠家人太多,妻子不在了,小女兒女婿一家在峪西工作生活,總想退休之后好好補償一下大女兒。和妻子一樣,他已經默認了小峰是未來的大女婿,每次小峰來拜訪他兩人也都聊得很開心,每次他都會下廚燒上幾道菜給倆孩子包倆案板餃子,而依怡,和以往一樣,每次吃得沒有太多表情,至于孔小峰,明白了許多事兒之后不再有當年的狼吞虎咽,向老前輩敬酒(其實喝的是可樂),也會給依怡加滿可樂配好醋碟辣椒。
齊父退休前,是凌澳GSII的副總站長,退休級別享受副廳局級。一九九八年之前,他所在的部門隸屬嶺海省BP局,也就是說,之前那些年,他也是一身橄欖綠,轉改前一年,他和數百BP隊員在羅崗FIS各執勤點就位,目送著一輛又一輛大客車裝甲車吉普車駛過,零點之后,許多BP隊員真的淚流滿面,因為,對面的那座城市,回家了,而他們,也成了這一時刻的見證者。轉改到底意味著什么,或許只有親歷轉改的最清楚,一個直屬S部第六局的廳局級建制部門,2800名PL,守護著近乎最繁忙的十幾個口岸,榮耀與艱辛并存,當然,他們也目睹了兩座人口超千萬的國際大都市的在新階段的發展。對于齊父來說,許多事情,不愿主動提及,但作為親歷者,他不后悔在這個部門奉獻了自己近乎整個職業生涯。榮休那天,看著GSII總部大樓,向南望著自己工作了二十幾年的羅崗FIS,縱使這份職業賦予了他太多堅強,他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對于孔小峰來說,心態最易波動的時刻,遇到包隊,遇到齊父,遇到那些消防隊員,或許真的有一絲緣分,他也漸漸覺得,轉崗只是他人生中的一個片段,總要繼續往前走。
甜品店店長
我覺得我真的挺能編故事的……看到多了一張推薦票,真的很開心哦。